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城外的灞水已褪去寒意,岸边的垂柳抽出嫩黄的枝条,随风轻拂水面,将碧波漾起层层涟漪。可长乐宫的早朝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凝重,殿内鎏金香炉中升起的檀香,也压不住空气中的暗流涌动。自上月大封功臣后,朝堂表面一派祥和,私下里却已是波诡云谲:樊哙因在封赏宴上拔剑狂饮,被刘邦当众斥责“失了将相体统”,闭门思过三日,府门前的车马稀了大半;灌婴在齐地安抚百姓时,因严惩了克扣赈灾粮的沛县旧部,与地方官闹得不可开交,奏章递到长安三日,刘邦始终未作批复;更有细作密报,楚王韩信在楚地陈县私养甲士三千,暗中联络项羽旧部钟离眜的余党,府中常有不明身份的使者深夜出入。

殿角的铜壶滴漏“滴答”作响,刘邦坐在龙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处的龙纹浮雕,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最终定格在角落里的张良身上。这位留侯自封赏宴后,便以“肺气受损,需静养调理”为由,连续三日称病未朝。今日虽强撑着前来,却穿了一身洗得发白的素色布袍,往日里总是容光焕发的面容此刻苍白如纸,连那柄从不离手、缀着青色流苏的羽扇,也未带在身边,只将双手拢在袖中,微微垂着头,似是连站立都费了极大的力气。

“子房,”刘邦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你近日面色愈发羸弱,太医院院正李修开的‘润肺汤’可管用?朕已命他每日卯时便到留侯府问诊,他竟敢敷衍了事?”这话既问张良,又暗含警告之意,目光扫过阶下文臣队列时,李修吓得连忙躬身,额角渗出冷汗。

刘邦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角落里的张良身上。这位留侯自封赏宴后,便以体弱为由,连续三日称病未朝,今日虽来了,却穿着一身素色布袍,面色苍白,连平日里常握的羽扇都未带在身边。“子房,”刘邦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你近日身体愈发羸弱,太医开的药方可管用?”

张良缓缓出列,躬身时动作都带着几分迟缓,布袍下摆扫过金砖地面,发出轻微的摩擦声:“谢陛下关怀,李院正的药方极为对症,臣服用三日后,夜间咳喘已轻了大半。只是臣自幼体弱,又随陛下南征北战八载,风霜侵体,积劳成疾,太医也说需长期静养,方能除根。”他顿了顿,喉间轻咳两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用素色锦缎包裹的竹简,双手高高举起,“臣今日冒死上朝,是有一事恳请陛下恩准。这是臣的辞呈,恳请陛下允臣辞去留侯官职,归还食邑,回归留县故里,潜心修道养身,了此残生。”

“什么?”刘邦还未开口,萧何已惊呼出声,快步出列,袍袖翻飞间带起一阵风:“陛下,留侯万万不可!如今大汉初定,北疆冒顿单于屯兵十万于雁门关外,三日一小扰,五日一大袭;关东异姓诸侯各怀心思,韩信在楚地整军经武,彭越在梁地私铸钱币,英布在淮南招兵买马,正是需要留侯这样的贤臣辅佐之时,怎能让他归隐?臣愿将相国之位分半与留侯,与他共理朝政,减轻他的负担!”

陈平也紧随其后出列,手中玉笏微微颤动:“陛下,留侯智计无双,堪称我大汉的‘定盘星’。当年鸿门宴上,若不是他提前联络项伯,陛下早已身首异处;彭城大败后,若不是他提出‘联结韩信、彭越、英布,合围项羽’之策,我等怎能逆转战局;迁都长安,若不是他力排众议支持娄敬,我大汉怎能有这四塞之地作为根基?如今朝堂暗流涌动,若留侯离去,谁能为陛下拆解危局?”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萧何第一个出列阻拦:“陛下,留侯万万不可!如今大汉初定,北疆有匈奴之患,关东有诸侯之虞,正是需要留侯这样的贤臣辅佐之时,怎能让他归隐?臣愿与留侯分担政务,减轻他的负担!”陈平也道:“陛下,留侯智计无双,当年若不是他,我等怎能平定项羽?如今朝堂暗流涌动,若留侯离去,谁能为陛下出谋划策?”

武将队列中,曹参按捺不住,大步出列,甲胄碰撞发出“铿锵”之声:“陛下,留侯虽未披甲上阵,却胜似沙场良将!当年垓下之战,若不是他定下‘十面埋伏’之计,又以‘四面楚歌’瓦解楚军军心,我等就算有百万大军,也难破项羽的铁桶阵!臣愿将平阳侯食邑分出两千户给留侯,只求陛下留住他!”

周勃也一改往日沉默寡言的模样,躬身道:“陛下,留侯是大汉的‘定海神针’!当年臣围困废丘,章邯凭借城防坚守不出,是留侯献计‘引渭水灌城’,才攻破城池;后来平定陈豨叛乱,又是留侯指出‘陈豨亲信多为商人,可用重金收买’,才事半功倍。这样的贤臣,万万不能让他走!”武将们纷纷附和,樊哙虽还在闭门思过,其部将也出列请愿,殿内的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的琉璃瓦。

张良却只是静静跪着,任凭群臣声嘶力竭地劝阻,始终低垂着头,素色布袍在烛火下显得格外单薄。刘邦抬手压了压,待殿内稍静,才接过内侍呈来的辞呈,缓缓展开。竹简上的字迹清隽工整,却比往日瘦了几分,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决绝之意:“臣本韩国遗民,秦灭韩后,曾散尽家资谋刺始皇,未果而遁。幸遇陛下于留县,得陛下信任,委以重任。如今暴秦已灭,强楚已亡,天下已定,臣之愿已了。黄老之学,臣信奉已久,今愿归隐山林,研修道法,为大汉祈福。”

刘邦却没有立刻表态,他接过内侍呈来的辞呈,展开细看。竹简上的字迹清隽工整,却透着一股决绝之意,字字句句都在诉说着归隐的决心,没有半分回旋的余地。刘邦放下竹简,看着张良苍白的面容,沉声道:“子房,你当真要走?朕知道你近日辛苦,若觉政务繁重,朕可准你带薪休假三月,不必立刻归隐。”

刘邦看着竹简上的字迹,又看向张良苍白的面容,沉声道:“子房,你当真要走?朕知道你近日辛苦,若觉政务繁重,朕可准你带薪休假半年,赐你骊山温泉宫静养,派百名侍女伺候,不必立刻归隐。”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恳求,“当年你我在留县相遇,你说‘天下苦秦久矣,当共诛之’,如今大业已成,你怎能弃朕而去?”

张良摇了摇头,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最终落在刘邦身上:“陛下,臣并非因政务繁重而辞官。萧相国精通律法,能安邦定国;陈丞相深谙人心,能谋划奇策;曹将军、周将军勇猛善战,能镇守边疆;就连新晋的娄敬,也能洞察边疆利弊。大汉的根基已稳,臣留在朝堂,不过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

他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旁人难懂的深意,声音压得极低,却清晰地传到刘邦耳中:“陛下,臣近日夜观天象,见‘文曲星偏位,武曲星躁动’,恐有贤臣遭忌之祸。文种辅佐勾践灭吴后,被赐宝剑自刎;伍子胥助吴王夫差破楚,却被赐死沉江。臣不想成为第二个文种、伍子胥,只想保全自身,也让陛下免去日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千古骂名。”

这话如惊雷般炸在刘邦心头。他猛地攥紧了手中的辞呈,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张良这是在点他!近日他确实因韩信私养甲士之事心存猜忌,暗中派陈平调查;又因萧何权力过大,私下让曹参监视其动向。这些心思,他以为藏得极深,却没想到全被张良看穿。刘邦沉默良久,殿内静得能听到铜壶滴漏的声响,最终他叹了口气,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罢了,朕知道你的心意,朕准你辞官。但留侯的爵位不能废,食邑一千户照旧,朕还会赐你骊山脚下的离宫一座,良田千亩,黄金百两,让你安享晚年。若朝中有事,朕派人传唤你,你必须立刻前来。”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刘邦,眼中带着一丝旁人难懂的深意:“陛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文种辅佐勾践灭吴后,未得善终;范蠡归隐江湖,却能安享晚年。臣不想成为第二个文种,只想保全自身,也让陛下免去日后猜忌之累。”这句话说得极轻,却像惊雷般炸在刘邦心头。

刘邦心中一震,他知道张良这是在提醒自己——如今功臣众多,若自己日后猜忌日重,难免会引发祸端。张良主动归隐,既是自保,也是在给其他功臣做榜样,让他们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刘邦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罢了,朕知道你的心意,朕准你辞官。但留侯的爵位不能废,食邑一千户照旧,朕还会赐你骊山脚下的离宫一座,良田千亩,让你安享晚年。若朝中有事,朕派人传唤你,你必须立刻前来。”

张良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重重磕了三个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臣谢陛下隆恩!臣虽归隐,却永远是陛下的臣子,若朝中有事,臣必星夜赶来,万死不辞!”刘邦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目光落在张良苍白的脸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这位从留县便追随自己、屡次救自己于危难的谋士,这位能看透自己心思、却始终忠心耿耿的挚友,终究还是要离开了。

早朝结束后,刘邦留下张良在御书房对弈。内侍早已摆好棋盘,棋盘是用上等的紫檀木制成,黑白棋子则是和田玉雕琢而成,温润通透。刘邦执黑先行,落子如飞,棋子撞在棋盘上发出“啪啪”声响,带着一股凌厉之气,似是要在棋盘上弥补朝堂上的妥协;张良执白后应,每一步都沉稳内敛,落子轻缓,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刘邦的攻势。

下到中盘,刘邦的黑棋如潮水般围住了张良的白棋大龙,眼看就要将其吃掉,刘邦却突然停手,拿起一枚黑子摩挲着,沉声道:“子房,你这棋艺,还是和当年在留县时一样高明。朕还记得,当年你我初次对弈,你也是这样步步为营,让朕输得心服口服。那时你说,下棋如治国,需‘守正出奇,张弛有度’,朕一直记在心里。”

张良放下手中的白子,轻声道:“陛下当年虽输了棋,却赢了天下。这天下,比棋盘复杂百倍,棋子不会心生异心,人却会;棋盘上落子无悔,朝堂上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陛下能定天下,靠的不是棋艺,而是知人善任、体恤百姓。”

早朝结束后,刘邦留下张良在御书房对弈。棋盘早已摆好,刘邦执黑先行,落子如飞,带着一股凌厉之气;张良执白后应,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沉稳内敛。下到中盘,刘邦的黑棋陷入了张良的包围,眼看就要输了,刘邦却突然停手,看着棋盘道:“子房,你这棋艺,还是和当年在留县时一样高明。朕还记得,当年你我初次对弈,你也是这样步步为营,让朕输得心服口服。”

刘邦叹了口气,将黑子放回棋罐,声音带着一丝怅然:“可朕知道,若没有你,朕赢不了项羽。当年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你让樊哙持盾闯帐,又联络项伯为朕说情,朕才得以脱身;彭城大败后,朕率残兵逃到荥阳,人心涣散,是你劝朕‘重用韩信、彭越、英布,以天下土地封功臣’,才稳住了局面;迁都长安,群臣皆反对,是你力挺娄敬,分析‘长安四塞之险,可制匈奴、控关东’,朕才下定决心迁都。你为朕做了这么多,朕却没能给你最高的封赏,你当真不怨?”

“陛下言重了,”张良道,“臣当年辅佐陛下,并非为了封赏。臣是韩国遗民,秦灭韩时,臣的父亲、兄长皆死于战乱,臣散尽家资谋刺始皇,只为报仇雪恨。后来遇到陛下,见陛下能体恤百姓疾苦,能接纳贤臣谏言,知道陛下是能让天下安定的明主,才愿意追随陛下。如今暴秦已灭,百姓安居乐业,臣的心愿已了,又怎会在乎封赏?”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双手奉上:“陛下,这枚‘定汉佩’是当年臣在留县为陛下求得的,玉佩上刻着‘国泰民安’四字,臣一直带在身边。如今臣要归隐,将它还给陛下,愿陛下能守住这大汉江山,让百姓永远免受战乱之苦。”

“陛下不必自责,”张良道,“臣辅佐陛下,并非为了功名富贵,而是为了推翻暴秦,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今陛下已做到了,臣的心愿也了了。只是臣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对陛下说。”刘邦连忙道:“子房但说无妨。”

刘邦接过玉佩,入手温润,上面的“国泰民安”四字已被摩挲得光滑发亮,他紧紧攥在手中,沉声道:“子房,你放心,朕定会守住这江山!你有什么肺腑之言,尽管对朕说,朕都听着。”

张良躬身道:“臣有四事,恳请陛下谨记。其一,萧相国忠心耿耿,治世能力无人能及,朝中政务离不开他,但陛下需防其权力过大,可任命曹参为副相国,分管军事,与萧相国相互制衡,既不影响政务,又能避免权臣独大;其二,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手握重兵,不可逼之过急。韩信虽私养甲士,却未必有反心,陛下可将鲁元公主嫁给韩信之子,以联姻巩固关系;彭越在梁地威望极高,可召其入京担任太尉,明升暗降,夺其兵权;英布性情暴躁,可赐其金银珠宝,安抚其心,同时派宗室子弟前往淮南担任中尉,暗中监视;其三,匈奴之患并非一日之寒,冒顿单于骁勇善战,其麾下骑兵机动性极强,我大汉刚经历战乱,国力虚弱,不可轻易出兵征讨。当以‘和亲’安抚为主,派宗室女子嫁给冒顿,赠送丝绸、粮食,同时命韩信、灌婴在北疆训练骑兵,积蓄力量,待十年后国力强盛,再一举破之;其四,百姓历经秦末战乱,早已苦不堪言,陛下需推行‘轻徭薄赋’之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让百姓尽快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百姓安定,大汉的根基才能稳固,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刘邦听得连连点头,取出竹简,将这些话一一记下,字迹潦草却异常坚定:“子房,你这些话,朕都记下了,日后定会照办。你归隐之后,要好好保重身体,朕会每月派人去留县探望你,给你送去太医开的药方和宫中的补品。”张良躬身道谢,两人继续对弈,直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棋盘上,将黑白棋子染成金色,张良才起身告辞。

刘邦听得连连点头,将这些话一一记在心中:“子房,你放心,朕定会记住你的话。你归隐之后,也要好好保重身体,朕会时常派人去探望你。”张良躬身道谢,两人继续对弈,直到夕阳西下,张良才起身告辞。

回到留侯府,张良便开始安排归隐之事。留侯府虽不及相国府奢华,却也庭院幽深,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府中仆役、侍卫共计三百余人,其中五十余名仆役是当年跟随张良出生入死的旧部——他们或是韩国遗民,或是张良谋刺始皇失败后追随他的义士,对张良忠心耿耿。得知张良要归隐,这些旧部纷纷聚集在府门前,跪地请愿,要求追随张良前往留县。

张良亲自走出府门,扶起为首的老仆张忠。张忠已年近六旬,头发花白,当年曾为保护张良,替他挡了秦兵的一箭,至今胸口仍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忠伯,”张良握着张忠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你们跟随我多年,出生入死,我怎能再让你们远离家乡,去留县受苦?如今天下已定,你们都该回乡与家人团聚,购置田产,安享晚年。”

张忠抹了把眼泪,道:“先生,我们这些人,有的家人早已死于战乱,有的家乡已无亲人,留侯府就是我们的家,先生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求富贵,只求能留在先生身边,伺候先生起居!”其他旧部也纷纷附和,哭声一片。

张良心中感动,却也知道不能让他们跟随自己归隐——他归隐是为了避祸,若带着这么多旧部,难免会引起刘邦的猜忌。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忠伯,你年纪大了,就留在长安,帮我打理留侯府的产业,每月的收益都分给府中仆役;年轻力壮的,愿意回乡的,我每人给五十两黄金,十亩良田的地契;愿意继续为官的,我会向萧相国举荐,让你们到地方担任官吏,造福百姓。”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刘邦赏赐的黄金,道:“这是陛下赏赐我的百两黄金,我分文不取,全部分给你们。你们跟随我一场,我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归。”张忠等人见张良心意已决,只得领了黄金和地契,跪地拜别,哭声震动了整个留侯府。

安排完仆役的后事,张良又开始整理府中的财物。他将府中珍藏的上千卷藏书分门别类,其中儒家经典、法家典籍共计八百余卷,全部捐赠给了长安的太学,只留下《道德经》《庄子》等三十余本黄老之学的典籍;府中收藏的古玩字画、奇珍异宝,除了刘邦赏赐的一把“赤霄剑”和一枚“夜光璧”,其余全部交给陈平,让他变卖后赈济关中的贫苦百姓。

当晚,张良正在书房整理典籍,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声轻响。他不动声色地拿起桌上的“赤霄剑”,缓缓走到窗边,轻声道:“窗外是哪位朋友?深夜到访,为何不现身?”窗外传来一阵轻笑,一道黑影破窗而入,手持短刀,直扑张良面门。张良侧身躲过,手中“赤霄剑”出鞘,剑光一闪,架住了短刀。

“阁下是谁?为何要刺杀我?”张良沉声道。黑影扯下脸上的面罩,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容,眼中满是恨意:“我是钟离眜的儿子钟会!你当年献计离间我父亲与项羽的关系,又劝刘邦追杀我父亲,我今日是为父报仇!”钟会说罢,挥刀再次砍来,刀势凌厉,带着一股狠劲。

张良心中一惊,他没想到钟离眜还有子嗣存活。他不愿与钟会缠斗,只是一味闪避,口中道:“钟公子,当年你父亲之死,并非我所愿。项羽刚愎自用,不听你父亲谏言,才会兵败自刎;刘邦追杀你父亲,是为了巩固天下,并非我从中挑拨。你若杀了我,刘邦定会震怒,派人追杀你,你难道要让钟离氏断后吗?”

钟会一愣,手中的刀慢了下来。张良趁机点了他的穴位,钟会瘫倒在地,动弹不得。“钟公子,”张良蹲下身,道,“我知道你心中有恨,但冤冤相报何时了?我给你一百两黄金,你立刻离开长安,前往蜀地隐居,从此不要再卷入朝堂纷争。”他取出黄金,放在钟会身边,解开了他的穴位。

钟会看着黄金,又看了看张良,眼中的恨意渐渐消散,最终他跪地磕了个头:“先生之恩,钟会铭记在心!我今日之事,绝不会对外人说起!”说罢,他拿起黄金,翻窗而去。张良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叹——朝堂的纷争,果然连归隐前都不得安宁。

次日清晨,张良刚洗漱完毕,便听到府门外传来车马声。他走出府门一看,只见萧何、陈平、曹参、周勃等人都带着随从,提着礼盒前来送行。萧何手中捧着一坛用泥封封口的酒坛,酒坛上贴着“沛丰春”的红纸,他走上前,哽咽道:“子房,这坛酒是当年你我在沛县担任小吏时,一同在丰邑的酒坊酿的,封存了整整十年。当年我们约定,等天下安定了,就一同饮了这坛酒,如今天下安定了,你却要归隐了。这坛酒,我带来为你送行,愿你此去一路平安,安享晚年。”

陈平则递过来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幅绘制精美的天下舆图,舆图上用朱砂标注了各地的关隘、河流、城池,甚至连山间的小路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子房,这是臣花了三个月时间,让军中最擅长绘图的士兵绘制的天下舆图。你归隐途中若有需要,可随时查看。舆图背面写着各地官府的联系方式,你若遇到困难,只需报我的名字,各地官府都会为你提供帮助。”

曹参则带来了一身盔甲和一把长枪,沉声道:“子房,你虽归隐,但江湖险恶,这副‘柳叶甲’轻便坚固,能防刀剑;这杆‘虎头枪’是当年我平定魏豹时缴获的宝物,枪尖锋利,可防身之用。若有人敢欺负你,只需派人给我捎个信,我立刻率军前去相助,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不会让你受委屈!”

周勃也走上前,递过来一个布包,里面是五十两碎银和一些干粮:“子房,我没什么贵重的东西,这些碎银你路上用,干粮是我家娘子亲手做的麦饼,能放半个月,你路上饿了可以吃。”

陈平则带来了一幅绘制精美的天下舆图:“子房,这是臣派人绘制的天下舆图,上面标注了各地的关隘、河流、城池,你归隐途中若有需要,可随时查看。若遇到困难,只需持我的令牌,各地官府都会为你提供帮助。”

张良看着这些并肩多年的老友,心中感动不已。他接过萧何手中的酒坛,打开泥封,一股醇厚的酒香扑面而来。他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碗酒,高举酒碗,道:“诸位老友,当年我们在沛县起兵,生死与共,如今天下已定,我却要先行归隐,实在惭愧。这碗酒,我敬你们!愿大汉国泰民安,愿诸位前程似锦,身体健康!”

“愿子房一路平安,早日归来!”众人齐声说道,举起酒碗,一饮而尽。酒液入喉,带着一丝辛辣,却又透着一股醇厚的甘甜,正如他们多年的情谊,有过争执,有过危难,却始终坚不可摧。萧何放下酒碗,从袖中取出一枚印章,道:“子房,这是‘留侯府信印’,你带着它,若遇到难处,可凭此印调动关中各地的沛县旧部,他们定会为你效力。”

张良接过印章,郑重地收在袖中,道:“多谢诸位老友!我此去留县,若朝中有事,只需派人捎封信,我定星夜赶来。”众人又寒暄了许久,直到日上三竿,张良才翻身上马,与众人挥手告别。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长安城内还笼罩在晨雾之中,张良便带着一名十五六岁的书童张安,骑着两匹瘦马,悄然离开了留侯府。没有仪仗,没有随从,只有一个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三十余本黄老典籍、一把“赤霄剑”和一枚“夜光璧”。张安是张良在关中收养的孤儿,父母死于战乱,张良将他带在身边,教他读书写字,如今已是张良最信任的人。

两人沿着灞水前行,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便到了灞桥。灞桥是长安通往关东的必经之路,此时桥上已有不少行人,大多是往来的商人、旅客。张安勒住马,指着身后的长安城楼,轻声道:“先生,我们就这样走了吗?陛下待先生不薄,我们不再向陛下告别了吗?”

张良勒住马,回头望向长安城楼。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穿透晨雾,洒在城楼之上,将城楼的轮廓勾勒得格外庄严。城楼上的旗帜随风飘扬,“汉”字大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他眼中闪过一丝留恋,却很快恢复了平静:“不必了,陛下日理万机,朝堂之事繁忙,我们怎能再打扰他?再说,离别本就伤感,相见不如怀念。走吧,留县的桃花,应该开了。”

说罢,张良轻轻一夹马腹,瘦马踏着晨露,缓缓向东方驶去。刚走了不到一里路,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清脆的呼喊:“留侯先生,请留步!”张良回头一看,只见一名内侍带着十名骑兵,快马追了上来,手中捧着一个锦盒。

内侍追到张良面前,翻身下马,躬身道:“留侯先生,陛下得知先生今日启程,特意让老奴送来一份礼物,望先生笑纳。”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件用蚕丝织成的道袍,道袍上用银线绣着八卦图案,旁边还有一个小玉瓶,里面装着三颗红色的丹药。“陛下说,这道袍是江南进贡的蚕丝所织,轻便保暖,适合先生修道穿着;这三颗‘凝神丹’是太医院炼制的珍品,能补气养神,缓解先生的咳喘之症。陛下还说,先生若想回长安,随时都可以回来,留侯府永远为先生保留。”

张良心中一暖,接过锦盒,对着长安城楼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请公公回禀陛下,臣多谢陛下赏赐!臣定当好好保重身体,为大汉祈福!”内侍躬身应道,翻身上马,带着骑兵返回长安。张良将道袍和丹药收好,对张安道:“陛下的恩情,我此生难忘。走吧,我们赶路吧。”

两人继续前行,走了大约半日,来到一处山谷。山谷两旁山势险峻,树木茂密,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往谷外。张安有些担心:“先生,这山谷这么险峻,会不会有盗匪啊?”张良点了点头,道:“此地确实偏僻,我们小心一些。”话音刚落,山谷两侧突然响起一声呼哨,数十名手持刀枪的盗匪从树林中冲了出来,拦住了去路。

为首的盗匪头目是个满脸胡须的壮汉,手持一把开山斧,厉声喝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看你们穿着打扮,像是富贵人家,识相的就把身上的财物交出来,饶你们性命!”

张安吓得脸色发白,躲在张良身后。张良却面色平静,翻身下马,道:“这位寨主,我乃归隐的书生,身上只有少量盘缠,并无贵重财物,还请寨主行个方便,放我们过去。”盗匪头目打量了张良一番,见他穿着素色布袍,不像富贵之人,却看到了他腰间的“赤霄剑”,眼睛一亮:“你这把剑看起来不错,不如就把剑留下,我放你们过去!”

张良心中暗叹,这“赤霄剑”是刘邦赏赐的宝物,剑身锋利,价值连城,难怪会引起盗匪的觊觎。他不愿与盗匪缠斗,从行囊中取出那枚“夜光璧”,道:“寨主,这枚玉璧价值千金,比我这把剑珍贵得多,我把它送给你,你放我们过去,如何?”盗匪头目接过玉璧,借着阳光一看,玉璧通体透明,散发着淡淡的绿光,果然是稀世珍宝,他大喜过望:“好!成交!你们走吧!”

就在此时,山谷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官兵的呼喊:“盗匪休走!官兵来了!”盗匪们顿时慌了神,盗匪头目骂道:“晦气!快走!”说罢,带着盗匪们钻进树林,消失得无影无踪。张良抬头一看,只见一队官兵疾驰而来,为首的竟是长安县尉李敢——李敢是李广的侄子,曾受过张良的举荐之恩。

李敢看到张良,翻身下马,躬身道:“先生,您没事吧?陛下担心您归隐途中遇到危险,特意派末将率五百官兵护送您出关中!”张良心中感动,道:“多谢李将军,我没事。陛下真是用心良苦。”李敢道:“末将奉命护送先生到函谷关,先生一路有什么需求,尽管吩咐末将。”

在李敢的护送下,张良一行顺利抵达函谷关。函谷关守将见是张良,连忙打开城门,设宴款待。席间,守将告诉张良,刘邦已下旨,凡是张良经过的地方,官府都要妥善接待,不得有任何怠慢。张良心中感慨,刘邦对他的情谊,确实深厚。

离开函谷关后,李敢率军返回长安,张良和张安继续向留县前行。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们正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路边玩耍,脸上都带着安定的笑容。张安感慨道:“先生,您看百姓们过得多好啊,这都是陛下和您的功劳。”张良点了点头,道:“这都是陛下的功劳,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两人终于抵达留县。留县是张良的故乡,如今已焕然一新,街道整洁,房屋整齐,百姓们安居乐业。张良回到了自己的旧宅,旧宅虽有些破旧,却保存完好,显然是官府派人修缮过的。当地县令得知张良归来,亲自前来拜访,送来粮食和衣物,表达了百姓们的敬意。

张良婉拒了县令的好意,只收下了少量粮食,道:“我已归隐,不愿再与官府往来,还请县令大人理解。”县令连忙道:“先生放心,下官不会打扰先生的清净。若先生有任何需求,只需派人告知下官,下官定当尽力相助。”

安顿下来后,张良便开始了归隐生活。他每日清晨起床,在庭院中打一套太极,然后诵读《道德经》;午后便带着张安去田间劳作,体验农耕之乐;傍晚则在庭院中焚香打坐,修身养性。百姓们得知归隐的留侯回到了留县,纷纷前来探望,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张良总是热情接待,与百姓们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数年后的一个春日,留县的一座山中,一位白发老者正坐在石桌旁打坐。石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道德经》,旁边的青铜香炉中香烟袅袅,散发着淡淡的檀香。老者正是张良,多年的归隐生活让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早已没了当年在长安时的羸弱之态。

山下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张良睁开眼,看向山下。只见百姓们正在田间庆祝春耕,孩子们提着风筝在田埂上奔跑,妇女们则聚在一起缝制衣物,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不远处的打谷场上,几名士兵正在帮百姓们修缮谷仓——那是刘邦派来的驻军,负责保护留县百姓的安全,同时也是刘邦派来暗中保护张良的人。

张安端着一碗热茶走过来,递给张良:“先生,您看百姓们多开心啊。昨天县令派人来说,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要好,百姓们都说是先生您在山中祈福的功劳呢。”张良接过热茶,抿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不是我的功劳,是陛下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是百姓们辛勤劳作的结果啊。我不过是个归隐的老朽,能看到这般太平景象,便已心满意足了。”

话音刚落,山脚下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名身着宫廷服饰的使者正沿着山路走来,身后跟着两名随从,手中捧着一个锦盒。张安认出是长安来的使者,连忙道:“先生,是长安来的人,怕是陛下有旨意。”

张良起身相迎,使者走到近前,躬身行礼:“老臣见过留侯先生,陛下听闻先生在留县安好,心中甚慰,特命老臣送来两样东西。”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方用紫檀木雕刻的“帝师”印章,还有一卷刘邦亲手书写的《大风歌》。“陛下说,先生虽归隐山林,却仍是大汉的帝师,这方印章是陛下亲手题字,聊表敬意;这卷《大风歌》是陛下前日巡幸沛县时所作,念及先生当年功绩,特抄录一份送来。”

张良捧着印章和诗卷,手指抚过“帝师”二字,眼中泛起泪光。他看向长安的方向,深深躬身:“臣张良,谢陛下隆恩!愿陛下龙体安康,大汉江山永固!”使者连忙扶起他:“陛下还说,若先生思念长安旧友,可随时回京,相国府、丞相府的门,永远为先生敞开。”

使者离去后,张良将印章和诗卷妥善收好,重新坐回石桌旁。春风拂过,带来山间的花香,他拿起《道德经》,轻声诵读起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页上,光影斑驳,一如他波澜壮阔却终归于平淡的一生——运筹帷幄时,他是定国安邦的留侯;归隐山林后,他是乐享太平的老者,而这太平盛世,便是他一生最大的功绩。

此正是:

运筹帷幄定山河,功成名遂意如何?

不恋朝堂金印重,独寻烟水白云多。

灞桥柳色辞君去,留县桃花伴客过。

莫道归田无壮志,江山安稳即高歌。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