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夏,山庄议事厅
厅内陈设极简,正中一张榆木长案打磨得光可鉴人,案上摊着幅泛黄的舆图,标注着幽、冀二州与乌桓部落接壤的疆域,墨迹新添的红圈在“柳城”“代郡”等地名旁格外醒目。曹子曦端坐在长案主位,一身素色襦裙衬得她眉眼愈发清俊,手指正落在舆图上乌桓与冀州交界的“犷平”二字上,目光沉静如潭。她左侧坐着郭子姌,青衫垂落间露出腕上一串玛瑙佛珠,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珠粒,显然也在思索无极一带的粮道排布;右侧的夏侯语则没那么安分,玄色劲装勾勒出挺拔身形,她一手按在腰间佩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时不时抬眼望向厅外,似在盼着什么消息。丁婧妍坐在末位,素手捧着盏凉茶,目光落在舆图边缘标注的“蝗灾”二字上,眉头微蹙——冀州东部已有三县报了蝗灾,若蔓延到无极,刚稳定的民心怕是又要动荡。
“无极的粮囤得再加固两层,”曹子曦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清冽如泉,“若是粮荒起来,难保不会有人趁机作乱。子姌,你派去周边的斥候,可有传回新消息?”
郭子姌抬眸,语气沉稳:“斥候昨日回报,周边几县已按咱们的嘱咐,开了两处义仓放粮,百姓暂时还算安分。只是……乌桓那边近来动静不小,常有小股骑兵在边境游荡”
夏侯语一听“乌桓”二字,顿时按捺不住,猛地起身道:“这些草原蛮子肯定是为了上次夜袭柳城的事,子曦,不如我带一队人马过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也省得他们总在边境晃悠”
“阿语,稍安勿躁”,丁婧妍放下茶盏,轻声劝道,“乌桓部落虽与袁氏勾结,可眼下丞相的重心在平定冀州内部,若贸然与乌桓开战,怕是会腹背受敌。再说,咱们手上的兵力本就有限,实在经不起作战。”
夏侯语虽知丁婧妍说得在理,却还是有些不服气,正想再争辩几句,厅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清脆的呼喊:“主子!主子!有急事禀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莫问一身灰布短打,额角满是汗珠,肩上的包袱还在微微晃动,显然是一路策马奔回来的。她几步跨进厅内,顾不得擦汗,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脸上却满是抑制不住的喜色,连声音都带着颤音:“主子!好消息!乌桓那边……那边也遭蝗灾了!方才我在山下遇到从柳城逃过来的商人,说乌桓的草场被蝗虫啃得精光,牧民们都在抢存粮,现在已经有粮荒的迹象了!”
“什么?!”,夏侯语眼睛瞬间亮了,猛地一拍长案,震得案上的茶盏都晃了晃,“真是天助我也!子曦,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乌桓遭了蝗灾,兵力必然涣散,咱们现在出兵,定能一举灭了他们,还能顺带把袁尚给抓回来!”,她说着,伸手就要去拔腰间的佩剑,仿佛下一刻就要领兵出征。
郭子姌也微微颔首,指尖的佛珠停了下来,目光落在舆图上的乌桓疆域:“阿语说得有理。乌桓依赖草场为生,蝗灾一来,他们的牛羊死伤惨重,粮草必然紧缺。此时出兵,既能解边境之患,又能断绝袁氏的后路,确实是个好机会”
厅内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夏侯语已经开始盘算着该带多少骑兵、从哪条路线突袭,连郭子姌都在默默思索粮草的调配问题。唯有曹子曦依旧端坐不动,她缓缓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指尖轻轻敲击着舆图上的“袁谭”二字,眉头微蹙:“现在还不是出兵的好时机。你们别忘了,袁谭到现在还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
“袁谭?”,夏侯语愣了一下,随即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他一个败军之将,身边只剩几百残兵,还能翻起什么浪来?再说,他和袁尚早就反目成仇,当初还跟丞相联手打袁尚,这两兄弟早就水火不容了,难不成他还能跑去跟乌桓勾结?”
“阿语,你还是把人心想得太简单了。”曹子曦摇了摇头,语气凝重了几分,“在乱世里,恩怨从来都抵不过利益。袁谭现在走投无路,你觉得他会不会铤而走险,和袁尚联手,到时候,乌桓有了袁氏兄弟这颗‘棋子’,既能利用他们熟悉冀州地形的优势,又能借他们的名义招揽袁氏旧部,咱们面对的可就不只是一群缺粮的草原骑兵了”
丁婧妍沉思片刻,轻声道:“阿曦,我知道你担心袁谭会从中作梗,可依我看,你或许过虑了。袁谭当初为了除掉袁尚,又曾依附丞相,在袁氏旧部里早已声名狼藉,就算他跑去乌桓,也未必能得到重用。而且,咱们手上的兵力虽不算充裕,但对付缺粮的乌桓,应该还够……”
“不够” 曹子曦打断了丁婧妍的话,语气斩钉截铁,“咱们现在能调动的兵力,满打满算也就五千人,其中还有一半是刚招募的新兵,连阵型都没练熟。乌桓就算遭了灾,可他们的骑兵主力还在,少说也有上万兵力,咱们这点人,根本吃不下整个乌桓”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声音里多了几分无奈:“更何况,父亲现在有更大的谋划。邺城之战后,他正忙着在冀州推行‘重豪强兼并之法’,还要分兵去清缴青州的袁氏残余,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咱们。咱们若是贸然出兵,一旦陷入持久战,不仅会打乱父亲的部署,还可能让袁谭趁机反扑,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依我看,咱们还是按兵不动为宜”
夏侯语听着曹子曦的分析,脸上的喜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不忿。她重重地坐回椅子上,一拳砸在扶手上,咬牙道:“真是便宜了那些乌桓蛮子!这么好的机会,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溜走!”
丁静宜看着夏侯语气鼓鼓的样子,忍不住摇头笑了,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底闪过一丝狡黠:“阿语,你啊,还是沉不住气。大动作不行,难道小动作也不行吗?乌桓遭了灾,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咱们未必非要出兵灭了他们,或许还有别的法子能给他们添点‘麻烦’,顺便也能让咱们的人练练手”
曹子曦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抹亮光,她看向丁静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知我者,大嫂也。我正有此意。”
她抬手召来站在厅外的未名,声音清晰而坚定:“未名,从今天开始,你把训练营里的新兵都拉出来,分成三队,轮流去乌桓边境的犷平、代郡一带巡逻。遇到乌桓的小股骑兵,不必退缩,正好借着他们练练手,让新兵们熟悉一下草原骑兵的战法”
“是!”未名躬身领命,眼神里满是兴奋——这些新兵憋在训练营里早就手痒了,能去边境实战演练,对她们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夏侯语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她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曹子曦面前,语气急切:“子曦,这事交给我吧!让我去带新兵,保证能让她们学到真本事!”
曹子曦看着夏侯语跃跃欲试的样子,心中暗自点头——夏侯语虽性子急躁,可在带兵打仗上却颇有天赋,尤其是骑兵战术,连父亲都曾夸过她“有乃父之风”。让她去带新兵,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好,那练兵这块就全权交给你了”,曹子曦颔首应允,随即语气一沉,郑重地叮嘱道,“但你切记,咱们的目的是练兵,不是跟乌桓开战。遇到乌桓的大股兵力,立刻撤退,绝不可恋战。只要能让新兵们熟悉战场、提升战力,就算达到目的了。若是因为贪功冒进坏了父亲的部署,我可饶不了你”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夏侯语拍着胸脯保证。
郭子姌看着眼前的情景,嘴角露出一抹浅笑:“这样一来,既不会打草惊蛇,又能让新兵得到锻炼,还能给乌桓添点乱,倒是一举三得”
丁婧妍也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舆图上的乌桓疆域,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乌桓仗着草原天险,这些年在边境作恶不少,如今遭了蝗灾,又要被咱们的新兵‘骚扰’,看来他们的好日子,是真的到头了”
曹子曦没有说话,只是抬手将舆图上标注“蝗灾”的墨迹轻轻抹匀,目光望向厅外。古槐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叶隙洒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知道,眼下的“小动作”只是权宜之计,待父亲在冀州站稳脚跟,待新兵练出战力,待袁谭的踪迹浮出水面,总有一天,她们会真正挥师北上,彻底解决乌桓之患,为父亲统一北方扫清最后一道障碍。
而此刻,远在柳城的乌桓王庭,还不知道一场“麻烦”即将降临。那些因蝗灾而焦躁不安的牧民,还在为生计发愁,丝毫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