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和调查同步展开。“静心书院”表面看起来毫无破绽,环境清幽,会员制,往来无白丁。但其法人代表是一个背景干净得过分、几乎查不到任何实质性社会活动的文化公司,实际经营者和几名核心工作人员都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涉及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甚至信息技术。
更重要的是,监控发现,进出这里的人,除了真正的文化爱好者,还有一些神情气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他们行色匆匆,交流低调,似乎在刻意规避摄像头。
其中一个人,让负责图像比对的干警瞬间绷紧了神经——那人虽然经过了乔装打扮,但其身形和步态,与“代偿谋杀”案中,那个在废弃厂房高处开枪后逃脱的狙击手,高度吻合!
“找到你了……”陈默看着监控画面里那个模糊但充满威胁的身影,眼神冰冷。他知道,终于摸到了这个幽灵组织的尾巴。
然而,就在警方紧锣密鼓地布控,准备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突击搜查时,那个加密信息再次不期而至,发送到了陈默的手机上。
这一次,没有词语,只有一张图片。
图片是在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里拍的,背景是书架,看起来像是“静心书院”的内部。画面中央是一个打开的木盒,和送给林薇的那个一模一样。木盒里,放着一枚造型古朴的铜质印章,印章旁边,是一张折叠的纸,纸上似乎有字,但看不清楚。
而在木盒旁边,放着另一部手机。手机的屏幕是亮着的,上面显示着一张照片——是陈默穿着警服的照片,照片上他的额头,被一个鲜红的、如同血迹画出的叉号覆盖!
图片下方,是一行小字:
“选择:印章,或子弹。”
威胁,赤裸裸地升级了!不再是对他身边人的威胁,而是直接指向了他本人!
“印章”代表什么?投诚?加入?“子弹”则意味着死亡。
对方在逼他做出选择。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清除。
陈默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图片,那个覆盖在自己照片上的血红叉号,刺眼得让他眯起了眼睛。他没有感到恐惧,反而有一种猎物终于按捺不住、跳出阴影的冷静。
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监控组。
“目标地点有什么异动?”
“一切正常,陈队。未发现人员大规模撤离或异常物资调动。”
陈默沉吟片刻。对方发来威胁,却没有任何实际动作,这说明他们还在观望,或者在准备着什么。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他立刻召集老李、虞倩、林薇以及所有核心队员,召开紧急会议。
“对方坐不住了。”陈默将手机图片投影到大屏幕上,“他们在给我下最后通牒。这意味着两件事:第一,我们的调查方向是对的,已经严重威胁到他们。第二,他们可能要有大动作。”
“会不会是调虎离山?”老李盯着那个血红的叉号,脸色铁青,“把我们注意力引到你身上,他们好对林顾问或者其他人下手?”
“有可能。所以林薇的安全级别提到最高,其他潜在目标也要加强保护。”陈默点头,“但同时,这也是我们的机会。他们主动联系,就必然会留下痕迹。”
他看向技术科小刘:“这张图片,能不能挖出更多东西?拍摄环境,光源,任何细节!”
“已经在分析了,陈队!需要时间!”
陈默又看向林薇:“林顾问,从心理层面分析,‘印章’和‘子弹’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
林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专注地分析:“‘印章’通常代表权力、认证、归属。他们可能不是在简单地威胁你,而是在……招募你。他们看到了你的能力,你的执着,或许认为你有被‘转化’的潜质。而‘子弹’是纯粹的清除。这是一种非常傲慢且自信的逼迫,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着绝对优势,可以让你屈服。”
“招募我?”陈默冷笑一声,“那就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胃口了。”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沉稳而决绝:
“计划不变,继续监控‘静心书院’。同时,对外放出风声,就说我因为压力过大,暂时休假。我们要给他们一种错觉,一种我可能正在‘考虑’的错觉。”
“你要当诱饵?”老李立刻反对,“太危险了!”
“这是最快,也可能是唯一能抓住他们尾巴的办法。”陈默语气不容置疑,“他们想玩,我就陪他们玩到底。看看最后,是谁给谁盖上‘印章’,又是谁,射出那颗‘子弹’。”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领命而去。陈默独自留在会议室,看着屏幕上那张挑衅的图片,眼神锐利如刀。
雨还在下,窗外一片朦胧。城市的光怪陆离在雨水中扭曲、变形。
陈默知道,他正一步步走向风暴的中心。那里有他追寻的答案,也有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暗。
但他没有退缩。
他拿起自己的配枪,退出弹匣,一颗颗黄澄澄的子弹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他仔细地将子弹压回弹匣,咔嚓一声推入枪体。
动作缓慢,坚定,带着一种仪式感。
狩猎,开始了。
“休假”的消息放出去得悄无声息,却又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在特定的圈层里扩散。陈默的办公室灯连续几个晚上没有亮起,他常去的那家面馆也没了身影,连内网的工作日志更新都停滞了。队里的事务暂时由老李全权负责,对外只说陈队积劳成疾,需要静养。
陈默本人,则住进了市局内部一个不为人知的安全屋。房间狭小,陈设简单,只有必要的通讯设备和监控屏幕。他像一头蛰伏的猎豹,收敛了所有气息,只留下一双在暗处熠熠生辉的眼睛,紧紧盯着“静心书院”的每一个动静。
监控画面日夜不停地传输过来。书院依旧保持着那份伪装的宁静,但细微的变化开始出现。夜间停留的车辆增多了,一些原本只是偶尔露面的“会员”出现的频率增高,停留时间也更长。那个疑似狙击手的身影,再次出现,这一次,他没有过多伪装,虽然低着头,但监控捕捉到了他进入书院侧门一个隐蔽入口的清晰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