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晨光刚染黄焦石矿的矿顶,巴图就领着第一支 “茶瓷互贸驼队” 整装待发 —— 三十峰骆驼驮着雪菊釉瓷盏,要往吐蕃逻些城交换牦牛绒,小巴特尔抱着新制的沙棘釉小瓷驼,非要跟着去:“阿爷,我能帮着查假瓷!苏姐姐教我的辨色粉,我都装在荷包里了!”
萧璟渊蹲下身,帮她把荷包系紧:“路上要听阿爷的话,遇到可疑的人,就用辨色粉撒在他们的货上 —— 真牦牛绒遇粉不变色,假的会泛灰。” 说着递过一包 “瓷土胶”,“要是瓷盏箱破了,就用这个粘,比普通胶结实。”
可驼队行至昆仑山山口时,突然遭遇埋伏 —— 十几名蒙面人从山石后冲出,手里举着带火的弓箭,目标竟是驼队里装瓷盏的木箱!“是冲着互贸来的!” 巴图立刻让骆驼围成圈,小巴特尔趁机摸出辨色粉,往蒙面人扔来的 “假牦牛绒” 上撒去,粉末瞬间泛灰:“阿爷!他们的绒是假的,掺了羊毛渣!”
蒙面人见被识破,竟点燃了堆在山口的干草,想借山火阻断驼队退路。危急时刻,风澈带着空桑族匠人赶来 —— 他按萧璟渊的吩咐,提前跟着驼队勘察路线,见状立刻展开 “天空魂色” 帆布,借山口的气流将火焰吹向蒙面人一侧;沧澜带着鲛族子弟从山溪潜出,用溪水浇灭干草堆,还顺势夺下蒙面人藏在袖中的炸药引信。
“你们这些余孽,还不死心!” 巴图怒吼着冲上前,牧民们也举起马鞭,蒙面人见势不妙,转身就跑,却被赶来的西域卫所士兵拦住 —— 原来萧璟渊早传信给李都护,让他调兵护运互贸驼队,就怕逆党余孽最后反扑。
押解蒙面人时,小巴特尔突然指着为首之人的靴底:“殿下说过,胡三的余党靴底有‘黑铁钉’!” 侍卫翻查时,果然从靴底搜出枚生锈的黑铁钉,与之前查获的逆党靴钉一致。“你们想烧瓷盏、用假绒骗贸,断西域牧民的生路?” 巴图气得直跺脚,“我要带你们去逻些城,让吐蕃赞普看看,你们是怎么破坏互贸的!”
历经五日跋涉,驼队终于抵达逻些城。吐蕃赞普亲自在城外迎接,见瓷盏箱完好无损,又听小巴特尔讲了山口遇袭的经过,当即下令:“将这些逆党打入大牢,永世不准参与互贸!我吐蕃愿与贵朝立‘互贸誓约’,每年用十万斤牦牛绒换西域瓷盏,再赠三百匹良马,助你们护运驼队!”
交换货物时,赞普的匠人捧着瓷盏,忍不住赞叹:“这瓷釉比吐蕃的陶釉润十倍,若能掺牦牛绒进去,会不会更结实?” 苏砚微闻言眼睛一亮 —— 她之前就想过用动物纤维改良釉面,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材料,如今牦牛绒送上门,正好试试。
巴图在吐蕃签订互贸誓约时,苏砚微正对着带回的牦牛绒琢磨 —— 她将绒磨成粉,与焦石矿土、沙棘釉混合,调成浅棕的釉料,涂在瓷坯上入窑烧制。萧璟渊蹲在窑边,看着窑火渐渐旺起来,心里满是期待:“若这‘牦牛绒釉’能成,瓷盏不仅更结实,还能带着牦牛绒的暖感,牧民冬天用着也不冰手。”
三日后开窑时,满窑的瓷盏泛着温润的棕光,用手指轻敲,声音比雪菊釉更沉稳,釉面还带着细碎的 “绒纹”,像极了吐蕃草原的羊毛毯。阿木捧着瓷盏,激动得直搓手:“这盏摔在地上都没裂!以后驼队运输,再也不怕瓷盏碎了!”
消息传到京城,太子萧璟明立刻让人传信:“父皇见互贸成功,又提了‘西域互贸总管’的职衔,还说要在京城设‘西域瓷市’,让你回京城主持开市 —— 这是父皇第三次给你升职了,你可别再辞了。”
萧璟渊握着信,正帮小巴特尔在绒釉瓷盏上画吐蕃牦牛,闻言笑着摇头:“你看这盏上的牦牛,是小巴特尔教我画的,她还说要把盏送给吐蕃赞普的小女儿 —— 我若回京城,谁来教她调釉、画瓷?谁来盯着绒釉瓷的量产?” 他当即提笔回信,婉拒职衔:“儿臣愿留在西域,继续改良釉色、护持互贸驼队,待‘牦牛绒釉瓷’铺满吐蕃与江南,再回京城向父皇复命。”
萧璟渊在西域创新绒釉时,二皇子萧璟瑜正带着侍卫清剿最后一批逆党 —— 之前在瓷展被抓的逆党,供出了魏嵩隐藏在京城的 “假矿材仓库”,里面藏着大批未销毁的假护矿色与假籽玉粉,还发现了魏嵩写给境外势力的密信,想借互贸之机,用假瓷盏换吐蕃的良马,再挑唆两国关系。
“这些人真是死不悔改!” 二皇子将密信呈给皇帝,“若不是五弟在西域守着互贸,苏砚微在京城破了瓷展假盏案,他们说不定真能搅乱边境!” 皇帝看着密信,忽然叹道:“朕之前总想着让璟渊回京担职,却忘了他守在西域,护的是比朝堂更实在的民生 —— 传朕旨意,准璟渊继续留在西域,‘靖王护脉使’的职衔,永远归他,任何人不得替代!”
太子拿着皇帝的旨意,对苏砚微笑道:“五弟总算能安心留在西域了。你看,工部刚送来‘茶瓷互贸图谱’,上面画着西域瓷盏、江南茶壶、吐蕃牦牛绒,还有牧民们交换货物的笑脸 —— 这才是朕想要的江山图景,不是权斗,是民生。”
西域的夕阳下,萧璟渊与苏砚微并肩站在扩建后的瓷坊前 —— 第六座窑炉正在砌墙,牧民们在晒坯棚里翻晒牦牛绒釉瓷坯,巴图领着新的互贸驼队,正往回纥方向出发,驼背上的瓷盏箱外,插着 “靖王护脉?万国互贸” 的新旗帜。
“你看,” 苏砚微指着远处的草原,“回纥的商队来了,他们想用羊皮换咱们的绒釉瓷呢!” 萧璟渊望着渐渐走近的商队,摸出怀里的雪菊釉紫砂壶 —— 壶身上的西域草原与江南茶垄图案旁,又添了吐蕃牦牛与回纥羊皮的新画,壶底 “民生为本” 四字,在夕阳下泛着暖光。
他知道,这条护脉惠民的路还在延伸 —— 从江南的茶垄到西域的矿脉,从吐蕃的牦牛绒到回纥的羊皮,每一处矿土、每一只瓷盏、每一次互贸,都藏着百姓的笑声。而他这个靖王,宁愿永远守在这里,握着画材,护着矿脉,让 “万国民生图” 上的烟火,飘得更远、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