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调查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持续了整整一周。张彪调动的技侦专家,成功恢复了部分被干扰的监控数据碎片,虽然不够完整,但结合那个隐秘民间监测点持续捕捉到的异常数据波动模式,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间接证据链。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他们追踪到对监控信号的干扰源,指向了天龙化工内部一个特定区域。
然而,这些还不够。正如林枫所要求的,需要能够直接证明对方“故意”行为的铁证。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张彪亲自带着一份刚刚获取的录音材料,敲开了林枫办公室的门。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锐利。
“林书记,有突破了。”张彪将一支录音笔放在桌上,“我们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了一段吴天龙与其安全主管的对话录音。他们在对话中明确提到了‘趁着夜色排一点’、‘剂量控制好’、‘把摄像头搞定’等内容,时间点与环保局监测到的异常完全吻合。”
林枫按下播放键,录音里吴天龙那带着长远市口音的嚣张声音清晰可闻:“……怕什么?上次都没事,这次更查不到!记住,就排一会儿,让他们抓不到把柄!那边(指北阳)现在风头正劲,给他们添点堵……”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这段录音,如同利剑,直指核心。
“来源可靠吗?合法性能确保吗?”林枫关掉录音,沉声问。他必须考虑所有细节。
“来源绝对可靠,是一名有正义感的内部人员冒着风险提供的。至于合法性……这份录音作为内部研判和向上级汇报的关键线索完全没问题,能够支撑我们采取下一步行动。”张彪回答得很有分寸。
林枫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铁证在手,但如何运用,却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直接公开或者交由省里常规部门处理,都可能因为对方可能存在的保护伞而节外生枝。
他拿起那部红色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省委书记韩志山的专线。
“韩书记,我是林枫。有紧急情况需要向您单独汇报……是关于长远市天龙化工恶意排污,以及可能涉及更深层次问题的确凿证据。”
一小时后,这份包含监测数据、技术分析报告和关键录音拷贝的绝密材料,已经摆在了韩志山的案头。同时,林枫也通过安全渠道,向北京的郑国涛副书记作了简要汇报。
风暴,在最高层级悄然酝酿。
两天后,一个由中纪委、环保部、公安部联合组成的特别调查组,以“核查群众举报”的名义,低调进驻长远市。其级别之高、组成部门之特殊,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息。
调查组行动极为迅速高效。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吴天龙及其核心团队几乎没能做出任何有效抵抗,就被控制。审讯很快取得突破,吴天龙不仅对此次恶意排污供认不讳,为了争取宽大处理,还主动交代了为了寻求保护,向省里个别官员(包括赵伯涛时期的余孽以及个别新靠山)进行利益输送的详细情况。
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场围绕天龙化工和跨界污染问题的深度清理,迅速在省一级层面展开。数名在不同岗位上的厅级、处级干部被约谈、审查。
北阳市委会议室。
林枫正在主持召开示范区验收前的最终准备会。秘书轻轻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林枫面色不变,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环视与会人员,平静地宣布:“刚接到省委通知,涉及前段时间困扰我们的跨界污染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保护伞问题,上级联合调查组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主要涉案人员均已落网,相关责任追究正在按程序进行。”
会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了压抑不住的、如释重负的叹息和低低的议论声。王健用力地搓了把脸,赵建国眼眶有些发红,李悦和周慧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慰。
“好了。”林枫敲了敲桌子,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障碍已经扫清,我们更不能松懈。现在,集中全部精力,准备迎接最终的‘大考’!我们要用一份无可挑剔的答卷,告慰所有支持我们的人,也让那些曾经想看我们笑话的人,彻底闭嘴!”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暗流被雷霆手段平息,阴霾被正义之风吹散。北阳的天空,变得更加清澈。林枫和他的团队,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暗战中,凭借充分的准备、过硬的实力、高层的信任和精准的反击,再次赢得了胜利。通往全国示范区成功的最后一道障碍,被彻底清除。北阳的列车,加足了马力,向着光明的未来,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