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呈送给曾国藩幕府的密报十日后,一纸调令从钦差行辕发出:着靖安营管带陈远,兼领吉安府团练督办,统筹府内各州县乡勇团练,协防地方,清剿匪患。
这道任命看似平调,实则暗藏玄机。团练督办虽非常设官职,却赋予了陈远整合地方武装、干预民政的合法权力,其影响力远超一个普通营管带。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各异。
王管带亲自前来道贺,言语间却带着几分试探:陈老弟如今大权在握,可别忘了老哥我啊。
大人说笑了。陈远恭敬回礼,卑职能有今日,全赖大人提携。靖安营永远是大人麾下先锋。
吉安府衙的官员们态度更是微妙。以往对陈远爱答不理的知府衙门,如今竟派了个师爷前来道贺,还送来一份——整整一箱档案文书,记载着府内各州县团练的详细情况。
陈远明白,这是地方官在向他示好,也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他首先召见了府内几位最有实力的团练首领。这些地头蛇起初对这个空降的督办并不买账,言语间颇多敷衍。
各位都是地方栋梁。陈远不慌不忙,命人抬上几个木箱,这是本官从军中拨出的五百杆火铳,三千斤火药。既然诸位觉得防务无忧,这些军械就暂且入库吧。
看着精良的火铳,团练首领们的眼神立刻变了。乱世之中,武器就是命根子。
督办大人!一个满脸虬髯的团总连忙起身,卑职方才思虑不周,还请大人示下。
陈远微微一笑,展开一幅吉安府舆图:既然各位信得过陈某,那就按这个方案布防......
在整顿团练的同时,陈远暗中启动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他通过苏文茵,开始在长沙的落魄士子中物色人才。第一批选中的是三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他们被秘密送往栖霞谷,由杨芷幽亲自考核后,安排到靖安营中担任文书。
我们要建立的,不只是一支军队。陈远在给杨芷幽的密信中写道,更是一个全新的体系。这些读书人,就是未来的种子。
更令人意外的是,袁州团练使韩坤竟也派人送来贺礼。除了例行公事的贺仪,还有一封密信,暗示愿意冰释前嫌,并提供了几条关于江西官场的内幕消息。
陈远将密信在烛火上烧毁,对亲兵淡淡道:告诉韩大人的使者,心意领了,来日方长。
他心里清楚,韩坤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曾国藩面前的分量加重,另一方面也是沈葆桢在重新评估他的价值。
这天深夜,陈远独自在督办衙门查阅卷宗。烛光下,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份关于漕粮转运的公文上。忽然,他发现了一个异常:今年吉安府的漕粮数额,比往年增加了三成。
来人。他唤来值夜的亲兵,请赵师爷过来。
这位新聘的刑名师爷仔细查看了公文,皱眉道:大人,这确实蹊跷。如今战事频繁,田地荒芜,漕粮不减反增,其中必有猫腻。
陈远沉吟片刻:你去查查,这笔额外的漕粮,最终都流向了何处。
师爷领命而去。陈远走到窗前,望着沉沉的夜色。他隐约感觉到,自己正在接近一个更大的秘密。这个发现,或许将让他在接下来的棋局中,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
权力的游戏已经开始,而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