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娘年华正好,长相又娇俏明丽,只是身上还带着一股孩子气,之前脸上甚至还有些迟迟没有褪去的婴儿肥。
但眼前的英娘简直与孟琦和苏氏印象中的英娘判若两人。
只见她脸上的婴儿肥已经褪去,整个人消瘦得厉害,颇有些弱不胜衣之感。
再看向她的眼神,只见里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丝坚毅,至于原本的那丝孩子气,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距离孟琦与苏氏上回见她的时候不过两个月,可那时的英娘气色红润,因着怀孕,整个人也丰润了一圈,面上还一直带着甜甜的笑。
可面前的英娘……
孟琦和苏氏都被惊着了,若不是这眉眼还是那熟悉的眉眼,她们简直要不敢相认。
英娘见这两人迟迟没有说话,便笑了一下。
望着英娘那弯起来的熟悉笑眼,孟琦二人这才找回了几分熟悉之感。
英娘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道:“是不是吓了一跳?”
又道:“这样也好,都说福祸相依,我隔壁的刘家姐姐孕后可是许久都没有恢复身材,我却是恢复得极快,甚至比怀晏晏前还瘦了几分呢。”
她摸着自己的脸,以前她最是不喜自己这脸颊上的肉了,如今这肉却是阴差阳错之下消了个干净。
只是待这肉真的消失了之后,她却又突然觉得以前那样也很不错了。
苏氏和孟琦听她这么说,心中的忐忑尽去——英娘好像还是那个英娘。
但好像又不是那个英娘了。
苏氏松了一口气,又熟络地埋怨道:“你才刚出月子呢,可不好这样瘦,还是得好好补一补,免得以后落下病根。”
英娘附和道:“是极是极,所以我这不是在喝你们送来的汤嘛。”
英娘举起了面前的汤盏向她们示意,又夸赞道:“实话说,我最近鸡汤本都要喝腻了,可你们这鸡汤却是一点都不腻味,端过来的时候香得差点要把我的魂儿勾走。”
她这可不是胡乱夸赞的,孟琦和老太太撇去了不少汤面上的浮油,又细细地熬了这些时候,喝进口中之后,先是清浅的甜,接着是乌鸡骨子里的醇厚,最后舌根泛起一丝陈皮的清爽,可谓是将所有味道都串在了一起。
那鸡肉也炖得酥软,用舌尖轻轻一压就化了,带着股子淡淡的药香,红枣也甜而不腻,吸饱了汤汁,咬开时汁水 “滋” 地溅在嘴里。
再有那清甜的莲子,咬起来是十足的软糯,又吸饱了肉汤的清香,而英娘本就喜欢软糯的吃食,又怎么会不喜欢?
这么一盏汤下肚,只叫人觉得这鸡实在是死得很值。
英娘冲孟琦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小掌柜!”
她一喝就喝出来了这汤里的用心,想来这汤定是孟琦自己亲手熬制的。
喝着汤,她还不忘问二人:“给你们也盛一碗吧?”
说完又将点心往二人面前推了推,就这样叫二人瞧着自己喝汤,她还有些不好意思。
苏氏和孟琦连忙摆手,苏氏还道:“阿琦还是小孩子,倒不好补得太过。”
英娘便也不再坚持,三两下喝完了面前的汤,便吩咐下人从奶娘处把女儿抱来。
很快孩子便被抱了过来,孟琦看着面前这个小小的孩子目露惊叹。
这实在是个漂亮的孩子。
小小的婴儿肤色白皙,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眼睫毛又长又翘,见到孟琦小小的嘴里便“咿咿呀呀”地说些谁都听不懂的婴儿语。
孟琦试探性地把手凑近,想轻轻摸摸孩子软嫩嫩的脸蛋,却被孩子握住了那根伸出来的手指。
“呀!”
英娘见此便笑了:“这是喜欢你呢。”
孟琦莫名高兴了起来:“我也喜欢她呢!”
又问英娘道:“是哪个晏字?小燕子的‘燕’吗?”
英娘摇摇头,目光有些恍惚,不过转瞬便回过神来:“是‘言笑晏晏’、‘海清河晏’的‘晏’。”
孟琦没有注意,只赞叹道:“日安晏吗?是个好名字啊。”
倒是心思更为敏感细腻的苏氏注意到了英娘那一瞬的晃神,有些担忧地握住了英娘的手。
英娘看向苏氏,淡淡笑了一下:“没关系,苏姐姐,我已经想开了。”
她直接提起了那个苏氏避而不谈的名字,正色道:“是他李良玉对不起我卢家,而不是我卢家对不起他李良玉。”
要怪就怪那李良玉恩将仇报,还有自己实在眼盲心瞎。
卢父卢母本来与同龄人相比看起来年轻许多,甚至头上都没有多少白发,可这事一出,不过短短半个月的功夫,两个老人的头发已经花白。
然而自己竟还视若无睹,最后,还是嫂嫂那一巴掌将将扇醒了她。
只是她依旧心痛,直到那日知道了李良玉为自己女儿起的名字。
英娘嘴角掀起一抹讽笑——到了到了,竟还要李良玉这个负心郎反过来点醒她。
卢念英啊卢念英,你真是糊涂啊。
她不能再让家人朋友担心自己了,她已经有了晏晏,是个母亲了。
英娘看向了那一团小小的婴儿,目光中盛满了温柔——她会担起为人母的责任,亲自抚育教导自己的女儿,也会在日后提醒晏晏,让她……不要走了自己的老路。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今的英娘,看起来确实不一样了。
虽然与李良玉那么多年的情谊做不得假,她也没有那么快能走出那人带给她的阴影,可她已经努力在尝试了。
那双漂亮的眸子里,除了不可避免的悲伤与痛苦,还有一丝坚毅与希望。
她会越来越好的。
苏氏心中十分感叹——那往日里一团孩子气的英娘,现在也终于长大了。
英娘说完这句话,看向苏氏和孟琦,眼里带着些歉意,坦诚道:“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有些怨阿琦和苏姐姐你们的。”
李良玉被抓后,即使卢盼远等一众家人们刻意隐瞒,她后来还是知道了,揭破此案的人正是孟琦。
她不可避免的有些想要迁怒孟琦,但她又知道自己这怒火来的毫无道理。
虽然在李良玉的事上她愚蠢了些,但她一直都是个善良的人,实在没法昧着良心怪怨孟琦揭破了此事。
甚至她还要感激孟琦,叫她看清了李良玉此人,更何况……那李良玉能与杨氏合谋杀掉那么多人,焉知哪一日会不会自己与家人碍了他与杨氏的眼,叫他们痛下杀手?
届时,毫无防备的自己和家人又如何能躲得掉?
因此某种意义上,孟琦也许还救了她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