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那些“不涉密”的旧图纸和过期通知,对于真正的记录员林芳来说,或许是枯燥的誊写任务。但对于隐藏在“林芳”外壳下的林晓怼而言,这无疑是一座尚未开采的宝矿。她像一头饥饿已久的猎豹,终于被允许靠近猎物外围的区域,每一个感官都高度兴奋,却又必须死死压抑,表现出食草动物般的温顺与迟钝。
她将记录台角落清理出一块更整洁的区域,铺上旧报纸,将小王抱来的那摞资料小心摊开。纸张泛黄,带着岁月和灰尘的气息,上面是用鸭嘴笔和绘图仪画出的、线条精准而优美的机械图纸,以及用蓝色或黑色墨水誊写的技术通知,字迹大多工整,带着老一辈技术人员的严谨。
她拿起最上面一份,是关于一种老式车床传动箱改进的通知,内容简单。她模仿着“林芳”应有的、略显稚嫩工整的笔迹,开始在新的标准表格纸上重新抄录。动作不疾不徐,眼神专注,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年轻女工在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然而,她的余光,她高速运转的大脑,却在贪婪地扫描、分析、记忆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零件结构、尺寸标注、公差要求、技术要求说明……这些对她而言,如同呼吸般熟悉的知识,此刻被小心翼翼地封装在“林芳”那看似懵懂的表象之下。
她很快发现,这些“过期”资料,并非全无价值。其中夹杂着一些早期产品试制阶段的图纸,上面有许多手写的修改意见和讨论备注,清晰地展现了当时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走过的弯路。这对理解一个厂子的技术积淀和潜在问题,有着莫大的帮助。
她一边机械地抄写着,一边在脑海中构建着滨江新城机械配件厂的技术图谱。与红星机械厂和h市第一机械厂相比,这里的技术水平确实参差不齐,既有相当先进的精密加工能力(体现在那几台隔离机床和“特殊件”上),也存在大量老旧、低效的工艺和设计。
这种不协调感,让她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一个新兴的配套厂,为何会投入重金引进少数极高精度的设备,却容忍大部分生产区域处于粗放管理状态?那些“特殊件”和“Kt-7”材料,究竟服务于什么项目?
几天下来,她帮忙整理的资料越来越多,也逐渐获得了在小王忙不过来时,进入技术科资料室查找、归还部分非核心档案的权限。资料室就在刘建国办公室隔壁,一个拥挤、布满书架、弥漫着陈旧纸墨味道的房间。
每一次进入资料室,她都感觉刘建国那穿透墙壁般的目光,似乎始终跟随着她。她不敢有任何出格的举动,只是严格按照小王给出的清单,查找、取出、登记,然后迅速离开。但就在这有限的接触中,她敏锐地注意到,资料室里关于“特殊件”和早期引进设备(包括那几台精密机床)的档案卷宗,标签格外新,似乎被频繁调阅和整理过,与旁边那些落满灰尘的普通工艺档案形成鲜明对比。
这天下午,她需要找一份三年前关于“c620普通车床床头箱齿轮磨损分析及改进建议”的技术报告。按照索引,她在一个靠墙书架的中下层找到了对应的档案盒。抽出盒子时,由于年代久远,盒子边缘有些破损,一份夹在档案袋之间、没有封面、纸张明显与其他报告不同的散页,悄无声息地滑落下来,飘到了书架最底层的阴暗角落里。
林晓怼心中一动。她蹲下身,假装系鞋带,快速而隐蔽地将那份散页捡了起来,借着从门口透进来的光线,飞快地扫了一眼。
只一眼,她的呼吸几乎停滞!
那不是正式的技术报告,而是一份手写的、潦草的会议记录或者谈话纪要的草稿!纸张边缘卷曲,字迹匆忙而激动,有些地方还被用力划破,显示出记录者当时极不平静的内心。
上面零散地记录着一些关键词和片段:
「……王处坚持用‘兴华贸易’……价格高出市面35%……」
「……Kt-7性能数据存疑……韩工反对……激烈争吵……」
「……‘北极星’项目……进度压得太死……质量无法保证……」
「……必须留下记录……后果……」
记录的日期,模糊不清,但根据前后档案的时间推断,大约是在两年前。
王处?是王振山吗?兴华贸易?这个名称她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时想不起来。Kt-7性能存疑?韩工反对?是指韩师傅吗?“北极星”项目?这又是什么?
这份意外的发现,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陡然发现了一截断掉的、却指向某个方向的绳索!它印证了她之前的许多猜测——特殊件的采购存在猫腻,Kt-7材料可能有问题,厂内技术人员对此存在争议,而且这一切,似乎都与一个代号“北极星”的隐秘项目有关!
她的心脏狂跳,血液奔涌。她迅速将这张至关重要的散页折好,下意识地就要往怀里塞——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但就在指尖触碰到纸张的瞬间,一股冰冷的寒意陡然从脊椎升起!
不行!绝对不能拿走!
资料室任何一份文件的缺失,都可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刘建国让她整理资料,本身就是一种试探。如果这份明显不该出现在这里的散页失踪,她将立刻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理智如同冰水,浇灭了她瞬间的冲动。她死死攥着那张纸,指节泛白,内心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
留下它,可能就此错过揭开谜底的关键线索。
带走它,立刻就会万劫不复。
几秒钟后,她做出了一个痛苦而艰难的决定。
她再次蹲下身,借着书架的掩护,用最快的速度,将这张散页上所有关键信息,包括那些潦草的字迹、划痕、甚至纸张的质地和折痕特点,强行记忆在脑海里!她的大脑如同最高速的照相机,将每一寸影像刻印下来。
然后,她将那页纸,按照原样,小心翼翼地塞回了那个档案盒的深处,一个不易被察觉的缝隙里,并稍微调整了外面档案袋的位置,使其看起来和之前并无二致。
做完这一切,她拿着原本要找的那份齿轮磨损报告,站起身,面色如常地走出资料室,在门口的小登记本上签了字。
整个过程不过一两分钟,却仿佛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回到记录台,她坐下来,假装继续抄写,手指却微微颤抖。她强迫自己平静,开始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将刚才看到的散页内容,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更加隐晦的符号和缩写,记录在深蓝色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与之前关于报废单、Kt-7的笔记放在一起。
碎片,正在一点点汇聚。
“北极星”……“兴华贸易”……王处(王振山)……性能存疑的Kt-7……反对的韩工……
一条模糊却危险的链条,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这个滨江新城机械配件厂,这个看似普通的“特殊件”生产,背后牵扯的,恐怕远不止是经济问题那么简单。“北极星”这个代号,带着一种冰冷的、战略级别的意味。
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漩涡的边缘,下方是深不见底的黑暗。而那张意外发现的散页,就像漩涡中偶然泛起的一个泡沫,让她窥见了水下冰山的一角。
下班铃声响起,车间里渐渐安静下来。林晓怼收拾好东西,随着人流走出厂门。寒冷的江风让她打了个寒颤,却也让她更加清醒。
她知道,自己触碰到了核心的边缘。但也因此,她所处的境地,变得更加危险。刘建国让她接触资料,是放饵钓鱼吗?那份散页的出现,是真正的意外,还是另一个精心设计的试探?
她抬头望向技术科那扇窗户,里面已经亮起了灯,刘建国模糊的身影映在窗帘上。
她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无论是不是陷阱,她都已经无法回头了。既然看到了幽灵的影子,就必须想办法,让它显露出真容。
而第一步,就是那个代号——“北极星”。她必须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