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炉是以前农村冬季屋内取暖必备之物,必须与烟囱配合使用。
煤炉制作颇为复杂,即便能够制作,所需时间也要很久,苏荷遂将草图都取来。
铁匠第一次见有人来铁匠铺定制炉子,大乾百姓多以黄泥砌的灶做饭、烧水。
保暖用的炉子,也只有大户人家才用,且都是陶制手炉。哪有放置在屋中,加入柴火或碳,便可使全屋暖和的炉子?真是闻所未闻。
铁匠看了草图许久,而后说道柴火炉应是没有问题,数日后即可制成。
然而煤炉能否制成,他也没有把握,单烟囱一项便极难。
须将铁打成平整的一整片,再弯折,使其成为中空的圆柱。尤为重要的是,不能让烟自中间漏出,须顺着烟囱排至屋外。
想想都很难做到!
最终铁匠先收了柴火炉的钱,等苏荷取柴火炉时,铁匠再给确切答复,看煤炉能否制成。
仅两个柴火灶,便花费了四两,这还是苏荷说可将草图留给铁匠的价钱,足可见铁制品的昂贵。
在铁匠铺耽搁多时,苏荷忙推着夏儿往千味楼去。
此时千味楼门口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一老汉手持酒壶,步履蹒跚,醉眼朦胧,叫骂不止:“还千味楼,连鱼都做不好,还敢称‘千味’,我看你们还是早日关店倒闭,莫要再丢人现眼了!”
薛掌柜一直好言相劝,然而无用,已失去耐心:“你这老汉,整个庆历府哪有酒楼做鱼的?”
“你说你想念亡妻做的鱼,死缠烂打要我等做与你吃。厨子未做过鱼,不合你口味。我已退你钱,你走便是!何必不依不饶,又骂厨子,又诋毁千味楼!”
“你若妄图敲诈千味楼,那便是打错了算盘。我千味楼开业数十载,从未见过你这等人物。诸位不妨评评理,究竟是你的问题,还是我千味楼的不是。你若再不离去,我们便去衙门走一遭,让官老爷重重打你几板子!”
薛掌柜已然怒不可遏,他在千味楼近十年,如此客人还是头一遭遇见。
老汉已然喝得酩酊大醉,浑然不知天地为何物,去衙门又有何惧!
“我不过想吃鱼罢了,我有何错?你们厨艺不精,还不许人说了!”
紧接着老汉又呜咽着哭了起来:“素芬啊,你走了就再没人给我做鱼了。我好苦啊……”而后又嚎啕大哭起来。
周围人见老汉哭得凄惨,心生怜悯,反倒劝薛掌柜莫要与醉酒之人计较。
薛掌柜一时竟不知所措。
此时,苏荷来到了围观人群之外,心中疑惑千味楼门口为何围了这么多人。
自言自语:“这是出了什么事?”
旁边一位妇人认出了苏荷,热心地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
苏荷顿时面色凝重,这是什么状况?人都死了还在这装深情,这老头莫非是表演型人格!
苏荷不是爱管闲事的人,但林尽染帮了她那么多,她也不能坐视不管。
便奋力向前挤去,“劳烦诸位,借个路。”围观的人正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往前挤,本想呵斥一番。一转头,竟是苏记的苏姑娘。
短短两日,苏荷已然成为云隐镇的风云人物。
既有新奇美味的小食,又在女子间引领了定制的热潮,更有“米囊子”的传闻,苏荷瞬间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
“是苏姑娘,快给苏姑娘让条路。”路人颇为知趣地让开了道。
苏荷微微颔首,向让路的人致谢,终于挤到了最里面。
竟看到魏子安抱着胳膊看热闹。
“魏大哥。”苏荷走到魏子安身边,“你看着夏儿,我过去一趟。”
魏子安没想到苏荷竟想过去,怕醉酒的老汉伤了苏荷,便推着夏儿一道走向薛掌柜。
“薛掌柜。”
薛掌柜见是苏荷,好似见到救星一般,“苏姑娘。”那声音听着像要哭出来似的。
“先将这位老爷爷扶进去吧。”
薛掌柜知晓苏姑娘这是有良策,忙唤来两个伙计,各撑着老汉一个胳膊,将老汉架进千味楼。
围观者见无热闹可瞧,便都散去了。
“苏姑娘,此事可怎么办好?”薛掌柜已被折腾的毫无办法。虽然门口人群已散,但老汉若在酒楼中再发酒疯,必定会影响生意。
老汉趴在桌上,呜呜地哭着。
苏荷俯身问道:“老爷爷,你可是想吃鱼?”
蔺辰逍听到声音,抬头,见一年轻姑娘。
“我要吃素芬做的鱼。”真是喝酒喝多了,口口声声说妻子已逝,那还怎么能吃到。
不如,自己到下面去陪亡妻一起吃?
苏荷心中腹诽。
苏荷对如此“深情”的“渣男”,实在没有半分好感。
人死了都不能安生,还要被他“拉出来”作秀。
口口声声说想念,活着时为何不好好珍惜呢!
想到是为林尽染帮忙,苏荷强压心中怒火。
和颜问道:“那你可告知于我,素芬所做的鱼,怎么做的,都有什么味道?”
“素芬做的鱼,每片都很薄,鲜嫩爽滑,里面还加了她自己腌的酸菜。”
这不是酸菜鱼的做法吗?
这老头子的亡妻,莫非也是位穿越者?
可惜斯人已逝,也不再重要了。
薛掌柜见苏荷沉默不语,心中愈发焦躁难安:“苏姑娘,你可有办法?后厨按照那老汉所说将鱼片成薄片,告知他这个时候并没有酸菜是否可行,他说没有关系。”
“等鱼做熟后,却又说鱼肉腥气,不够滑嫩,且已煮散,白白浪费了这鱼。我等实在束手无策了。”
确实如薛掌柜所言,庆历府的人很少吃鱼。无论怎样烹制,那腥味都浓重不散。而且鱼难以保存,特别容易造成浪费。
连千味楼也没有备鱼,还是在老汉再三恳请之下,薛掌柜才派伙计上街买了一条鱼。
“薛掌柜,不急,我应该能做,只是不知能否与老爷爷亡妻所做的味道相同。店内可有草鱼与鲤鱼?”
草鱼肉质鲜嫩、刺少且易于入味,是酸菜鱼的首选。
至于鲤鱼,苏荷另有他用。
“本店素不做鱼,我这便遣伙计去买。”
薛掌柜又吩咐伙计:“许老三,再去买两条鱼,切记,苏姑娘要的是草鱼和鲤鱼各一条。”
片刻后,店小二便拎回了两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