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与那场不动声色的内部清洗,燕山书院终于迎来了它正式开学的日子。这一日,蓟城万人空巷,无论是士绅百姓,还是远道而来的求学士子,都将目光投向了那座坐落于漳水之滨、气象恢弘的新建学府。
书院门前广场,旌旗招展,甲士肃立,维持着秩序却并不显肃杀。巨大的匾额上,“燕山书院”四个鎏金大字在秋阳下熠熠生辉,乃是蔡邕亲笔所题,笔力雄浑,骨气洞达。广场之上,人头攒动,新入学的学子们穿着统一的青色学子服,按照分院列队站立,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憧憬。更多的则是前来观礼的幽州官员、地方名流以及无数闻讯赶来的百姓。
吉时已到,钟磬齐鸣,悠扬的乐声回荡在天地之间。
首先登上前方高台的,是幽州牧,燕山书院的创办者与支持者——刘备。他今日未着戎装,而是一身庄重的玄端朝服,头戴进贤冠,更显气度沉雄,仁厚中自带威严。
他环视台下济济英才与万千民众,声音清朗而充满力量,清晰地传遍广场:
“诸位先生,诸位学子,蓟城父老!备,今日于此,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自黄巾乱起,董卓祸国,中原板荡,烽火连天,我大汉四百年文教,几近崩摧!典籍散佚,学宫荒废,多少莘莘学子,求学无门!此乃国家之痛,民族之殇!”
“备,虽出身微末,然蒙天子恩,承宗室名,每念及此,常感寝食难安!武力可定乱世,然文教方能安邦!幽州虽处北疆,然我等胸中,亦怀揣着复兴文脉、传承圣学的赤诚之心!”
“故,今日,燕山书院,于此成立!此地,不同出身,无论贵贱,只问才学,只重品德!愿为天下有志之士,开一扇求学之门,辟一方清净之地!愿以我幽州之力,护佑文脉星火,以待燎原之日!”
“望诸生,入此门墙,当砥砺德行,勤修学业,明是非,知廉耻,存忠义,怀天下!他日学成,或为良臣,治理州县;或为名士,教化乡里;或为学者,传承经典……皆不负今日之志,不负书院栽培,不负这煌煌大汉!”
“书院之兴,在于诸位!天下之望,在于诸位!愿与诸君,共勉之!”
刘备的演讲,情真意切,格局宏大,既点明了书院成立的背景与意义,又对学子们寄予了殷切期望,更彰显了他作为汉室宗亲、一方州牧的责任与担当。台下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许多寒门学子更是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
紧接着,山长蔡邕登台。他身着大儒深衣,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未曾多言,只是向着台下众多学子,以及观礼台一侧的各方代表,深深一揖。这一揖,代表了书院对学问的敬畏,对师道的尊崇,对八方来客的欢迎。
他声音洪亮,带着历经沧桑的厚重:
“老朽蔡邕,蒙皇叔不弃,委以山长重任,诚惶诚恐!”
“书院者,非广厦华屋之谓也,乃传道、授业、解惑之所也!燕山书院,立于此北疆之地,愿承孔孟之遗风,继往圣之绝学!”
“在此,老夫与康成(郑玄)、幼安(管宁)、根矩(邴原)及诸位同仁立誓,必倾囊相授,严谨治学,不辜负每一位学子的向学之心!”
“也望诸生,铭记皇叔教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期治国平天下!让这燕山书院,不仅成为北疆文教之灯塔,更要成为我大汉中兴之希望!”
“现在,我宣布,燕山书院,开学!”
“开学——!” 司仪高声唱和。
钟声再次敲响,更加洪亮,更加悠长,仿佛要穿透云霄,宣告一个文教新时代的正式启航。学子们整齐划一地向着台上的师长行礼,气氛庄重而热烈。
开学典礼结束后,便是更为重要的交流环节。观礼台上,除了幽州本地官员名流,更有一批身份特殊的客人——来自天下各地着名书院的观礼代表。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来自颍川书院的代表团!
当张珩从田畴手中接过那份制作精美、盖着颍川书院印信的观礼名单时,即便是以他的沉稳,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几分,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之色!
名单之上,除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颍川名士作为领队,赫然写着两个让他心跳加速的名字:
郭嘉,郭奉孝!
戏志才!
还有几位也是历史上留下名号的颍川才俊!
“奉孝……志才……”张珩几乎要仰天长啸!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顶级谋士,算无遗策的鬼才!没想到,燕山书院的开业,以及造纸术、印刷术造成的轰动,竟然真的将这两位吸引来了!虽然他们此时可能还名声不显,尚在游学积累阶段,但张珩深知他们的价值!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对田畴道:“子泰,安排一下,我要亲自见一见颍川书院的诸位贤才,尤其是……这位郭嘉郭奉孝,和戏志才先生。” 他特意点出了这两个名字。
田畴会意,他知道张珩眼光奇准,能被其如此重视的,必是非同小可之人。“承霸将军放心,我立刻去安排,就在书院新建的‘揽贤阁’设茶宴。”
张珩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那份名单,嘴角的笑意再也无法掩饰。书院开学,不仅是文教的盛事,更是一个绝佳的招贤纳士的平台!若能借此机会,将郭嘉、戏志才这等不世出的奇才留下……那么,刘备集团未来的谋士短板,将得到质的飞跃!这比得到千军万马更让他兴奋!
燕山书院的钟声,不仅唤醒了北疆的文脉,更如同投入天下人才池塘的一块巨石,其激起的涟漪,正将那些潜藏的“大鱼”,一步步推向幽州,推向刘备与张珩的麾下。一场关乎未来天下走势的人才争夺战,已然在这书香墨韵中,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