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充满戾气的评论,像野火一样在网络上蔓延。一种扭曲的“崇拜”情绪开始滋生,甚至有人开始猜测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列出了各种“罪人”名单。
支队的压力陡增。上级部门连续来电,要求尽快破案,平息舆论,维护法律尊严。
“妈的!我们成了反派了?”队长看着平板电脑上那些为凶手叫好的评论,气得脸色铁青,“这帮人在为杀人犯鼓掌!”
陈默相对冷静,但紧抿的嘴角显示他内心的不平静。“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效果。通过制造轰动效应和利用公众对某些领域腐败、失德行为的普遍不满,来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披上‘正义’的外衣。他们在试图绑架民意。”
张辰和林薇加班加点,试图从网络舆论和两个受害者的数字足迹中找到线索。
“关于李静贩卖信息的线索,最早似乎是在一个叫做‘暗夜之声’的加密论坛上被匿名曝出来的,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前。”张辰汇报着他的发现,“但那个论坛服务器在海外,访问需要特定权限,而且流动性很大,追踪源头非常困难。”
“赵明远贪污的传言,在本地一些商业投诉和工程论坛也有零星出现,但远没有‘暗夜之声’上那么具体和尖锐。”林薇补充道,“‘审判者’很可能从类似‘暗夜之声’这样的地方获取了初步信息,然后进行了针对性的核实和证据搜集。”
“也就是说,他们有一个信息搜集和评估的流程。”陈默沉吟,“那么,下一个目标,很可能也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名单上,甚至可能已经在‘暗夜之声’这类地方被‘提名’了。”
必须抢在下一个“审判”之前!
方雪和苏瑾带领的外勤组加大了对赵明远和李静社会关系的排查力度。终于,一条微弱的线索浮出水面。
“陈默,队长!”方雪带着一阵风冲进会议室,“有发现!我们排查李静的银行流水时,发现她近半年有一笔定期向一个私人账户的转账,金额不大,每月一千元。收款人叫王翠。”
“王翠?”队长看向她。
“我们查了这个王翠,”方雪语速很快,“她是一个独居的老太太,没有固定收入。更重要的是,她的儿子,王磊,三年前因为经济纠纷被人打成重伤,案件至今未破,嫌疑人逍遥法外。而当时负责那个片区工程项目的,就是赵明远所在的鑫远建筑公司!王磊的案子,据说和工程款分配有关!”
赵明远!王磊!李静!
线索似乎开始交织!
“王翠和李静是什么关系?”陈默立刻追问。
“还在查!但李静给王翠转账,这绝不寻常!”方雪说道,“我们正在去王翠家的路上!”
“我们也去!”队长抓起外套。
陈默心中一动。王翠…一个儿子受害、案件未破的母亲…她会知道什么?她和李静之间,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连接点,是否会通向那个神秘的“审判者”组织?
警车再次出动,这一次,目标明确——王翠的住所。
然而,当他们的车辆驶近那个位于老城区的破旧居民楼时,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陈默。楼下聚集着一些邻居,指指点点,警灯的光芒在斑驳的墙壁上闪烁。
先期到达的辖区民警面色凝重地迎上来:“队长,陈警官…你们来晚了。”
“怎么回事?”队长的心沉了下去。
“王翠…死了。”
王翠的家,一个不到四十平米的老旧单元房,此刻已经被拉起了警戒线。
虞倩已经先一步在里面进行初步勘察。陈默和队长穿戴好鞋套手套,走了进去。
房间狭小,但收拾得还算整洁。王翠的尸体倒在客厅的餐桌旁,姿势扭曲,双目圆睁,脸上凝固着惊恐的表情。她的脖子上,有一道明显的勒痕。
“机械性窒息死亡,初步判断是他杀。死亡时间大概在24到36小时之前。”虞倩站起身,语气平静地汇报,“没有明显反抗搏斗痕迹,可能是熟人作案。现场被简单清理过,没有留下明显的指纹和脚印。”
餐桌上有两个杯子,里面残留着已经冷掉的茶水。
“两个人…”陈默看着那两个杯子,“凶手很可能以拜访为名进来,然后趁其不备动手。”
队长脸色铁青:“灭口?因为我们查到了李静和她的转账关系?”
“很有可能。”陈默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王翠的尸体和周围环境,“凶手知道我们在查李静,怕我们通过王翠这条线顺藤摸瓜,所以抢先一步掐断线索。”
他在王翠紧握的手心里,发现了一点细微的、不属于这个房间的的东西——几根深蓝色的、粗糙的化学纤维。
“虞法医,这个。”陈默小心地用镊子取下纤维,放入证物袋。
虞倩接过来看了看:“像是某种工作服或者手套上的纤维,需要回去化验。”
方雪和苏瑾在房间里进行搜查,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王翠、李静以及她儿子王磊的线索。在一个老旧的木箱底部,苏瑾找到了一本厚厚的剪报本。
打开剪报本,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人心头一震。
剪报本里,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各种新闻报道的剪报、打印的网络文章、甚至还有手写的笔记。主题高度集中:各类悬而未决的刑事案件、官员贪腐、医疗黑幕、企业侵权…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阴暗角落。在很多报道旁边,都用红笔写着触目惊心的批注:
“法律睡着了?”
“正义何在?”
“罪人逍遥!”
“天理不容!”
在关于她儿子王磊案件的报道那几页,批注更是充满了血泪和刻骨的仇恨。
“三年了!凶手还在快活!”
“没人管我们死活!”
“如果法律不给公道,老天爷会不会开眼?”
剪报本的最后一页,贴着一张近期关于河道修缮工程的新闻报道,旁边用红笔重重圈出了“鑫远建筑”和“赵明远”的名字。下面写着一行字:
“蛀虫!喝人血的东西!报应什么时候到?!”
“她…她在收集这些…”方雪的声音有些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