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亥时(21:00-23:00)过了一半。

将近子夜的风带着江雾的潮气,裹着城北荒原的枯草味,贴着地面滚过林积容的炮兵阵地。二十五座“轰天炮”的精钢炮筒和三十六尊前膛炮炮管在昏暗中像蹲伏的巨兽,炮口对准城墙的方向隐在阴影里,只有土袋墙上覆盖的湿棉被,偶尔反射一点被乌云啃噬的月光。

轰天炮钢材的抗腐蚀性能优异,即便江雾中的潮气整夜侵蚀,炮筒也不会像熟铁那样生锈。王二柱在壕沟边警戒时,不必再担心清晨结霜会冻住炮机,只需用布一擦即可保持炮筒光洁,随时准备响应信号。

钢制炮筒的重量仅为同规格熟铁炮的一半,可加装简易轮架。当江陵守军试图从侧翼反扑时,炮组能快速推动炮身转向,配合弓手形成交叉火力,让林积容的防御部署更具弹性。

此次分给林积容的前膛炮并不是钟鹏举第一批用来试验的青铜炮,而是更加轻便的灰口铸铁火炮和精钢火炮。

灰口铸铁火炮的射程与精度有优势。通过优化灰口铸铁炮膛内壁光滑度,减少了炮弹发射时的摩擦力,配合高质量火药,显着提升了炮弹初速,进而增加了射程。同时,精准的加工工艺与良好的材质稳定性,使得射击精度也大幅提高,炮弹落点偏差可控制在射程的5%以内,能更有效地命中敌方目标。

灰口铸铁火炮有射速优势。由于灰口铸铁炮身结构稳定,散热性能良好,连续发射后炮身温度上升较慢,炮手无需长时间等待炮身冷却即可进行下一轮装填发射,大大提高了射速。在半个时辰内可发射炮弹30发,而使用其他材质火炮,同等时间内仅能发射10-20发左右,火力输出密度优势明显。

在陆战与攻城作战中,灰口铸铁炮有良好的机动性(相对其他重型火炮),使得在复杂地形下也能快速部署。能够跟随部队快速转移阵地,为陆军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在攻城时,通过发射实心弹、爆炸弹等多种弹药,可对敌方城墙、堡垒等防御工事造成严重破坏。

精钢炮将“威力、机动、耐用”三个矛盾指标首次统一——青铜炮虽稳却重,熟铁炮虽轻却脆,而钢炮实现了“强而不重、韧而不脆”,让钟鹏举的炮兵既能远程压制,又能快速转移,还能持续作战,成为撕开江陵城防的“终极利器”。

构建炮兵阵地完毕正严阵以待的林积容率领的两万主攻部队终于望到钟鹏举发出的三发红色信号弹。

当钟鹏举率领水军已经把北门的炸塌了一段深约五尺、宽三丈的豁口,露出内部黄褐色的夯土时,从第一次炮击中侥幸生还的江陵守城的主将高从诩(高季兴次子)连忙组织士卒填补缺口。

相较于兄长的鲁莽,高从诩更擅守城,负责江陵内城防务。在城防吃紧时能身先士卒修补缺口,是高季兴稳定军心的重要棋子。

江陵城北门的豁口还在冒着焦烟,高从诩的五百士卒就踩着碎砖冲了上去。扛沙袋的民夫弓着腰,把装满黄土的麻包往缺口里塞,木栅的立柱刚插进夯土里,江面上就传来闷雷般的轰鸣——钟鹏举的战舰前膛炮又开始了第二轮齐射。

这是钟鹏举留下的三艘海鹘炮舰继续以单侧每次3发炮击压制缺口两侧的守军,阻止其抢修直至小将军林积容率领的陆军发起进攻为止。

三艘战舰,每艘二十四门炮,轮转一次,就有七十二发炮弹打过来。

铁弹带着尖啸砸在豁口两侧的城砖上,迸飞的碎石像刀子似的扫过抢修队。一个正往沙袋上浇泥浆的士兵被弹体掀翻,手里的木桶滚进缺口,清水混着血水漫过脚面。

“快堵!”队将挥着刀嘶吼,可话音未落,又一枚铁弹击穿了刚立起的木栅,栅条像竹签般四散迸射,三个扛土石包的民夫瞬间被埋在瓦砾下。沙袋刚垒到半人高,就被接踵而至的炮火震得松动。

当三发红色信号弹终于穿透乌云后,半刻钟的光景还没到,城北荒原突然响起更密集的炮声。

这就是攻城主将林积容第二阶段要做的事——集中重火力破城,撕开城墙缺口。

二十五座轰天炮的精钢炮筒在夜色里喷吐火光,炸药包拖着黑烟越过城墙,在豁口处炸开的瞬间,黄烟裹着铁砂腾空而起。正在垒砌的沙袋堆像被巨掌拍过,连人带包一起垮塌,城砖与碎木混着血肉飞溅到两丈外。

紧接着是三十六门前膛炮的齐射,铁弹精准地砸在缺口边缘,每一发都震落大片砖石,原本五丈宽的豁口,竟被生生撕开到七丈。

高从诩在城楼看得目眦欲裂。他派去的五百人此刻只剩不到三成,活着的都缩在残垣后不敢抬头。

有个老兵试图把受伤的同伴拖到安全处,刚探出身子就被霰弹扫中,胸前炸开一片血花。木栅的残骸在炮火中燃烧,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抢修用的土石包被冲击波掀得漫天飞舞,根本无法靠近缺口。

江陵城北门的残砖还在发烫,李十四的指甲深深抠进城墙的裂缝里。他这辈子没听过这么吓人的动静——轰天炮的炸药包在豁口处炸开时,那股能掀翻人五脏六腑的气浪撞在胸口,像被十斤重的石锤砸中。他亲眼看见同队的王三郎被气浪推着飞起来,撞到箭楼的木柱上,软塌塌地滑下来时,手里还攥着半截没来得及塞进沙袋的麻绳。

“是龙王爷发怒了……”不知谁在哭嚎。曹七抬头看见黄烟里飞出来的铁砂,像密密麻麻的马蜂,擦着耳边飞过就带起一阵刺痛。他突然想起娘说过的恶鬼勾魂,那些呼啸的铁砂说不定就是勾魂的锁链。当又一个炸药包拖着黑烟砸过来时,他再也忍不住,抱着头蹲在断墙后,裤裆里瞬间热烘烘的——尿水顺着裤腿流进靴子里,可他连低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只顾着把脸埋进满是尘土的臂弯。

轰天炮也是钟鹏举继前膛炮之后秘密打造的专门用于近战、攻城和巷战的秘密武器。

其主体常为一个精钢打造的圆筒,填充发射药后,将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入,点燃发射药便能把20斤的炸药包抛射出450-500步远。

轰天炮构造简易,甚至炮身可以采用掏空的粗木筒,装填大量火药以及铁砂、碎石等,通过火药爆燃将炸药包抛向目标。

精钢的抗压强度是熟铁的3倍,能承受五十斤火药的爆燃压力。炸药包的抛射重量可从原来的20斤增至50斤,内含的铁砂与碎石量翻倍,爆炸时形成的杀伤范围从十丈扩展至十五丈。

一轮齐射就能让北门城墙的夯土芯震成粉末。

高从诩派五百士卒和民夫用沙袋、土石包和木栅临时封堵,但面对缺口处持续的炮火覆盖,抢修队伍溃不成军。

江陵城墙虽坚固,但砖土结合处(如瓮城与主城墙连接部)、城门(木质为主)是薄弱点,需用轰天炮和前膛炮集中轰击。

压制住缺口处的抢修之后,林积容指挥炮兵瞄准城门(木质结构,易被炸药摧毁)和城墙拐角(砖土衔接薄弱处),每轮齐射投放10-15个炸药包(每个约20斤),齐射三轮,利用冲击波摧毁城门或震裂城墙;

同步用前膛炮轰击同一位置(轰天炮炮精度低,前膛炮补射校准),再增加两个城墙缺口,确保每个缺口形成宽3-5丈的缺口(足够5-10人并行冲锋)。

与此同时,江陵城内两彪人马分别杀气腾腾地从东门杀将出来。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