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姜羡的书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家中静谧无声,父母出门访友,留她独自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做完一套物理试卷,姜羡舒展了下身体,目光不经意掠过书桌一角。她忽然想起,自己似乎很久没有查看过个人面板了——上一次,还是一年半前的艺术节。
心念微动,她在心中轻声唤道:【名媛系统,查看个人面板。】
【指令收到。宿主面板数据生成中,请稍后……】熟悉的电子音即刻响应。
刹那间,半透明泛着微光的虚拟屏幕在她眼前展开:
【姓名:姜羡
性别:女
年龄:15岁
生日:7月17日
身高:162cm(可增长)
体重:110.4斤
颜值:4
身材:4.3
体质:4.5
魅力值:10
气质值:8
智商:95(普通人智商,天才一般120以上)
-记忆力:70(满分100)+10%(每百分百一次,算作10分)
-理解力:70(满分100)
-专注力:70(满分100)
财富值:
技能:大提琴(中级30%),毛笔书法(中级20%),交谊舞(中级20%),武术(进阶课程已学习60%),绘画(初级75%),古筝(初级40%),气质凝华光环(微弱生效),仪态洞察力】
姜羡的目光细细掠过每项数据,心底泛起微澜。
身高从153cm增至162cm,体重虽然增加,但身材数值不降反升,说明长的不是赘肉。这一年多雷打不动的晨跑、武术练习,还有那瓶“基因优化液”的持续作用,效果显着。
智商从80提升到95,虽未达“天才线”,但已迈入“聪明”范畴。记忆力、理解力、专注力三项基础学习能力均提升至70,加上记忆力的额外加成,这正是她学习效率越来越高的关键。
财富值积累到,大多来自从未间断的“长期每日任务”,一点一滴汇成五位数的“存款”,再加上父母平时给的红包和零花钱。想到小七之前要的648,现在真是“毛毛雨”了——不过她可不会再轻易给那个网瘾系统充游戏。
技能列表丰富了不少。大提琴、书法、交谊舞迈入“中级”,武术开始进阶课程,绘画和新学的古筝也在稳步提升。这些都是在学习空间里,利用五倍甚至六倍时间流速,日复一日刻苦练习的成果。每一个百分比的提升,背后都是汗水和坚持。
最后是那两个有些玄妙却切实有效的项目:“气质凝华光环(微弱生效)”和“仪态洞察力”。它们不像具体技能那样有熟练度显示,更像是某种被动加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
姜羡轻轻呼出一口气,面板随之隐去。她起身走到穿衣镜前,端详镜中的少女。
身高腿长,脊背挺直,眼眸明亮而沉静。只是随意站在那里,便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然气度。这不仅仅是“颜值”或“身材”数字能概括的,更像是所有内在修炼叠加后,自然流露的外在状态。
她微微一笑,镜中的少女亦唇角轻扬。或许“魅力值”和“气质值”涨得慢,是因为这些东西,本就更需要时光沉淀。
【小七,在吗?你之前说高中毕业之前达到名媛基本评分,就可以升级系统,我现在达到你说的评分了吗?】
【小姜同学这两年多变化挺大的嘛。】小七今天难得语气认真,【数据确实好看多了,不过还要继续努力呀。你付出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就算最后没达到……我也不会解绑的。】
它顿了顿,又问:【不过,小姜同学,现在找到自己的目标了吗?你重生时说想改变自己、想做白富美。除了这些,将来还想做什么呢?】
【将来做什么啊...】姜羡微微一怔。目前她只想考上京北大学,至于再往后的事,确实还没细想。
上一世她只是个庸碌的社畜,这一世成绩变好了、技能变多了,可难道还要继续打工吗?那重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创业?现在的她有能力吗?也许,是该好好考虑一下了。毕竟才高一,还有时间认真规划。
【小姜同学,虽然最开始绑定你的时候我有点不情愿,】小七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但不管以后你想做什么,我都可以帮你……当然得等系统升级之后。其实……我现在还挺喜欢你的。】
最后一句几乎轻得听不清。
【好~谢谢你,小七。】尽管没听清结尾,但“不管做什么都帮你”这句,姜羡听得清清楚楚。她嘴角不自觉扬起,【今天心情好,再给你充个648怎么样?】
谁知道她刚都还想的是不能给小七这个网瘾系统充游戏了的。
【哼,算你有良心,我去操作了,你给我同意。】小七听到充648瞬间又来劲了,马上就给她弹了面板,姜羡也是不含糊的直接点了同意。
【芜湖,真好,我游戏又可以抽卡了。我去玩了,看在你给我充了648的份上,准许你以后没事多找我聊聊天。】小七傲娇地说完,紧随而来的就是游戏启动音。
姜羡失笑:【感谢小七大人恩准,你快去玩吧,我去弄点吃的,等会练琴。】
小七没应声,但脑海里的游戏声消失,表明它已沉浸式打游戏去了。
姜羡去客厅倒了杯水,顺便看了看冰箱里的食材。爸妈不在家,晚饭得自己解决。她决定简单做个番茄鸡蛋面。
洗番茄,打鸡蛋,动作流畅——切番茄时,她下意识用了点武术课上学到的运力技巧,手腕稳定,下刀又快又匀。系统技能融入日常,她想着,觉得有点好笑。
正吃着面,桌角手机嗡嗡震动。拿起一看,是“小仙女们”微信群弹出了视频通话邀请。
接通视频,李艺活力四溢的脸立刻占满屏幕,背景似乎是家里客厅。
“羡羡!干嘛呢?是不是又在偷偷刷题卷我们!”李艺的大嗓门隔着听筒也很有穿透力。
姜羡把手机支在水杯上,笑着将摄像头对准面碗:“没,正吃饭呢。你吃过了?”
“嘿嘿,刚打完球回来,累瘫了。”李艺晃晃镜头,展示泛红的脸蛋和运动衫,“薇姐呢?@薇姐 快出来,别潜水了!”
陈薇的头像很快加入通话。她似乎在书房,鼻梁上架着眼镜,背景是满满的书架。“整理笔记。”她言简意赅,推推眼镜,“我妈在做饭,还要一会。”
“好吧,要说卷还得是我薇姐,随时都在认真学习。”李艺做顶礼膜拜状。
“还好,省实验压力不小,不能松懈。”
打算走体育生的李艺不想多谈学习,话题一转:“明天新开的购物中心一起去呗?听说有家超好吃的绵绵冰!”
陈薇表示周末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只能下午汇合。
姜羡想了想,明天下午原本计划去学习空间,但想到现在和李艺在不同学校,平时少见,便说:“我上午要去周老师那儿练琴,下午应该有空。”
“哇!羡慕!我也好想学乐器,但我妈说我手脚不协调,别把琴摔了。”李艺夸张叹气,又兴致勃勃,“以后拉给我们听呗,上次那个《天空之城》,我可喜欢了!”
“好啊。”姜羡笑着答应。现在利用学习空间,她实际练习时间远比外人看到的多,水平提升快,偶尔展示一下也没问题。
又闲聊几句,李艺那边传来妈妈喊吃饭的声音,视频通话结束。
吃完面,洗完碗,姜羡没立刻扎回书本。她看了眼挂钟,离爸妈回家还有一个多小时。走到客厅角落,打开琴盒,取出保养得宜的大提琴。
她没有练习复杂曲目,只拉了几首舒缓的练习曲。柔和的旋律在安静客厅里流淌,放松着她学习一天的神经。温暖灯光洒落,勾勒出她专注的侧影。
琴声刚落,门口传来钥匙转动声。姜爸姜妈提着大包小包走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看到女儿和一旁的琴,立刻露出笑容。
“回来了?吃过了吗?吃的什么?”姜妈一边换鞋一边连声问。
“吃过了,自己煮的面。”姜羡放下琴,走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东西。
“幺女都会自己做饭了。”姜爸感慨一句,吸吸鼻子,“闻着还挺香。”
她笑笑:“嘿嘿,下次做给你们吃。你们吃过了吗?”
“吃过了,在你李阿姨家吃的。”姜妈放下东西,打量女儿,“今天在家学习累不累?眼睛酸不酸?”
“不累,刚拉了下琴放松。”
“那就好,学习要劳逸结合……”
家常对话在客厅里回荡,充满生活气息。姜羡看着爸妈关切的脸,听着他们絮叨的叮嘱,内心无比踏实。
那些系统、数据、技能、光环,最终都融入这最平凡也最温暖的日常里,帮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让她更懂得感受和珍惜身边的点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