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次级编码,与李丫在未成年人管教所接受心理评估时,无意中暴露的某些独特脑波频率模式高度吻合!她是“摹仿师”预留的、一个极其特殊的“核心锁”!
“他要激活李丫!”陈默脸色骤变。李丫本身就因为过去的创伤和可能的早期植入而极不稳定,她是“缄默之血”案唯一的活见证,她的大脑里可能还藏着关于“潘多拉”的更多秘密。如果她被彻底激活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她可能会彻底崩溃,可能会爆出毁灭性的信息,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比天文馆那些被操控者更可怕的“武器”!
“立刻通知管教所!最高级别警戒!转移李丫!不!原地封锁!确保她接触不到任何外部声音信号!”队长对着通讯器大吼。
然而,几乎在命令发出的同时,来自管教所的紧急通讯接了进来,背景是混乱的警报和尖叫:
“报告!李丫……李丫她突然失控!她打破了房间的玻璃,眼神完全变了!她在……她在墙上画画!用的……是她的血!”
通讯画面被勉强接入总指挥部的大屏幕。只见管教所那间特护房间的墙壁上,用鲜血画满了扭曲、繁复、如同电路又如同神经脉络的图案,而在图案的中心,是一个被重重包裹的、无比清晰的“蛇绕钥匙”符号!李丫站在图案前,背对着镜头,身体以一种不正常的角度扭曲着,发出一种非人的、混合着童谣音节和电子杂音的嘶鸣!
她不是被简单地触发,她像是在……上传数据!或者,在被某种东西下载!
“他在远程‘格式化’她!或者……在读取她!”陈默感到一股寒意,“管教所的隔离措施挡不住那种深层的声波触发!我们必须立刻进行物理干预,切断这种连接!”
他看向队长,眼神决绝:“让我去。”
队长看着屏幕上李丫那诡异的状态,又看了看外面依旧混乱的城市地图,咬了咬牙:“带上最好的心理专家和医疗小组!虞倩,你带一队人跟陈默去!一定要把那孩子救回来!”
警车呼啸着冲出市局,一路拉响警笛,冲破混乱的街道,向城郊的管教所疾驰。陈默坐在车里,闭着眼睛,脑海中飞速回放着所有关于李丫、关于“摹仿师”、关于“潘多拉”符号的细节。
“摹仿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冒着暴露“核心锁”的风险,强行激活李丫?是因为警方的逼近让他不得不提前动用这张牌?还是李丫本身,就是他整个“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最后一块拼图?
车猛地停在管教所门口。这里也已戒备森严,但内部的恐慌情绪仍在蔓延。
陈默带着虞倩和行动小组,以及一名脸色发白的资深心理医生,快速冲向李丫所在的区域。走廊里回荡着李丫那非人的嘶鸣,令人毛骨悚然。
房间门外,管教民警紧张地守着。透过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的景象比屏幕上更加骇人。鲜血绘制的图案仿佛具有生命般在墙壁上蠕动,李丫的身体扭曲得几乎超出人体极限,她的眼睛翻白,口中不断吐出混合着童谣和杂乱代码的音节。
“强行突入!控制住她!注意,她的力量可能超常!”陈默下令。
破门锤撞开加固的房门,行动组迅速突入。然而,就在他们靠近李丫的瞬间,她猛地转过头,那双翻白的眼睛似乎“看”向了陈默的方向!
她停止了嘶鸣,用一种完全不属于她年龄的、冰冷而扭曲的声调,清晰地吐出了一串坐标数字和一个时间!
然后,她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软软地倒了下去,墙壁上那些鲜血图案也仿佛失去了支撑,迅速黯淡、干涸。
行动组立刻控制住昏迷的李丫,医疗小组上前急救。
陈默却僵在原地,耳边回荡着李丫说出的那串坐标和时间。
坐标指向的是——邻市一个已经废弃的、冷战时期修建的大型远程雷达站!而时间,是明天正午!
那不是“摹仿师”的藏身处。那感觉像是……一个邀请?或者说,是一个发布会的地址?
他立刻将坐标和时间上报指挥部。
上级部门很快反馈回来信息:那个废弃雷达站,其强大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能力,虽然老旧,但经过改造,足以进行一次……覆盖数省范围的、强大的定向信号广播!
“摹仿师”的最终目的,根本不是局限于这座城市!他要用那个雷达站,将他那把“万能钥匙”,插向更广阔的天地!李丫刚才,是在传递最终的执行指令!
“他要把混乱……扩散出去!”虞倩失声道。
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谷底。一次全市范围的触发已经让系统濒临崩溃,如果是一次数省范围的……
必须阻止他!必须在明天正午之前,阻止他!
陈默看着昏迷中被紧急送医的李丫,又看了看指挥部屏幕上那个被标注出来的、遥远的坐标点。
最终的战场,不在城市,而在那片荒芜之地。
与“摹仿师”的最终对决,将在那座沉默的钢铁巨兽脚下展开。
时间像绷紧的弓弦,一分一秒都带着嘶鸣。距离李丫口中吐露的正午时分,只剩下不到十八个小时。
废弃的远程雷达站位于邻省边界一片无人山区,代号“鹰眼”。建于冷战时期,曾肩负战略预警重任,后因技术迭代而封存,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如同沉默的史前巨兽,俯瞰着荒凉的山谷。选择这里,再次印证了“摹仿师”对“仪式感”和“象征意义”的病态追求——他将利用这曾经的“国家之眼”,播撒混乱的种子。
应急总指挥部气氛凝重如铁。队长坐镇中枢,协调着跨区域、跨部门的庞大资源。一支由反恐精英、电子战专家、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和医疗队组成的联合行动组迅速成立,代号“破钥”。陈默作为对“摹仿师”心理和行为模式最了解的人,被任命为前线战术顾问。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知道他的目标地点和时间。”陈默在战前简报会上,指着“鹰眼”雷达站的立体结构图,“劣势是,我们不清楚他具体的防御布置,不清楚他是否还有未被激活的‘棋子’,也不清楚他是否已经提前开始了信号装置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