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案子终于落下了帷幕。
由于此案性质太过恶劣,属于“十恶不赦”重罪中的“不道”,整个恒安府都已经多年没有这样大的案子了,于是知府张大人斟酌许久,还是将此案上报了刑部。
唯有如此,才能判以重刑,以慰亡者之恨。
将事情报于刑部知晓之后,这事情便怎么也按不下去了。
钱家人上下打点了许久,这件事却最终还是闹得整个恒安府人尽皆知。
很快,此案的判决也已经下来了,不出众人所料,杨氏同李良玉判了腰斩这样的重刑。
而作为同伙的张大夫等人,也被判处了“杖一百,徒三年”。
至此,此案终于落定,再无回转余地。
……
行刑的时候,孟琦几人并没有去看。
案子判了,孟琦几人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此事了了之后,他们三个孩子竟得了赏赐!
每人足有一万钱!
甚至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他们骄傲的是,他们居然得了皇上的亲笔赐字!
原来一方面是刘县令也没忘记他们几个孩子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讨好老爷子,于是这刘县令便将他们三人的名字报了上去,道此案的侦破还是多亏了他们三个孩子。
知府大人看着这几个名字也觉得眼熟,思索片刻后,便也有所了悟——这不是自己两个儿子成日里挂在嘴边念叨的名字么。
张大人一看,便也想为自己的儿子结个善缘,于是再上折子的时候,也没有将这三人的名字抹去,原原本本地将三个孩子的名字报了上去。
于是这折子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皇上的面前。
皇上手边摞着厚厚一叠折子,正被众多没甚营养的请安折子烦得有些不耐,便看到了恒安府知府张渐鸿上的折子。
在一众请安折子里,这折子似乎显得格外不同。
皇上细细看去,很快便翘起了嘴角,原来是恒安府出了三个小神童,竟协助官府破了大案,这倒比其他的折子有意思得多。
随折子而来的,还贴心的附了两个男孩所作的文章,皇上便起了兴致,细细看去,确实觉出了几分不凡。
而那女娃儿也不简单,听说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还发明了不少新鲜吃食,在恒安府内蔚然成风,连带着多贡献了不少税收。
皇上点点头,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他就喜欢看这样的折子,那些成日里问安歌功颂德的折子他反倒不耐多看。
这些东西才是他实实在在的功绩啊!
神童好啊,这神童多了,不正证明自己是个明君,这才叫上天降福,多派些能人与神童来。
皇上心情一好,在一万钱之外,又赐下了“实属可嘉”四个大字来表示自己的满意。
这两个男娃的文章做得也好,他本还欲破格发下两个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但却又突然觉得不妥。
孩子太小了,还是该磨一磨才是,贸然得自己的看重,怕也不是个好事。
罢罢罢,还是再等两年吧,待这两个孩子考取了秀才再说也不迟。
至于那据说也出了大力的女娃则更小了,皇上纠结再三,还是决定如同那两个男娃儿一般暂且按下不表,同时心中也隐隐有了个想法。
但经过这么一遭,孟琦三人到底在皇上这里挂了名,可谓是得了极大的机缘了。
……
而除了这事,还有另一桩好事等着孟琦。
杨氏到底是杨家人,此事一出,杨家人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而钱家老爷被杨氏扣了这么一顶人尽皆知的绿帽子,心中如何能不气?自然也是要狠狠打压杨家人一番的。
于是在钱家这样失心疯一般的打压之下,再加上一众邻里的指指点点,杨家终于撑不住了,变卖了寒山镇的所有铺子,打算换个不知晓他们杨家的地方过活。
这么一来,杨家自然再没有心力同孟琦打擂台,那简食居的铺子便也要出售了。
而他们走得急,又被钱家人报复,许多人并不敢接手那铺子,生怕受了牵连,于是那铺子的价格一降再降,很快便被孟琦捡了漏。
除了那简食居以外,还有一间铺子,足足两间,都与她原本的铺子在同一条街!
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毕竟其他人怕那钱家,孟琦可是不怕的。
钱家人十分气闷——他们将杨家逼至这等境地,未尝不是也存了抄底购买杨家铺子的心思,不成想却被孟琦抢了先,还是位置最好的那两间铺子!
实在是可恶至极!
但钱家老爷也无法,若说之前他还存了几分报复孟琦一家人的心思,如今见这几个孩子在皇上那里都挂了号,他却是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
而那头的卢家终于将英娘所生的孩子的名字定下来了——大名卢晏昭,小名晏晏。
卢父卢母与卢盼远本来有些不愿将这“晏”字留下,毕竟这名字是李良玉取的,总觉得有几分晦气。
但于氏却一反常态,站到了自己的小姑子这边。
“就由着她吧。”
以于氏和英娘这样的人家,即使是姑娘,小时候也要读书习字的。
那首《氓》,她们都是学过的,只是小时候听不懂的诗中的意思罢了。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说的便是如此了。
而英娘给孩子取了这样的名字,想来不仅为了提醒自己,也是为了提醒自己的女儿,不要忘了这惨痛的教训。
且别的不说,单论这“晏”字,也是极好的字。
晏者,天清也。
而那“昭”字,也有着极好的意头——昭者,日明也。
天清日明,这如何不是一个好名字呢?
只希望这孩子就如这名字一般,做一个与她的父亲不同的、堂堂正正的人。
见于氏也支持英娘,几人想想也有道理,便叹了口气,随英娘去了。
而英娘自这日之后,将自己关在了屋里两天,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恢复了精气神。
她恢复了正常饮食,对家人也如出事之前一般亲近,面对自己的女儿的时候,眼里更是蕴满了慈爱和关心。
也再也没有提到过李良玉这个人。
只是卢家人知道,此事对英娘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偶尔的,他们也会看到英娘微微出神,那往日里总围着父母娇憨卖痴的姑娘,也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大人的模样。
这似乎是好事,但卢家人还是心疼不已。
只是路都是要自己走的,英娘如此,也总比她一直沉溺于李良玉构建的虚幻美梦好得多。
毕竟假的就是假的,再怎么也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