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孟琦都没有见到那祖孙俩。
直到这一日,对面的摊子上终于来了人,却是个卖煎饼的。
看来那祖孙俩确实是不打算再做了。
不过那对面摊子新来的人倒是个妙人,只见那是个约莫有二十岁左右的成年女子,人唤悠娘,见人便未语三分笑,热情地招呼着路过的客人们。
悠娘看着那都快要排到自己摊子面前的客人也不生气,甚至还笑眯眯地道:“这位客官,你在这干等着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拿一个我家煎饼边吃边等?也免得等的着急。”
对于那已经举着烤肠吃的也另有一番说法:“不如您来试试我家煎饼?这煎饼里头裹上烤肠,您一口咬下去,可是顶顶地好味!”
看着那端了一竹筒关东煮的,孟琦以为这下她总该没话说了吧,却又听她对人家道:“这光喝汤的还不够过瘾,叫我说不如您再来点我这煎饼?您吃着干还可以往那汤里一蘸,那味道可美极了,要不您试试?”
别说,这样还真招揽了不少顾客,众人拿她那法子一试,倒竟都觉得不错。
这人可真是好生有趣!
甚至在她不那么忙的时候,她还有心思拿了几个煎饼给孟琦几人分了,只说自己沾了她们生意好的光,还要感谢她们呢。
孟琦见对方做事敞亮,所做的生意又不与她摊子上的东西定位相同,对方既然不会损害她的利益,她便也没有什么可不满的。
自己做了生意的同时,还能给别人带来利益,大家一起发财,挺好。
孟琦平日里虽然也常常带着笑,可若是多接触接触便能感觉到那不易察觉的疏远来,而麦穗瞧着虽是一副绵软可爱的模样,但对于接触陌生人还是有些抗拒。
更别提岳明珍,更是一脸的冷清淡漠,好不容易才能给人个笑脸来。
换句话说,这三个人都是边界感强的人。
而这新来的摊主悠娘却是个叽叽喳喳的,见到个人便要聊上两句,不一会便与周边的摊贩全都混熟了。
就连那眼熟的老客,若是那等也爱说话的,她也能与人家聊上半天。
甚至面对岳明珍的冷脸,她都丝毫不惧,巴巴地贴上去与她聊上几句。
难得的是这人话虽多了些,却不叫人生厌,于是没用多久的功夫,此人就与孟琦三人也算是有了浅浅的交情。
这天孟琦来的比较早,她出摊的时候人还算不上多,可悠娘仍旧比她早上许多,孟琦来时,正听见她与周围的摊贩们说话呢。
只听她神秘兮兮地对周围人道:“你们可还记得那祖孙俩?”
那卖包子的没有反应过来,便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祖孙俩?”
一旁卖麻花的是个急性子:“能有谁,就是原来学小掌柜卖烤肠的那祖孙俩呗。”
说完又有些疑惑的望向悠娘:“怎么,你竟认识她们?”
悠娘一拍大腿:“嗐,那可不嘛,她们跟我就住一条巷子上,我几乎每日都能碰见她们呢!不然你们以为为何是我接手她们这摊位呢?”
又咬牙切齿道:“因为这摊子位置好,还多收了我将近一两银子才愿意同我过了这摊子呢!”
那卖麻花的撇撇嘴:“我瞅那老的不像是个好人,做不下去可是实属正常。”
悠娘点点头,深以为然:“可不嘛!”
又道:“我前些日子还有些纳闷,自从这孟小掌柜摊子上的东西火了以后,这附近的摊位可不好租了,哪怕那祖孙俩做的口味再差,也总能漏那么一两个人去她们那尝尝,这钱好歹也能赚一些,怎么就不做了叫我捡了个漏呢!”
众人一想,对呀!
以那老的品性,怎么甘心将这摊位让给别人呢!
孟琦此刻也好奇了起来:“难道是她家发生了什么事?”
悠娘转过身,给了孟琦一个大拇指:“不愧是小掌柜,可真是叫你给猜对了。”
于是她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她儿子欠了赌债了!”
众人都是一惊,这赌之一事,可是他们平民老百姓万万碰不得的,没看那些地主乡绅都有沾了赌败光家业的,更何况老百姓的那仨瓜俩枣,哪里经得起折腾呢?
“他们欠了多少啊?”
有人好奇的问。
却见悠娘摇了摇头:“这我却是不知了。”
但下一瞬,却又抛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听说那赌场的人说他们若是还不起,便要他们的屋子抵债,只这些还不够,还要剁了她儿子的两只手哩!”
众人纷纷骇然,若是没有了两手,那人就什么也干不了了,没有人会愿意找这样的人做活,如此,就算那人活下来了也是活活等死了。
说到这里,众人便有了不好的预感,便有人急急追问:“那小姑娘呢?”
只见悠娘叹了口气,道:“那老虔婆平日里在家便对那小姑娘非打即骂,如今正打算将那小姑娘卖给镇上的钱员外,看能不能当第七房小妾。”
要知道那钱员外今年可已经七十了,却因为喜欢年纪小的女孩儿,在这镇上可谓是出了名。
众人嫌恶皱眉:“那小姑娘才多大啊?竟忍心嫁给那等人家,好歹也是自己的亲孙女不是?”
悠娘叹息道:“那姑娘才今年十二呢,好好一个姑娘,天可怜见的。”
竟然已经十二了吗?
孟琦想着那姑娘细弱的身材和只比自己高了一点的身高,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儿。
孟琦由于小时常常生病,相比于其他同龄人而言已经略显单薄,而那孩子比孟琦大了五岁,看起来竟与孟琦同龄。
想也知道那小姑娘吃了多少的苦头。
自从听了悠娘说过的这事,孟琦、麦穗和岳明珍心中都颇不是滋味。
同为女孩,她们最是能感同身受,她们听得愤怒,可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她们无能为力。
于是今日剩下的时间,三人都颇有些恹恹,勉强打起精神应付了一阵客人后,三人便提前收了摊。
回去的路上,三个人都没有说话。
天色已经暗沉了下去,三个人无精打采的走着,热闹的晚市被几人抛在身后,不知不觉间,三个人发现自己竟来到了静水巷。
正是悠娘住着的那个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