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作物的推广刚刚步入正轨,凌薇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项能够快速改善村民收入的技艺——制盐。
大靖朝实行盐铁官营,民间不得私制私售。但官盐价格不菲,且许多偏远地区分配到的盐量不足,质量也参差不齐,往往带有苦涩味。青竹村及周边村落,村民们吃的多是这种粗劣的盐巴,甚至有些贫困人家,连这都吃不起。
凌薇空间里虽有充足的现代精制盐,却无法直接拿出来使用。但她记得简单的粗盐提纯法,所需工具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在村里推广。若能制成品质上乘的细盐,不仅可以自用,或许还能找到合法的途径,为集体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
此事需谨慎。她先去找了里正苏长青。
“里正伯,我有一事相商。”凌薇开门见山,“我偶然得知一法,可将我们日常所食的苦涩粗盐,提纯为雪白细腻、毫无杂味的细盐。”
苏长青闻言,手中的烟杆差点掉在地上:“薇丫头,此话当真?私制盐巴,可是犯王法的!”
“里正伯莫急。”凌薇从容解释,“我们并非私采盐矿,而是将已有的、合法的官盐进行二次加工,提升其品质。这如同将糙米舂成精米,并未触犯律法核心。而且,我们制成的细盐,可以寻求与官府合作,或者通过官府的渠道售卖,所得收益,大部分归村集体所有,用于修路、建学堂、帮扶孤寡,岂非美事?”
她深知,要想成事,必须将利益与集体捆绑,并且找到合法的外衣。
苏长青沉吟起来。改善村里财政,是他一直想做却无力做到的事情。若凌薇所言不虚,这确实是一条捷径。细盐的价值他清楚,远比粗盐昂贵。“你确定这法子可行?制出的盐真能媲美……甚至超过官盐铺里上等的青盐?”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凌薇微微一笑,“请里正伯召集几位信得过的族人,我带大家实际操作一遍便知。”
苏长青当机立断,找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村里三位德高望重、口风紧的老人。凌薇带着他们,在自家院子角落,用准备好的大铁锅、木桶、细棉布、活性炭(她用空间里的木材悄悄烧制替代)等物,开始了演示。
她将买来的粗盐块捣碎,溶于清水,搅拌至饱和,然后用多层细棉布过滤,去除泥沙等不溶物。接着,将过滤后的盐水倒入大锅中文火熬煮,期间不断撇去浮沫。待水分蒸发大半,溶液变得浓稠时,加入少量捣碎的活性炭粉末吸附杂质和异味。继续熬煮直至析出大量晶体,将上层清液倒出(保留作为卤水下次使用),锅底留下的便是初步提纯的盐。
她将湿盐取出,放在干净的细棉布上稍微烘干,然后碾碎。当那雪白、细腻、毫无杂质的盐末呈现在众人眼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苏长青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入口中,随即眼睛瞪得溜圆:“这……这真是没有一点苦味!只有纯正的咸鲜!比镇上官盐铺里最好的盐还要好!”
其他几人也纷纷尝了,无不啧啧称奇。
“凌薇丫头,这……这简直是点石成金的神术啊!”一位老人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
“此法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过滤和吸附杂质的步骤。”凌薇平静地说,“所需工具也简单,成本主要在于购买粗盐和柴火。若我们村组织人手,建立一个小型的制盐作坊,统一采购粗盐,统一提纯制作,再想办法将成品细盐售卖出去,利润必然可观。”
苏长青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薇丫头,你说得对!这是利村利民的大好事!只是这售卖渠道……”
“里正伯,我们可先制作一批样品。”凌薇早已想好,“由您带着样品和我的书信,去寻镇上的周记粮行周掌柜。”周掌柜是之前收购她猎物和药材时结识的,为人诚信,有一定门路。“他可作为中间人,试探官府的态度,或者寻找合适的商家。我们只需表明,我们提供的是‘精加工’的盐,原料来源合法,愿意依法纳税,想必官府不会过分刁难,甚至可能愿意合作。”
她写得一手好字(原主虽家境不好,但母亲曾是秀才女儿,教她认过字,而凌薇本人的硬笔字本就漂亮,适应毛笔后也很快上手),当即修书一封,阐明合作意向,并附上少量细盐样品。
苏长青见凌薇思虑周全,心中大定。“好!就按你说的办!我明日便去镇上寻周掌柜!”
制盐之事,在里正的主持和几位核心人员的保密下,悄然在青竹村展开。他们选定了村尾一处废弃的旧屋作为临时作坊,招募了几名手脚麻利、家境清贫又老实可靠的村民,由凌薇亲自培训,开始小批量生产。
为了避免技术过早外泄,凌薇将工序略微拆分,关键步骤如活性炭的制作和使用由她亲自掌握,或者交由苏长青绝对信任的家人操作。
第一批精心包装的细盐样品很快通过周掌柜的门路,送到了镇上乃至县里有实力的商家和部分官吏手中。那远超寻常食盐的纯净度和口感,立刻引起了轰动。询价和求购的消息纷至沓来。
经过几轮谈判,在周掌柜的斡旋下,青竹村最终与县里一家背景深厚、拥有官方许可的大商行达成了合作协议。青竹村负责生产,商行负责统一收购和销售,并打点好所有官方环节,利润按比例分成。
当第一笔沉甸甸的分红银钱由苏长青带回村里,当着所有村民的面宣布,并将大部分计入村中公账,小部分作为酬劳分发给制盐作坊的村民时,整个青竹村沸腾了!
这意味着,除了田地里的收成,村里又多了一项稳定且丰厚的集体收入!修葺祠堂、整饬道路、接济孤寡……这些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村民们看向凌薇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感激和敬重。这个曾经被他们轻视甚至嘲笑的“丧门星”,如今已俨然成了带领他们走向富裕的“女财神”。
“凌薇姑娘真是我们青竹村的福星啊!”
“以后我们都听凌薇姑娘的!”
听着村民们的赞誉,凌薇心中平静。制盐成功,不仅改善了村民生活,巩固了她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她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技术和利益为纽带的小型共同体。这,将成为她未来道路上最初始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