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明远比赛的是哪几个孩子?能确定身份吗?”
林薇面露难色:“时间太久了,而且当时孩子也多,他们只记得好像有当时供销科科长的儿子,还有一个是……是厂里某个工程师的孩子,名字都记不清了。”
范围依然很大。供销科科长的儿子,工程师的孩子……这些身份与现在的赵明远(财务总监)、王娟(保育员)似乎难以直接关联。
就在这时,技侦部门送来了对王娟现场那个空药瓶的检测报告。药瓶内壁检测到了微量的、与死者身上相同的致命复合物残留。同时,药瓶的标签虽然模糊,但通过技术还原,隐约可以辨认出“氯氮平”字样,这是一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
“氯氮平?”虞倩看到报告后皱起眉头,“这是一种强效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包括镇静、体位性低血压等。如果私自停药或滥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但王娟是否有精神病史?”
调查人员很快反馈,王娟的亲属和邻居均表示她从未有过精神问题,性格虽然有些内向,但绝对正常。
“药瓶不是她的。”陈默断言,“这又是凶手留下的‘道具’。氯氮平……这暗示着什么?精神问题?还是控制?”
与此同时,对红星陶瓷厂火灾旧案的重新梳理也有了惊人发现。当年火灾现场的勘查报告存在几处疑点:起火点被认定为仓库角落的电线,但那份报告的描述有些含糊其辞;现场发现了一些不属于仓库的物品残骸,报告中没有明确说明来源;更重要的是,当年负责火灾调查的消防中队负责人,在几年后因违纪被开除公职。
“当年的调查可能有问题!”老李拍案而起,“有人掩盖了真相!”
陈默沉思着,将所有线索在脑中整合:异常的火灾报告、丢失的赏瓶、陀螺赌约、指向特定日期的物品、专业的杀人手段……
“凶手很可能不是当年事件的核心参与者,而是相关者,或者……是受害者。”陈默缓缓开口,“他\/她认为当年的真相被掩盖,某些人逃脱了惩罚。现在,他\/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执行迟到的正义。那些留下的物品,不仅是线索,也是‘罪证’的象征。火车票可能代表逃离或某种安排,饭票代表日常掩盖下的异常,药瓶可能代表被迫沉默或控制,碎瓷片代表被窃取或破坏的美好事物……”
“而陀螺,”陈默的目光落在证物袋里那两个红色的塑料玩具上,“陀螺的旋转,象征着无法停止的命运轮回,或者……当年那场决定性的、带有赌注的游戏。所有被卷入其中的人,都像被抽动的陀螺,无法自主地旋转,直到力竭倒下。”
这个推论让会议室陷入一片寂静。如果真是这样,凶手的名单可能还不止赵明远和王娟两人。下一个目标会是谁?那个供销科科长的儿子?工程师的孩子?还是当年调查火灾的负责人?
“立刻根据陀螺赌约和当年厂区领导、关键岗位人员子女的线索,排查潜在目标!加强保护!”老李嘶哑着嗓子下令,他已经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了。
警方开始对初步圈定的几名潜在目标进行暗中保护和调查。然而,凶手的行动比他们更快,更隐蔽。
第三天下午,就在警方严密布控下,第三个受害者出现了。
地点是在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的棋牌室里。死者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性,名叫孙志刚,被发现在麻将桌旁“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他曾经是红星陶瓷厂供销科的科长!正是之前线索中提到的,那个可能参与过陀螺赌约的供销科科长的父亲!
而在他的手边,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陀螺,同样缺了一角。
还有一张被撕碎后又精心拼接起来的、当年红星陶瓷厂的职工先进工作者奖状,获奖人正是孙志刚自己,日期是2003年7月。
死亡方式如出一辙:体表无伤,平静死亡,初步判断死因为急性心力衰竭。在他的衣领内侧,检测到了微量的致命复合物残留。凶手似乎是将毒素涂抹在了那张拼接的奖状上。
在警方的眼皮底下,凶手再次得手!而且目标从与赵明远同辈的“子弟”,转向了他们的父辈!
“混蛋!”老李得知消息后,愤怒地一拳砸在墙上。凶手的挑衅意味已经再明显不过。
陈默站在孙志刚死亡的棋牌室现场,看着那个刺眼的红色陀螺和那张被拼接起来的、象征着他昔日荣耀的奖状,眼神冰冷。
凶手在升级。他在告诉警方,他无所不能,他的清算名单涵盖更广。奖状被撕碎又拼接,意味着凶手指控孙志刚过去的荣誉是虚假的,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审判”。
“孙志刚在当年的火灾和赏瓶丢失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陈默问道,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林薇很快查到了信息:“孙志刚当年是供销科长,有权接触和处理厂里的物资,包括那批仿古瓷赏瓶。有老员工反映,孙志刚和赵建国关系似乎不错,火灾后,孙志刚还帮忙料理了赵建国的后事。但也有一些流言,说孙志刚当年利用职权倒卖过厂里物资,只是没有证据。”
线索的拼图又多了一块。孙志刚,可能涉及赏瓶的流失,并且与赵建国关系密切。
现在,已经有三块碎片:赵明远(子弟,财务总监)、王娟(职工,保育员)、孙志刚(中层干部,供销科长)。他们的身份不同,但都通过红星陶瓷厂、2003年8月的事件以及红色陀螺联系在一起。
凶手的动机似乎越来越清晰——为二十年前可能被掩盖的、涉及盗窃、火灾甚至人命的旧案复仇。
但凶手的身份依然成谜。他(她)对化学的精通,对旧物细节的掌握,以及对警方行动的了解(否则无法在布控下精准杀掉孙志刚),都显示其绝非寻常人物。
陈默闭上眼睛,将所有信息在脑海中过滤。红星陶瓷厂、子弟、陀螺赌约、火灾、赏瓶、致命毒素、精准的时机把握……
突然,他睁开眼睛,看向林薇:“当年那个差点在幼儿园走失的孩子,查到了吗?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