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正月二十五的晨光,是被村头的轱辘声唤醒的。
陆衍赶着生产队的驴车,车斗里堆着刚从水库管理处拉回来的水泥袋,袋口漏出的灰白粉末沾在他的的确良衬衫上,却丝毫不影响他眼里的亮堂。
驴车刚到队部门口,就见林薇、李二哥带着十几个壮劳力候在那儿,每个人手里都拎着王翠花连夜缝好的布口袋。
“水泥拉回来啦!”李二哥率先冲上去,粗糙的手抚过水泥袋,笑得见牙不见眼,“这下地基有救了,咱的校舍准能比公社的砖瓦房还结实!”
陆衍跳下车,擦了擦额头的薄汗,从兜里掏出张纸条递给林薇:“李主任说这是县教育局基建科张科长的联系方式,要是技术上有啥不懂的,直接打电话问他就行。”
林薇刚接过纸条,就听见赵文山背着帆布包跑过来,包里的技术手册和配比表露了半截:“材料账我算好了!200斤水泥配300斤细沙,竹筋得劈120根,鹅卵石捡够500斤就够砌地基了,一分钱都没超预算!”
他把账本递过来,字迹工整得比平时教课还认真,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对勾。
“分工干活喽!”林薇扬声喊道,“陆衍带壮劳力卸水泥、劈竹筋;李二哥领人扒旧墙皮、挖地基;赵老师去学校照看孩子们,顺便整理材料清单;妇女们跟着张大爷去河滩捡鹅卵石,注意别摔着!”
话音刚落,众人就四散开来,驴车旁、校舍边、河滩上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连空气都透着股热火朝天的劲儿。
林薇拎着铁锹刚走到校舍地基旁,就见张大爷带着王翠花她们扛着满满一筐鹅卵石回来了,筐沿上还沾着湿漉漉的水草。
“丫头,你瞅瞅这石头,圆润结实,铺在地基里准保稳当!”张大爷用烟袋锅子敲了敲石头,“俺们还捡了些碎瓦片,混在水泥里能省沙子。”
陆衍正和壮劳力们劈竹筋,斧头落下的声响干脆利落。
竹条泡过三天水,泛着温润的光泽,劈好的竹筋码得整整齐齐,等着刷桐油防腐。
“林薇,你快来看看!”他突然喊了一声,手里举着根处理好的竹筋,“按你说的刷了桐油,硬得跟木头似的,埋在地下肯定不糟朽。”
林薇走过去,用指甲划了划竹筋表面,桐油形成的硬膜光滑紧实。
她刚要开口,就见赵文山领着几个孩子跑过来,孩子们手里捧着攒的旧作业本:“林阿姨!赵老师说旧本子能当填充物,塞在墙缝里防风!”
最小的丫丫举着本画满小人的本子,仰着小脸,“俺把最喜欢的画撕下来了,剩下的给教室用!”
林薇蹲下身,摸了摸丫丫的头,眼眶有点发热。
她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陆衍挥着斧头劈竹筋,汗水顺着下颌线往下淌;李二哥光着膀子垒墙,泥浆溅满了脊梁;王翠花和妇女们蹲在地上分拣鹅卵石,手指冻得通红却笑得开怀;张大爷叼着烟袋锅子,在地基旁指挥着铺石头,时不时喊两句“往左挪挪,那儿不平”。
中午歇工时,王翠花端来一大锅玉米糊糊,就着腌黄瓜条,众人蹲在地上吃得香甜。
李二哥捧着碗,呼噜噜喝了两大口:“林丫头,俺以前总觉得你是城里来的娇媳妇,干不了农活,现在俺服了!你比俺们这些糙汉子还有主意,跟着你干,踏实!”
“可不是嘛!”旁边的壮劳力附和道,“以前冬天除了猫冬没啥事,现在又建大棚又修校舍,日子过得有奔头!”
赵文山放下碗,从帆布包里掏出张图纸:“这是我按系统图谱改的竹筋水泥地基详图,标注了竹筋间距和水泥配比,等会儿给大伙看看,别弄错了。”
他说着看向林薇,眼神里少了以前的拘谨,多了些认可,“你设计的方案真挺合理,比我在书里看到的还细致。”
林薇接过图纸,阳光照在上面,线条清晰明了。
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布包,递给陆衍:“早上路过供销社,给你买的胰子,你看你手上全是泥,洗干净点。”
布包里的胰子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是她用自己的分红买的。
陆衍的耳尖瞬间红了,接过布包的手轻轻颤了颤。
他看着林薇被晒得微红的脸颊,喉结动了动,突然开口:“林薇,等校舍修好了,大棚的西红柿也种上了,俺想……俺想跟你家提亲。”
周围的喧闹瞬间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
林薇的脸“唰”地红透了,手指绞着衣角,却抬眼撞进陆衍的眼睛——他的眸子里映着蓝天和白云,还有她的影子,满是认真和恳切。
“俺没啥大本事,”陆衍的声音有些发紧,却字字清晰,“但俺能帮你扛材料、修大棚,能给你搭个暖炕,冬天不冷。
以后不管是建大棚还是修水渠,俺都站在你前面,不让你受委屈。林薇,你愿意跟俺好好过日子不?”
林薇的眼泪突然涌了上来,她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点哽咽:“俺愿意。”
人群瞬间爆发出欢呼,李二哥拍着大腿喊:“太好了!等校舍完工,俺们帮你们办喜事!”
王翠花也笑出了褶子:“俺给你缝床新被褥,红底绣牡丹的,喜庆!”
陆衍伸手,轻轻握住林薇的手。
他的手掌粗糙却温暖,带着常年握农具的薄茧,把她的手攥得紧紧的。阳光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连风都带着甜意。
这时,林薇的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第二阶段“大棚破局”单元完成!团队凝聚力与核心情感双重突破!系统正式升级为“辅助升级型”,永久解锁“人脉对接”“数据分析”功能;最终奖励:县城农贸市场固定摊位(月租5元)+ 抗逆西红柿种子3斤 + 公社农技站“技术推广员”聘书。】
远处的校舍地基已经初具雏形,竹筋水泥的框架透着结实的底气;近处的大棚里,黄瓜藤还在悄悄生长,预示着下一季的丰收。陆衍牵着林薇的手,慢慢走在田埂上,两人的影子被阳光拉得老长,紧紧靠在一起。
林薇心里清楚,红星队的故事,从解决温饱的大棚开始,在守护希望的校舍旁,写下了新的篇章。
而她和陆衍的未来,也会像这刚奠基的校舍一样,扎实、温暖,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