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梭号”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在无垠的黑暗中沉默地航行。主护盾的损毁让舰船变得异常脆弱,每一次微陨石的撞击,都在船体上留下细小的凹痕,发出令人心悸的“噼啪”声。左侧引擎出力不稳,导致航行轨迹带着细微的、无法完全修正的偏斜,像是一个跛足的行者。
舰桥内,气氛压抑而专注。顾怀远拒绝了长时间的休息,裹着绷带,脸色苍白地坐在副驾驶位上,协助博士监控着舰船系统和导航数据。沈青则坐在靠后的位置,努力适应着失重环境对身体平衡带来的影响,同时默默运转着顾怀远教导的、源自“牧星人”的粗浅冥想技巧,试图更好地感知和控制体内那脆弱的平衡。
她的右臂沉滞感在失重下似乎减轻了一些,但那淡蓝色的纹路依旧如同烙印。左臂石壳内的“静默”之力则异常平静,仿佛与飞船外真空的寂静产生了某种共鸣,冰冷而深邃。她能模糊地“感觉”到飞船内部能量网络的流动,以及更远处,那片被称为“宇宙暗礁”的空域传来的、一种无形的、仿佛空间本身在“呼吸”的微弱脉动。
“导航系统初步修复,已锁定坐标大致方位。”博士的声音打破了舰桥的寂静,他指着主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的、被标记为“门扉”坐标的模糊光斑,“但具体位置仍在波动,似乎受到那片区域异常时空结构的影响。按照当前速度,预计抵达时间在七十小时后。”
七十小时。不到三天。
“追兵呢?”顾怀远问道,目光扫过战术屏幕。上面有几个微弱的光点,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段距离,如同幽灵般尾随。
“‘净化派’的轻型追踪舰,至少三艘。”博士调出放大后的影像,那是几艘造型尖锐、通体幽蓝、如同深海猎食者般的战舰,“他们很谨慎,没有急于靠近,似乎在等待什么,或者……是在驱赶我们。”
驱赶?沈青心中一动。难道“净化派”也希望他们抵达“门扉”?
“补给和能源情况?”顾怀远继续问。
“能源剩余47%,足够抵达坐标并维持基础运作一段时间。但食物和淡水……如果算上回程,很紧张。”博士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是一趟几乎没有退路的旅程。
接下来的航行,是在紧张、压抑和对未知的揣测中度过的。沈青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休息舱内进行适应性训练。在失重环境下,她对身体的掌控变得异常困难,但也迫使她更加精细地去调动每一分力量。她发现,当自己将意念集中在左臂石壳时,不仅能感知到内部力量的流动,甚至能隐约“触摸”到周围空间中那些无形的、维系着飞船结构和生命系统的能量场。这种感知依旧模糊,却让她对自身与环境的联系有了新的理解。
顾怀远的伤势在星骸高效的医疗技术和他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下缓慢恢复。他偶尔会来到沈青的舱室,检查她的训练进度,并引导她更深入地理解“缄默之契”残片中那些关于“界限”与“秩序”的碎片化意念。两人的交流依旧不多,但一种在绝境中相互依靠、彼此信任的纽带,在无声中变得更加牢固。
一次,沈青在尝试更精细地控制石躯力量输出时,不小心引动了一丝波动,休息舱内的重力模拟系统瞬间过载,发出了刺耳的警报。顾怀远第一时间冲了进来,看到她无恙后才松了口气,随即眉头紧锁。
“你的力量……比我们预想的更加敏感和强大。”他沉声道,“在抵达‘门扉’之前,必须更加小心。任何不必要的能量波动,都可能让我们提前暴露,或者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沈青看着自己那仿佛蕴含着星辰重量的左手,点了点头。她明白,这力量既是依仗,也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博士则几乎不眠不休地待在舰桥,分析着从“静滞水晶”和扫描仪传回的数据。水晶核心的光点越来越亮,闪烁频率也越来越快,与导航屏幕上那个坐标光斑的同步性越来越高。他脸上的凝重之色也日益加深。
“时空曲率读数异常……背景辐射出现无法解释的周期性波动……物理常数在微观层面呈现统计学上的微小偏移……”他喃喃自语,记录着各项异常数据,“我们正在接近一片……规则正在被‘稀释’或者‘改写’的区域。”
第四十八小时。
“星梭号”开始遭遇明显的空间湍流。飞船不时发生剧烈的、毫无规律的颠簸,仿佛行驶在无形的惊涛骇浪之中。舷窗外的星空景象开始出现细微的扭曲和拉丝现象,如同透过晃动的水面观看。仪器读数变得极其不稳定,导航系统多次发出偏离航向的警告。
“我们进入‘宇宙暗礁’区外围了。”博士紧握着固定扶手,声音因颠簸而断断续续,“这里的时空结构极其脆弱和不稳定,小心!”
沈青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无数只无形的手拉扯着,右半身的沉滞感被放大,左臂石壳内的力量则开始自发地、微弱地震荡,仿佛在与外界混乱的规则进行着本能的对抗。她集中精神,努力维持着体内的平衡,那种隔着毛玻璃般的“注视感”再次变得清晰了一些,而且……似乎带上了一丝……“期待”?
第五十六小时。
尾随的“净化派”追踪舰突然开始加速逼近!
“他们失去耐心了?”顾怀远立刻进入战斗岗位,尽管飞船武器系统贫弱,他依旧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准备。
然而,那三艘追踪舰并没有发动攻击,而是以一种近乎护航的阵型,伴飞在“星梭号”两侧和后方的危险空域,仿佛在……防止他们偏离航线,或者阻止他们回头。
“他们在确保我们抵达坐标……”博士看着战术屏幕上那如同押解般的阵型,脸色难看,“‘门扉’的开启,对他们同样重要!”
第六十五小时。
异常现象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舷窗外的星空已经完全扭曲,星辰被拉成长长的、色彩诡异的光带,如同梵高笔下的疯狂星空。飞船内部不时闪过短暂的、无法解释的全息影像碎片——扭曲的生物轮廓,无法理解的几何城市,以及……一双巨大、冰冷、仿佛由星辰构成的眼眸一闪而逝!伴随着这些影像的,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混乱而庞大的低语,仿佛有无数个声音在耳边用无法理解的语言诉说着什么。
沈青右腕的标记纹路开始散发出微弱的、与“静滞水晶”同步的幽蓝光芒,那“注视感”几乎凝成实质,冰冷而贪婪,仿佛穿透了维度的壁垒,牢牢锁定了她。左臂石壳内的“静默”之力则如同被激怒的守护兽,散发出更加冰冷的寒意,与标记的力量在她体内形成了更加尖锐的对峙,让她浑身如同被冰针穿刺,痛苦不堪。
“坚持住!我们快到了!”顾怀远来到她身边,握住她冰冷的手,将一股温和而坚定的精神力传递过去,帮助她稳定几乎要崩溃的意识。
博士则死死盯着主屏幕,上面代表“门扉”坐标的光斑已经变得无比清晰和稳定,并且正在以一种恒定的速度放大!扫描仪传回的数据显示,前方空域的时空曲率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值,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那里……“凸”出来!
第六十九小时。
“星梭号”冲出了一片极其混乱的能量乱流区。
舷窗外,所有的星辰光带和扭曲景象骤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绝对的、吞噬一切光线的黑暗。那并非宇宙背景的黑暗,而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彻底的“无”。在这片黑暗的正中央,悬浮着一个……“结构”。
它无法用任何已知的几何形状来描述,不断在二维与三维、甚至更高维度之间闪烁、变幻。其表面流淌着如同极光般绚烂、却又带着非人美感的色彩,这些色彩并非反射光线,而是它自身散发出的、蕴含着恐怖能量的辉光。它巨大无比,仿佛一颗小行星,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散发着令人灵魂冻结的压迫感。
而在它那变幻不定的“表面”上,隐约可以看到无数细密的、如同电路板般的幽蓝纹路在缓缓流转,其能量特征,与沈青右腕的标记、“静滞水晶”以及“净化派”使用的能量,同出一源!
这就是……“门扉”?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那并非建筑,也非自然造物,更像是一个……被强行嵌入现实空间的、来自更高维度的“器官”或者“接口”!
“静滞水晶”在这一刻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刺目光芒,内部的能量几乎要破壳而出!沈青右腕的标记也灼热得如同烙铁,那冰冷的“注视感”变成了清晰的“召唤”!
“检测到无法理解的巨量信息流从‘门扉’中涌出!”博士看着几乎爆表的扫描读数,声音颤抖,“它……它正在‘活化’!活跃周期……恐怕只剩下最后几个小时了!”
就在这时,伴飞的那三艘“净化派”追踪舰,突然调整方向,不再理会“星梭号”,而是如同朝圣般,向着那巨大的“门扉”缓缓驶去,舰体表面的幽蓝光芒与“门扉”表面的纹路交相辉映。
而在“星梭号”的侧后方,遥远的星空中,更多的、规模更大的“净化派”战舰,正如同迁徙的鲸群般,从跃迁状态中缓缓显现,冰冷的目光,同样聚焦在那扇即将开启的“门扉”之上。
“星梭号”这叶孤舟,仿佛误入了巨兽齐聚的盛宴现场,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
顾怀远看着那令人心悸的“门扉”,又看了看脸色苍白、因标记灼痛而微微颤抖的沈青,深吸一口气,沉声对博士说道:
“寻找隐蔽点。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计划。”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片吞噬光线的黑暗,以及黑暗中心那不断变幻的、通往未知的“结构”。
决战的舞台,已经铺开。
而他们,是舞台上最微不足道,却也可能是最关键的角色。
(第五卷 终)
(第二百三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