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渐渐移动,从球场的一端移到了另一端,落在赵磊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他拿起奖杯,走到场边的长椅上坐下,打开手机,屏幕上是爸妈发来的信息。妈妈发了一张他夺冠的照片,配文:“我的儿子是最棒的!”爸爸则发了一段语音,声音里带着激动:“磊磊,明天回家吃饭,你妈给你做红烧排骨。”
他笑着回复了爸妈,然后点开了和李教练的聊天记录。教练昨天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决赛打得很好,但不要骄傲,你的路还很长。下周一到队里来,我们聊聊接下来的训练计划。”赵磊回复了一个“收到”的表情,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冠军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严峻的挑战等着他——职业联赛的强度、更强大的对手、更严格的训练,这些都需要他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想起自己刚进职业队时的情景,第一次参加队内训练赛,就被老队员撞得差点受伤。老队员看着他,不屑地说:“年轻人,别以为有点天赋就了不起,职业赛场可不是你玩的地方。”这句话刺激了他,也让他更加明白,想要在职业赛场上立足,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训练馆里泡十几个小时,从基础的运球、传球,到复杂的战术配合,他都一遍遍反复练习。脚踝的旧伤反复发作,他就缠着厚厚的绷带继续练;手指磨破了皮,他就贴上创可贴,握起球继续投篮。李教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在训练结束后陪他去做康复治疗,给他讲自己当年打球的经历,鼓励他不要放弃。
“我当年比你还惨,第一次参加职业比赛,全场只得了两分,还犯了五次规。”教练笑着说,“但我没有放弃,每天加练,终于在球队站稳了脚跟。你比我有天赋,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比我更出色。”
赵磊的手指划过手机屏幕,看着自己和教练的合影,心里充满了动力。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爸妈的支持,有教练的指导,有队友的陪伴。这些温暖的力量,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他的篮球追梦之路。
体育馆里的时钟滴答作响,已经是凌晨一点了。月光透过通风窗,在地板上画出长长的影子。赵磊站起身,抱着奖杯走到球场中央,抬头望向穹顶。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穿着国家队的球衣,站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他仿佛看到了爸妈坐在观众席上,骄傲地为他鼓掌;他仿佛看到了李教练,站在场边,对他竖起大拇指。
他深吸一口气,将奖杯举过头顶。月光洒在奖杯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他的脸庞。他想起了爸爸说过的话:“你就像这月亮,总会有圆起来的一天。”现在,他终于圆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但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梦想等着他去实现。
他拿起篮球,再次运球、起跳、投篮。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空心入网的声音在空旷的体育馆里回荡。他连续投了十几个球,每一个都精准命中。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的脚踝又开始疼了,但他却觉得无比轻松,因为他知道,这些疼痛都是成长的代价,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就在这时,体育馆的门被轻轻推开了,李教练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运动服,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看到赵磊,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就知道你在这里。”
“教练。”赵磊放下篮球,有些不好意思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李教练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他手里的奖杯上,点了点头:“这个奖杯,你配得上。”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这是我给你制定的下阶段训练计划,针对你的脚踝旧伤,我特意加了康复训练的内容。职业联赛比你想象的更残酷,想要站稳脚跟,不能只靠天赋,还要靠科学的训练和自律。”
赵磊接过文件夹,仔细地翻看着。训练计划从早上六点的体能训练,到上午的技术训练,再到下午的战术配合,安排得满满当当。他的目光落在康复训练的部分,教练特意标注了“每天一小时,不可间断”的字样,心里充满了感激。
“教练,谢谢你。”他抬起头,看着李教练,声音有些哽咽。
“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当年就是因为没有科学训练,才早早退役的。我不希望你重蹈我的覆辙。你的天赋比我好,只要好好保护身体,一定能走得更远。”
两人坐在场边的长椅上,聊了很久。李教练给赵磊讲了职业联赛的注意事项,讲了如何与队友相处,讲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赵磊认真地听着,把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他知道,教练不仅是他的良师,更是他的益友。
凌晨两点,赵磊和教练一起走出了体育馆。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教练开车送他回家,在路上,教练说:“你的爸妈很不容易,明天回家好好陪陪他们。训练的事不急,先把身体调整好。”
“我知道了,教练。”赵磊点了点头。
回到家时,家里的灯还亮着。赵磊轻轻推开门,看到爸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竟然睡着了。妈妈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手里还拿着给他织了一半的围巾;爸爸手里拿着他的比赛录像带,头歪在一边,睡得很沉。赵磊的心里一酸,他知道,爸妈一定是等他回家,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他轻轻走过去,给爸妈盖上毯子。月光透过客厅的窗户,洒在爸妈的脸上,他们的眼角都有了皱纹,头发也白了不少。赵磊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爸妈为他付出的点点滴滴,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在爸妈的身边坐下,轻轻握住妈妈的手,妈妈的手很粗糙,那是为了这个家操劳的痕迹。
“磊磊,你回来了?”妈妈被他的动作惊醒,看到他,立刻露出了笑容,“比赛打得真好,妈妈为你骄傲。”
“妈,我回来了。”赵磊把奖杯放在爸妈面前的茶几上,“这个奖杯,是给你们的。”
爸爸也醒了,看到奖杯,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奖杯,仔细地摩挲着,嘴里不停地说:“好,好,我的儿子真有出息。”
那天晚上,赵磊和爸妈聊到了很晚。他给爸妈讲了比赛的细节,讲了教练的指导,讲了队友的帮助。爸妈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问他一些问题,脸上始终带着骄傲的笑容。妈妈给他端来一碗热汤,说:“你这孩子,总是让我们担心。以后训练别太拼了,身体最重要。”
“妈,我知道了。”赵磊喝着热汤,心里暖暖的。他知道,爸妈的爱从来都不是压力,而是动力。他会带着这份爱,在篮球追梦的路上,继续努力,继续坚持,不辜负爸妈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第二天一早,赵磊就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开始了训练。他六点准时出现在训练馆,进行体能训练;上午进行技术训练,重点练习三分球和防守;下午则和队友们一起进行战术配合训练。训练间隙,他会进行康复训练,按照教练的要求,一点点恢复脚踝的功能。
队友们看到他这么拼,都受到了鼓舞,训练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老队员拍着他的肩膀说:“年轻人,有冲劲,以后球队就靠你了。”赵磊笑着说:“还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训练结束后,他会回家陪爸妈吃饭。妈妈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给他做营养餐,爸爸则会和他一起看比赛录像,分析他的优缺点。有时候,他会带着奖杯去医院,看望之前和爸爸同病房的病友。那些病友都认识他,看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小赵,你真是我们的骄傲。”
有一次,一个生病的小男孩看到他的奖杯,眼睛里充满了向往。“哥哥,我也想打篮球。”小男孩说。
赵磊蹲下身,摸了摸小男孩的头,把奖杯递给她:“拿着看看,以后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哥哥教你打篮球。”
小男孩接过奖杯,开心地笑了。那一刻,赵磊忽然觉得,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打好篮球,还要用自己的力量,去鼓励更多的人,去传递正能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职业联赛的新赛季就要开始了。赵磊和队友们一起进行着最后的备战,训练的强度越来越大,他的脚踝也在慢慢恢复。他知道,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赛前的动员会上,李教练站在队伍前面,目光坚定地说:“新赛季,我们的目标是冠军。我知道这很难,但我相信你们,相信我们的团队。赵磊,你作为球队的核心,要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大家一起努力。”
“是,教练!”赵磊大声回答,声音里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