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康熙朝纳兰明珠传:“职场老油条”的权力生存图鉴

第一章 发迹:靠“亲戚关系”入职的新人

康熙三年的北京城,春寒还没褪尽,22岁的纳兰明珠裹着半旧的棉袍,站在紫禁城午门外的人群里,手心捏出了汗。不是因为冷,是因为他刚通过“外戚举荐”拿到了銮仪卫治仪正的职位——说白了就是给皇帝管仪仗的小官,正六品,听起来光鲜,实则就是皇家“仪仗队管理员”。

纳兰明珠的家世说起来挺唬人,叶赫那拉氏后裔,爷爷是叶赫部末代首领金台吉。可这身份在清初是把双刃剑:论亲戚,他是康熙帝的表姑父(明珠的妻子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女,康熙帝的祖母孝庄太后是阿济格的侄女);论旧怨,叶赫部当年被努尔哈赤所灭,金台吉还是自焚而死,皇室对叶赫后裔始终带着点提防。用明珠后来的话说:“我这出身,就像夹在馒头里的咸菜,看着有滋味,实则上不了大台面。”

刚入职那阵子,明珠差点把差事搞砸。康熙四年的冬至大祭,他负责清点仪仗用的鎏金香炉,光顾着跟旁边的侍卫唠嗑,漏算了两个。祭典开始前,管祭祀的官员发现香炉不够,当场跳脚:“纳兰明珠!你是想让皇上在祖宗面前丢脸吗?”

明珠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让手下人往库房跑,翻出两个备用的铜香炉,用金粉草草刷了一遍,才勉强凑数。祭典结束后,他被上司骂了个狗血淋头,还罚了三个月俸禄。回家后,妻子见他垂头丧气,打趣道:“早让你别跟侍卫瞎侃,你偏不听,这下好了,这个月全家喝西北风?”

明珠摸着后脑勺苦笑:“这不是刚入职,想跟同事搞好关系嘛。”

吃了这次亏,明珠总算学乖了。他给自己定了两条规矩:一是“眼里有活”,不管是给皇帝牵马,还是整理仪仗清单,都做得一丝不苟;二是“嘴上有把门的”,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唯独对上司的喜好记得门清。比如他发现顶头上司喜欢听评书,就每天提前半个时辰到衙门,给上司讲一段《三国演义》,没过半年,上司就对他赞不绝口:“明珠这小子,机灵!”

康熙五年,机会来了。康熙帝要去南苑打猎,原定的仪仗官突然得了急病,上司一合计,把明珠推了上去。这趟差事,明珠做得堪称“教科书级”:提前三天勘察路线,把可能绊马的石头全清了;知道康熙帝喜欢吃烤鹿肉,特意让御膳房备好了炭火;甚至连随从侍卫的靴子是否合脚,都挨个检查了一遍。

打猎时,康熙帝的马突然受惊,直奔树林而去。侍卫们都慌了神,明珠却反应极快,抄近路跑到树林边,大喊着引导马匹转向,硬生生把惊马拦了下来。康熙帝惊魂未定,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小子,胆子不小,脑子也灵光。”

就因为这一拦,明珠直接被提拔为内务府郎中,从“仪仗管理员”变成了“皇家大管家”,品级也升到了正五品。接到任命那天,明珠回家摆了桌酒,喝到兴起,对妻子说:“你看,职场上光老实不行,还得有点‘急智’,关键时刻能顶上去。”

可他没想到,内务府这地方,比管仪仗复杂十倍。这里不仅管着皇家的吃穿用度,还牵扯着各方势力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卷入纷争。而他的第一场“硬仗”,居然是跟太监管银子的事儿。

第二章 崛起:从“管银子”到“议国政”

内务府郎中的核心工作之一,是管皇家内库的银子。明珠刚上任就发现,内库的账本乱得像一锅粥:上个月拨给御花园买花的银子,实际花了多少没记录;太监们领的“例钱”,总有几笔对不上数。更要命的是,负责记账的老太监是孝庄太后宫里出来的,仗着资历老,根本不把他这个年轻郎中放在眼里。

有一次,明珠查账时发现,老太监虚报了五百两银子的“修缮费”,就找他对质。老太监眼皮一耷拉:“纳兰大人,这内库的账,向来都是这么记的。太后宫里的花销,难道还要跟你报备?”

明珠没跟他硬碰硬,反而笑着说:“李公公说笑了,我哪敢管太后宫里的事。只是这账本要是交上去,皇上问起来,我怕您说不清。不如这样,您把实际花销的单子给我,我重新做账,既不委屈您,也不让我为难,您看行吗?”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两包点心——那是他特意托人从江南买来的,知道老太监爱吃甜食。老太监接过点心,脸色缓和了些,当天就把真实的单子交了上来。明珠重新整理了账本,还在末尾加了句“太后宫中用度节俭,实乃天下表率”,既堵住了悠悠之口,又拍了孝庄太后的马屁。

这事传到康熙帝耳朵里,康熙帝对左右说:“明珠这小子,会办事,懂分寸。”

康熙八年,康熙帝智擒鳌拜,开始亲政。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朝政,提拔年轻官员。明珠因为在内务府的出色表现,被调到了刑部,任刑部尚书,从“管皇家银子”变成了“管天下刑狱”,一跃成为朝廷重臣。

刚到刑部,明珠又遇到了难题。当时有个案子,江南盐商张百万被控偷税漏税,牵扯出了好几个朝中大臣。前任刑部尚书就是因为不敢审,才托病辞官的。下属们都劝明珠:“大人,这案子水太深,咱不如拖着,等皇上发话。”

明珠却摇了摇头:“拖着不是办法,拖到最后,倒霉的还是咱们。”

他没直接动那些牵扯进来的大臣,而是先从张百万下手。连夜提审张百万,不问偷税的事,反倒问他:“你这盐铺开了二十年,赚的银子够买半条街了,家里的小妾却穿粗布衣服,这是为啥?”

张百万愣了愣,说:“大人,那些银子都用来‘打点’了,哪还有钱给小妾买衣服。”

明珠追问:“打点给谁了?把名字、数目都写下来,写清楚了,我让你少受点罪。”

张百万本来就怕吃苦,一听这话,赶紧把所有行贿记录都写了下来。明珠拿着供词,没有直接上奏,而是先找那些被牵扯的大臣“谈心”:“大人,张百万把您供出来了,皇上要是知道了,您说咋办?不如您主动认错,退了赃款,我在皇上面前帮您求求情,顶多降一级,总比抄家强。”

大臣们一看供词上有自己的名字,吓得魂都没了,纷纷主动退赃认错。最后,明珠只办了张百万一个人的罪,那些大臣要么降职,要么罚俸,没一个被抄家的。康熙帝看到结案报告,对明珠赞不绝口:“你这招‘敲山震虎’,既办了案,又没闹得人心惶惶,比前任强多了。”

这之后,明珠彻底成了康熙帝的“红人”。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朝廷上下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撤藩”,一派主张“安抚”。明珠一开始没吭声,等摸清了康熙帝想撤藩的心思,立刻站出来大声疾呼:“三藩拥兵自重,早晚是祸患,必须撤!臣愿为皇上分忧,负责筹措军饷!”

筹措军饷可不是容易事,当时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明珠想了个办法:一是让官员“捐俸”,从一品大员到七品知县,按品级捐钱;二是向商人“借银”,承诺战乱结束后连本带利归还,还赐给捐钱多的商人“御笔题字”。

为了让官员们捐钱,明珠带头把自己半年的俸禄捐了出去,还故意在朝堂上说:“我这俸禄,比起皇上的江山,算得了什么?”官员们一看他带了头,也只好跟着捐。商人那边更积极,有个山西商人一次性捐了五十万两,康熙帝真的给了他一幅“忠商”的题字,那商人回去后,把题字挂在店里,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三藩之乱平定后,明珠因为筹措军饷有功,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成了“宰相”级别的人物。这一年,他才37岁,从一个正六品的仪仗官,到一品大学士,只用了15年。有人问他升官的秘诀,他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没啥秘诀,就是摸准皇上的心思,办好皇上的事,别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可他没意识到,权力越大,树敌越多。他的头号对手——索额图,已经盯上他了。

第三章 权斗:跟索额图的“办公室大战”

索额图是谁?康熙帝的叔丈人,索尼的儿子,比明珠早五年当大学士,资格老,根基深。两人一开始还能和平共处,可自从明珠成了武英殿大学士,两人就成了“死对头”,朝堂上动不动就掐架,被大臣们戏称为“索相”和“明相”的“办公室大战”。

这两人的斗,那叫一个“精彩”。索额图喜欢摆老资格,开会时总抢着发言,动不动就说“当年我辅佐皇上擒鳌拜的时候,你还在管仪仗呢”。明珠从不跟他硬杠,反而笑着说:“索大人说得对,我那时候确实年轻,还得多向您学习。”可转头就私下对康熙帝说:“索大人资历深,就是有时候太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有一次,朝廷要选拔江南的学政。索额图推荐了自己的门生,明珠推荐了一个没背景但有学问的举人。朝堂上,两人吵了起来。索额图拍着桌子说:“我的门生当过三年知县,有经验!”明珠慢悠悠地说:“学政要的是学问,不是当官的经验。再说,索大人的门生去年还因为贪墨被弹劾过,让他去管教育,合适吗?”

一句话戳中了索额图的痛处,他气得说不出话。康熙帝最终采纳了明珠的建议,还特意说:“选官要看真本事,不能看关系。”

索额图咽不下这口气,就想找机会整明珠。他听说明珠家里收了江南盐商的贿赂,就派人去查,可查来查去,只查到明珠收了人家几坛酒、几匹布——那些贵重的礼物,明珠早就以“皇家贡品”的名义上交了。索额图没办法,只能在朝堂上含沙射影:“有些人啊,表面清廉,暗地里不知道收了多少好处。”

明珠也不恼,反而站起来说:“索大人说得对,臣建议朝廷立个规矩,官员收礼超过十两银子,就得上报。臣愿意第一个遵守,要是臣收了超过十两的礼不上报,皇上可以罢我的官!”

这话一出口,大臣们都惊呆了,康熙帝也连连点头。索额图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明珠落了个“清廉”的名声。

两人的斗争,还蔓延到了“生活领域”。索额图喜欢摆阔,家里吃饭要摆几十道菜,出门要带十几个随从。明珠就故意“装穷”,每天上朝穿的官服都洗得发白,家里吃饭就四菜一汤。有一次,康熙帝去明珠家视察,看到桌上的青菜豆腐,感慨道:“明珠真是节俭,比索额图强多了。”

其实明珠心里门清:索额图那是“傻大方”,钱都花在表面上了;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刀刃”上——比如给康熙帝的贴身太监送点小礼物,给史官塞点银子让他们多写自己的好话。用他的话说:“钱要花在能给你带来好处的人身上,花在饭桌上有啥用?”

不过,明珠也有“翻车”的时候。康熙二十年,收复台湾的战役打响,明珠推荐施琅当主帅,索额图推荐自己的弟弟索额图额。两人在朝堂上吵得面红耳赤,康熙帝被吵烦了,一拍桌子:“别吵了!施琅打过台湾,懂海战,就用他!”

索额图气坏了,私下对人说:“明珠这小子,早晚栽在我手里!”

果然,收复台湾后,明珠有点飘了。他不仅收了施琅送来的良田千亩,还在朝堂上拉帮结派,凡是跟他走得近的官员,都能升官发财;不跟他一伙的,就被排挤打压。有个御史看不惯,上书弹劾明珠“结党营私”,结果没几天就被调到了偏远的地方当知县。

索额图抓住这个机会,联合了几个被明珠排挤的大臣,收集了明珠贪腐、结党的证据,偷偷交给了康熙帝。康熙帝一看证据,气得够呛:“朕这么信任你,你居然敢结党营私!”

可康熙帝也没立刻办明珠的罪。一来明珠确实有本事,三藩、台湾的事都离不开他;二来明珠的势力太大,一下子扳倒他,怕朝堂动荡。康熙帝想了个办法:先把弹劾明珠的奏折公开,让大臣们议论。

大臣们一看皇上的态度,就知道明珠要倒台了。以前跟明珠一伙的官员,赶紧跟他划清界限;索额图那边的人,趁机落井下石。明珠这才慌了神,他知道自己这次闯大祸了。

第四章 失势:从“宰相”到“罪臣”的落差

康熙二十七年,明珠被正式弹劾,罪名是“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康熙帝召开御前会议,让明珠自己辩白。明珠站在朝堂上,看着昔日的“盟友”们一个个低着头不说话,索额图在一旁嘴角挂着笑,心里凉透了。

他没为自己辩解贪腐的事,反而磕了个头说:“皇上,臣有罪。臣结党是真,可臣结党,从来没反对过皇上,都是为了帮皇上办事。那些贪来的银子,一部分给了官员们养家,一部分用来打点关系,臣自己没留多少。”

康熙帝盯着他看了半天,说:“你这是强词夺理!结党就是结党,不管你为了什么,都是死罪!”

大臣们都以为明珠要被砍头了,可康熙帝话锋一转:“念在你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有功,免你死罪,罢去大学士之职,降为户部尚书。”

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明珠赶紧磕头谢恩,退朝时,腿都软得差点站不起来。

从一品大学士降到从一品户部尚书,落差不是一般的大。以前上朝前,大臣们都围着他问好;现在,只有几个老部下敢跟他打招呼。索额图更是每天在朝堂上找他的茬,一会儿说他管的户部账本不清,一会儿说他办事效率低。

有一次,户部要给军队发军饷,明珠因为忙中出错,少算了一万两。索额图立刻上奏:“皇上,明珠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当什么户部尚书!”康熙帝虽然没罚明珠,但也说了他几句:“你办事越来越马虎了,再这样,朕可就容不下你了。”

明珠心里委屈,可也没办法。他知道,康熙帝这是在敲打他,也是在平衡朝堂势力——要是把他彻底扳倒,索额图就一家独大了,这是康熙帝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保住职位,明珠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他每天提前一个时辰到户部,把账本翻来覆去地查,生怕出一点错;索额图找他茬,他也不反驳,只是低着头认错;甚至以前从不屑于搭理的小官,他都主动打招呼。

有个老部下看不下去,偷偷对他说:“大人,您以前多风光啊,现在何必这么委屈自己?”

明珠叹了口气:“风光是以前的事了。现在能保住命,能给皇上办事,就不错了。职场就是这样,爬得越高,摔得越疼,得学会低头。”

可就算这样,索额图还是没放过他。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叛乱,朝廷要派大军出征。索额图推荐自己的儿子当副将,明珠却推荐了一个老将。索额图又在朝堂上吵了起来,还说明珠“心怀不满,故意跟他作对”。

康熙帝这次没惯着索额图,反而骂道:“你儿子连马都骑不好,怎么当副将?明珠推荐的老将打过仗,比你儿子强多了!”

索额图碰了一鼻子灰,更恨明珠了。他又找了个机会,弹劾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结交文人,非议朝政”。纳兰性德是着名的词人,跟很多江南文人关系好,索额图就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康熙帝知道纳兰性德是个老实人,没把这事当真,可还是把明珠叫进宫骂了一顿:“管好你的儿子,别让他给你惹麻烦!”

明珠回家后,把纳兰性德骂了一顿。纳兰性德委屈地说:“爹,我就是跟朋友们聊聊天,没非议朝政啊。”

明珠摸着儿子的头说:“爹知道你委屈。可现在爹失势了,别人想找咱们家的茬,就算你没做错,他们也能找出错来。以后少跟那些文人来往,低调点。”

纳兰性德点了点头,从此很少出门应酬,一门心思扑在诗词上。

就在明珠以为自己要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终老时,康熙三十五年,噶尔丹再次叛乱,康熙帝御驾亲征。这次出征,需要有人负责后勤保障,康熙帝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明珠靠谱——毕竟他当年筹措军饷的本事,没人能比。

于是,康熙帝把明珠叫到跟前:“这次出征,后勤就交给你了。要是办得好,朕就恢复你的职位;要是办不好,你就回老家养老吧。”

明珠激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皇上放心,臣就算拼了老命,也一定办好!”

为了做好后勤,明珠亲自跑到前线勘察路线,跟粮草官一起算粮草数目,甚至跟着士兵一起搬粮草。有一次,粮草被大雨淋湿,明珠二话不说,带头把湿粮草搬到棚子里晾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士兵们都说:“没想到明珠大人这么能吃苦,以前真是看错他了。”

因为后勤保障做得好,康熙帝顺利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班师回朝后,康熙帝果然恢复了明珠的武英殿大学士职位。明珠再次站在朝堂上,看着熟悉的位置,心里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能重新崛起,不是因为索额图心软了,也不是因为自己多有本事,而是因为康熙帝需要他来制衡索额图。

职场上的平衡术,他总算彻底摸清了。

第五章 晚年:“老油条”的终极生存智慧

重新当上大学士后,明珠变了很多。以前他喜欢抢风头,什么事都往前冲;现在他学会了“藏拙”,遇到大事先看康熙帝的脸色,再看索额图的态度,从不轻易表态。

有一次,朝廷要修《明史》,康熙帝让大臣们推荐主编。索额图推荐了自己的门生,明珠却没推荐任何人,只是说:“皇上圣明,不管选谁,都能把《明史》修好。”

康熙帝笑了:“你这小子,现在越来越滑头了。”

明珠也笑了:“皇上,臣年纪大了,不如年轻人有冲劲了,还是听皇上的安排。”

其实明珠心里清楚,《明史》修撰是个敏感活,要是修得不好,很容易得罪人,甚至掉脑袋。索额图想抢这个功劳,就让他抢,反正最后出了问题,责任也是索额图的。

果然,后来《明史》修撰过程中出了点差错,康熙帝骂了索额图一顿,明珠因为没参与,一点事都没有。

除了“藏拙”,明珠还学会了“放权”。以前他什么事都亲自管,累得够呛,还容易出错;现在他把很多小事交给下属去办,自己只抓大事。有人问他:“大人,您不怕下属办事不靠谱吗?”

明珠笑着说:“下属也需要机会表现,再说,把小事交给他们,我才能有精力办大事。职场上,不能什么权都抓在手里,得学会分享,这样大家才会帮你办事。”

他的下属都很感激他,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说,明珠也因此掌握了很多朝堂上的“小道消息”,能提前摸清各方势力的动向。

这时候的索额图,因为几次犯错,已经渐渐失宠了。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人弹劾“谋反”,康熙帝震怒,把他关进了大牢,最后死在了牢里。

索额图倒台后,大臣们都以为明珠会“东山再起”,重新掌握大权。可明珠却更低调了,他甚至主动上奏:“皇上,臣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想辞掉大学士的职位,回家养老。”

康熙帝愣了愣,说:“你还没到养老的年纪,再帮朕几年。”

明珠知道,康熙帝这是还需要他——索额图倒了,要是他再掌权,朝堂又会失衡。他只能继续留任,但做事更加小心谨慎。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诸皇子开始争夺储位,朝堂上一片混乱。大臣们纷纷站队,有的支持胤禔,有的支持胤祀,只有明珠闭门不出,不管谁来找他,他都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见面。

纳兰性德不解地问:“爹,现在大家都在站队,您怎么不表态啊?”

明珠摸了摸胡子:“储位之争是最危险的,站错队就是灭门之祸。不管哪个皇子当上皇帝,只要我没站过错队,没得罪过他们,就能保住咱们家。再说,皇上心里早就有主意了,咱们瞎掺和什么?”

果然,康熙帝后来又复立了胤礽,那些支持其他皇子的大臣都受到了打压,只有明珠安然无恙。

康熙四十七年,明珠病重。康熙帝派人来看他,还送了很多补品。明珠躺在床上,看着康熙帝派来的太监,流下了眼泪:“臣这辈子,对不起皇上很多次,皇上却一直包容臣,臣感激不尽。”

太监回去后,把这话告诉了康熙帝。康熙帝叹了口气:“明珠这小子,虽然贪财、结党,但也确实帮朕办了不少事。他是个聪明人,就是有时候太贪心了。”

临终前,明珠把纳兰性德叫到跟前,给了他一本自己写的“职场笔记”,上面记着他几十年的为官心得:

6. 摸准上级心思,比能力重要;

7. 别得罪小人,也别疏远君子;

8. 权力是上级给的,别把自己当回事;

9. 该低头时低头,该放权时放权;

10. 不站队,不掺和不该掺和的事。

明珠对纳兰性德说:“爹这辈子,爬得高,摔得重,幸好最后保住了命。你以后要是当官,就照着这几条做,别学爹的贪心,也别学索额图的张扬。”

纳兰性德点了点头,把笔记藏了起来。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纳兰明珠病逝,享年70岁。康熙帝赐谥号“文端”,还派皇子去吊唁。

明珠死后,朝堂上很多大臣都感慨:“明珠这一辈子,真是把职场玩明白了。他贪过、作过、风光过、落魄过,最后还能善终,不容易啊。”

后来,有人在整理明珠的遗物时,发现了他写的一首诗,里面有两句:“职场如棋局,输赢靠心机;若想终局胜,低调是真谛。”

这或许就是这位“职场老油条”,留给后人最实在的生存智慧吧。几百年来,人们说起纳兰明珠,总离不开“贪腐”“结党”的骂名,可也不得不承认,他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噶尔丹等大事上,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像他自己说的:“人无完人,职场上哪有不犯错的?关键是要知道错在哪,要能扛得住摔,还要能抓住机会爬起来。” 这话放在今天,似乎也不过时。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帝王串串烧大唐:家父程咬金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