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沾在砂石上,林薇就带着村民在新铺的路两侧放线。
她手里拿着系统奖励的“路基排水槽设计图”,用石灰粉画出宽一尺、深五寸的槽线,身后跟着强子和两个后生,正用锄头沿着线开挖。
“挖这沟干啥?浪费力气!”张大爷扛着锄头走过来,看着槽线皱眉头,“以前修路也没见挖沟,不照样走?这沟挖深了,还容易绊着人。”旁边几个老人也跟着附和,觉得林薇是“瞎讲究”,好好的路,没必要多此一举。
林薇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张大爷,这是排水槽,咱们这地方雨水多,要是不挖槽,雨水积在路边,时间长了会把路基泡软,路就容易塌。”
她指着远处的烂泥路,“您看以前的土路,下雨后全是坑,就是因为没排水的地方。”
可张大爷还是不认同:“哪有那么娇气?砂石路结实,泡两天没事!”
说着就想把锄头放下,不想再挖。王翠花也停下手里的活,小声嘀咕:“我看也是,挖这沟也没啥用,还不如多铺点砂石。”
陆衍刚拉着石碾子过来,见大家停了工,赶紧问清缘由。
他没直接反驳,而是对张大爷说:“张大爷,咱们先挖一百米试试,要是真没用,以后就不挖了,您看行不?”
张大爷见陆衍给台阶,也不好再坚持,点了点头:“行,就试一百米,要是没用,可别再折腾。”
大家重新开工,林薇教大家挖槽时要“外高内低”:“槽底往路边倾斜,这样雨水才能顺着槽流到田里,不会积在路基下。”
强子学得快,挖的槽又直又符合要求,还帮着纠正其他村民的动作。陆衍则拉着石碾子,把槽边的砂石压实,防止槽壁坍塌。
刚挖好一百米排水槽,天就变了脸。乌云很快遮住太阳,风裹着雨点砸下来,村民们赶紧往树下躲。
张大爷看着下雨,忍不住说:“你看,这雨一来,挖的槽还不是灌满水?有啥用!”
林薇却没慌,指着新铺的路:“大家等着看,等雨停了,咱们再看路和槽的情况。”
雨越下越大,路边没挖排水槽的地方很快积了水,砂石被雨水冲得有些松动;而挖了排水槽的地方,雨水顺着槽流进田里,路基下的砂石还是干的,一点没松动。
半个时辰后,雨停了。大家围到路边一看,没挖槽的路段积了不少泥水,踩上去能陷到脚踝;挖了槽的路段,路面干爽,砂石紧实,连一点积水都没有。张大爷蹲在排水槽边,伸手摸了摸槽底的砂石,又摸了摸路基下的砂石,脸上满是惊讶:“还真有用!这槽里的水都流走了,路基一点没湿!”
王翠花也凑过来看,小声对林薇说:“还是你有远见,我之前错怪你了。”林薇笑了笑:“没事,咱们都是为了路能修得好,以后大家有啥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
解决了排水槽的争议,大家干劲更足了。下午,公社书记特意来工地视察,看到排水槽和干爽的路面,笑着拍了拍林薇的肩:“林丫头,你这脑子真灵活!这排水槽的主意好,以后其他村修路,都可以学着点!”他还带来了好消息:“县建材厂说,要是你们还缺砂石,随时可以去拉,先欠着账也行。”
林薇和陆衍赶紧道谢,书记又叮嘱:“路修好了,以后拉化肥、卖粮食都方便,你们要是想搞种植、办厂子,公社都支持!”
夕阳西下时,又铺好了两百米路,排水槽也挖了相应的长度。村民们收工时,都忍不住在新路上走了走,感受着脚下的平整结实,脸上满是笑容。李桂香说:“等路修好了,我要拉着鸡蛋去镇上卖,再也不用怕摔了!”
林薇和陆衍走在最后,陆衍帮林薇拎着工具包,小声说:“今天多亏你坚持挖排水槽,不然大家还以为你瞎折腾。”林薇靠在他肩上:“只要是对大家好的事,就算被质疑,也要坚持做下去。”
系统弹出提示:【排水槽施工完成(100米),路基防护效果达标,奖励“砂石路养护手册”x1,积分150。】林薇看着提示,对陆衍说:“等路修完,咱们还要好好养护,让这条路能用十年、二十年。”
月光洒在排水槽上,槽里的积水泛着微光。两人手牵手往家走,心里满是期待——这条路,不仅是村民出行的路,更是红星村走向好日子的路,他们要把它修得结结实实,让大家走得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