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彻底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工地上的气氛也随着主体工程的临近尾声而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炽热与焦灼。所有人都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全线通水,即将到来。
通水前夜,工地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着最后的调试检查,技术员和工人们在各处关键节点反复巡查,不敢有丝毫懈怠。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机油、泥土和紧张期待的独特气息。
食堂也进入了“战时状态”。按照指挥部的安排,通水成功后将举行简单的庆祝仪式,食堂需要准备足够的食物,慰劳奋战了无数个日夜的建设者们。苏茉莉和胡彩霞带着女工们,连夜蒸好了几大笼屉的白面馒头,炖好了几大锅香气四溢的猪肉粉条,还烧足了开水,确保随时供应。
忙完食堂的活计,已是月上中天。茉莉却没有丝毫睡意。她独自一人,踏着皎洁的月光,不由自主地走向了那条已经完工、静静等待着明天“新生”的清水河渠道。
渠道依山而建,宽阔而坚实,在月光下像一条银灰色的巨龙,蜿蜒匍匐在大地上。晚风吹拂着渠道两岸新栽的柳树苗,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茉莉站在渠道的堤岸上,望着脚下这凝聚了无数人心血和汗水的宏伟工程,心潮澎湃。她想起了自己刚来工地时,在基坑里挣扎的狼狈;想起了在算盘前熬夜核算的煎熬;想起了在夜校里如饥似渴的学习;想起了那个冷峻男人一次次无声却有力的支持……这一年多,她的人生仿佛被投入了一个巨大的熔炉,历经锤炼,最终脱胎换骨。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纤细而坚定的身影。她深吸一口带着泥土和青草芬芳的空气,心里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打破了夜的宁静。
茉莉下意识地回头,月光下,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正沿着堤岸向她走来——是赵振国。
他显然也是刚从工地上巡视回来,军装外套随意地搭在臂弯,只穿着一件白衬衣,领口的扣子解开了两颗,露出线条硬朗的脖颈。月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让他平日的冷峻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柔和。
茉莉的心猛地一跳,慌忙站直身体:“团长。”
赵振国走到她身边停下,与她并肩而立,目光同样投向脚下那条沉睡的渠道。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感受这通水前夜的静谧与厚重。
晚风吹动他额前几缕散落的黑发,也带来他身上那股熟悉的、混合着烟草和阳光的气息。茉莉站在他身侧,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高大身躯带来的无形压迫感和……一种奇异的安心。
“都准备好了?”良久,他才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
“食堂都准备好了,馒头和菜都温着,热水也烧足了。”茉莉连忙回答。
赵振国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望着渠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一年多,辛苦你了。”
这突如其来的、直接的肯定,让茉莉愣了一下,随即一股热流涌上心头,鼻子有些发酸。她低下头,小声说:“不辛苦,都是我应该做的。”
又是一阵沉默。只有风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机器调试声。
“明天之后,有什么打算?”赵振国忽然问道,目光转向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仿佛能看进人心里去。
打算?茉莉被问住了。她一直忙着眼前的工作,还真没仔细想过工程结束后自己的去向。是回清水村?还是……
她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老实地摇摇头:“还没想好……组织上怎么安排,我就去哪里。”
赵振国看着她那双在月光下清澈见底、带着一丝迷茫的眼睛,冷硬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重新将目光投向远方,语气沉稳地说道:“工程结束了,但建设不会停止。国家需要人才,尤其是像你这样,有文化、有干劲、经过实践锻炼的年轻同志。”
他的话,像一盏灯,瞬间照亮了茉莉心中那片迷茫的区域。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起来。
“你的干部履历,指挥部已经讨论过了。”他继续说道,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原则上同意破格提拔。等通水仪式结束,正式文件就会下达。”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他如此明确地说出来,茉莉还是感到一阵巨大的眩晕和喜悦!她紧紧攥住了衣角,才勉强稳住激动的心情。
“谢谢……谢谢团长!谢谢组织!”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赵振国转过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月光下,他的眼神复杂难辨,有欣赏,有期许,或许……还有一丝别的什么。
“这条路,是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以后,舞台会更广阔,责任也会更重。记住,无论到哪里,保持本心,脚踏实地。”
“是!我一定牢记团长的教诲!”茉莉用力点头,眼眶湿润。
赵振国没再说什么,他抬起手,似乎想拍拍她的肩膀,但动作在半空中极其细微地顿了一下,最终只是将臂弯里的军装外套换了个手,然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沿着来路离开了。
月光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投在坚实的堤岸上,与茉莉纤细的身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力量的剪影。
茉莉站在原地,久久地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里被巨大的喜悦、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填得满满的。通水在即,前程已定,而那个在月光下给予她最终肯定和指引的男人,将永远是她生命中最重要、最特别的印记。
这一夜,月光如水,渠道如龙,而两颗心,在无声的交流中,似乎也靠得前所未有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