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三月,正是草长莺飞、春和景明的时节。车子驶进熟悉的城市街巷,窗外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渐渐取代了福建的山海风光,念念趴在车窗上,看着路边抽芽的柳树和绽放的迎春花,嘴里叽叽喳喳地念叨:“妈妈,我们到家啦!我想我的小兔子玩偶了!”
苏晓棠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马上就能见到了,还有外公外婆种的多肉,肯定又长高了不少。”
江亦辰将车子稳稳停在小区楼下,刚打开车门,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花香——是小区里的玉兰花开了,洁白的花瓣缀满枝头,香气清雅。苏父苏母拎着简单的行李,看着熟悉的环境,脸上满是欣慰:“还是家里舒服,虽然福建的风景好,但总不如自家自在。”
“爸,妈,你们先上楼歇歇,我和亦辰把行李搬上来。”苏晓棠接过父母手里的包,笑着说道。
一家人刚走进楼道,邻居张阿姨就迎面走来,笑着打招呼:“晓棠、亦辰,你们从福建回来啦?可算回来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后天城西的城隍庙有庙会,好几年没办得这么热闹了,还有好多特色小吃和表演,你们可得去逛逛!”
“庙会?”苏晓棠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江亦辰和父母,“我们正好回来得赶上了,不如后天一起去逛逛?”
苏母立刻来了兴趣:“庙会好啊!我小时候就爱逛庙会,有糖画、捏面人,还有各种杂耍表演,热闹得很。念念肯定喜欢!”
“我想去!我想去!”念念拉着苏母的手,蹦蹦跳跳地喊道,“我要吃糖画,还要看杂耍!”
江亦辰笑着点头:“好啊,正好大家刚旅行回来,也没什么事,去庙会凑凑热闹,感受一下春日的氛围也好。”
苏父也附和道:“是啊,现在的庙会越来越少见了,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也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回到家,念念第一时间跑到阳台,抱起她的小兔子玩偶,亲昵地蹭着:“小兔子,我回来啦!我给你带了福建的小贝壳,你看漂不漂亮?”
苏晓棠和母亲收拾行李,江亦辰则给姑姑姑父打了个电话,报了平安。“姑姑,我们已经安全到家了,这次真是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念念还一直念叨着您做的虾呢。”
“安全到家就好。”江秀兰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满是笑意,“你们喜欢就好,下次有空再来福建玩,或者我们去江南看你们。对了,你们那边是不是要办庙会了?我听老家的亲戚说,江南的庙会很热闹,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习俗。”
“是啊,后天城隍庙就有庙会,我们正打算去逛逛呢。”江亦辰说道。
“那你们一定要去看看!”江秀兰说道,“说起庙会,我倒想起我们福建的一个习俗——‘请世子’,也是特别热闹,和庙会一样,都是祈福纳祥的活动,可惜你们这次没赶上,下次有机会可以看看。”
“请世子?”苏晓棠凑过来,好奇地问道,“姑姑,‘请世子’是什么呀?听起来很有意思。”
江秀兰笑着解释:“‘请世子’是我们福建一些地方的传统民俗,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一般在正月或者春日举行,会有专门的仪式,还有巡游、表演,热闹得很。”
挂了电话,苏晓棠对“请世子”的习俗充满了好奇:“亦辰,姑姑说的‘请世子’听起来真有意思,不如我们逛庙会的时候,也跟爸妈和念念讲讲这个习俗?让大家也了解一下福建的民俗文化。”
“好啊。”江亦辰点点头,“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看过一次,印象还挺深的,正好可以给你们讲讲具体的流程和讲究。”
接下来的一天,一家人各司其职,为逛庙会做着准备。苏母翻出了念念的小红袄,笑着说:“逛庙会就得穿得喜庆点,这件小红袄穿着,又好看又吉利。”
苏晓棠则上网查了城隍庙庙会的相关信息,发现这次庙会规模很大,不仅有传统的糖画、捏面人、剪纸等非遗项目,还有舞龙舞狮、戏曲表演、民俗巡游等活动,美食区更是汇集了江南各地的特色小吃,从苏式糕点到无锡酱排骨,应有尽有。
“爸,妈,你们看,这次庙会还有戏曲表演,正好你们喜欢听戏,可以好好过过瘾。”苏晓棠拿着手机,给父母看庙会的节目单。
苏父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啊,很久没听现场的戏曲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听听。”
江亦辰则带着念念去超市买了一些零食和水,准备逛庙会的时候吃。念念坐在购物车里,兴奋地说:“爸爸,我们明天能不能早点去庙会?我想第一个看到舞龙舞狮!”
“好,我们明天早点起,争取第一个到。”江亦辰笑着答应。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念念就穿着小红袄,催着大家起床:“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快起床啦!我们要去逛庙会啦!”
苏母早已准备好了早餐,有豆浆、油条、茶叶蛋,还有从福建带回来的朱子孝母饼。“快吃早饭,吃完我们就出发,去晚了人就多了。”
一家人吃完早餐,收拾妥当,便朝着城隍庙的方向出发。此时的街道上已经有了不少行人,大多是一家人结伴而行,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路边的小贩也早早摆好了摊位,有卖气球的、卖面具的、卖糖葫芦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市井烟火气。
“哇!好多气球啊!”念念指着路边的气球摊,眼睛亮晶晶的,“爸爸,我想要那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
“好,给你买。”江亦辰笑着给念念买了一个小兔子气球,念念开心地握在手里,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城隍庙位于城市的老城区,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寺,红墙黛瓦,飞檐翘角,透着一股古朴庄重的气息。庙会期间,寺庙周围被装点得格外喜庆,红灯笼挂满了枝头,五彩的旗帜随风飘扬,入口处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人真多啊!”苏母看着眼前的景象,感慨道,“比我小时候逛的庙会还要热闹。”
江亦辰牵着念念的手,小心翼翼地穿过人群:“大家跟紧点,别走散了。”
走进庙会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食区。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摊,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有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皮薄馅大的馄饨、香甜软糯的桂花糕、外焦里嫩的臭豆腐,还有滋滋作响的烤肠、香甜可口的糖葫芦,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外婆,我要吃糖葫芦!”念念拉着苏母的手,跑到一个糖葫芦摊位前。
摊主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手法娴熟地将晶莹剔透的糖葫芦递给念念:“小姑娘真可爱,这个糖葫芦甜丝丝的,可好吃了。”
念念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甜中带酸,果肉饱满,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真好吃!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你们也尝尝!”
苏晓棠则被一个卖糖画的摊位吸引了。只见摊主拿着一个小铜勺,舀起融化的糖稀,在光滑的石板上飞快地勾勒着,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眼前,引来周围一片赞叹声。
“师傅,能不能给我画一只小兔子?”苏晓棠笑着问道。
“没问题!”摊主爽快地答应,手腕一动,糖稀如流水般在石板上流淌,很快,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就画好了,摊主还特意在兔子旁边画了一朵小花,更加可爱。
念念拿着糖画,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妈妈,这个小兔子真漂亮,我要把它带回家。”
江亦辰则带着苏父,在一个卖剪纸的摊位前停下。剪纸艺人的手艺十分精湛,一张普通的红纸,在他手里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人物肖像。“爸,您看这个剪纸,多精致,买一张回去贴在窗户上,也喜庆。”
苏父点点头,挑选了一张“福”字剪纸:“这个好,寓意吉祥,贴在家里也好看。”
一家人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非遗项目,不知不觉来到了表演区。此时,舞龙舞狮表演已经开始了。只见两条红色的巨龙在锣鼓声中翩翩起舞,龙身翻滚,龙头摇摆,十分威风。旁边的狮子也不甘示弱,踩着鼓点,摇头晃脑,时不时做出跳跃、打滚的动作,引来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哇!龙和狮子好厉害啊!”念念兴奋地拍着小手,踮着脚尖,生怕错过精彩的表演。
苏母也看得津津有味:“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舞龙舞狮了,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表演结束后,民俗巡游开始了。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打头的是锣鼓队,队员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敲着锣、打着鼓,声音洪亮,气势磅礴。后面跟着的是扮成各种神仙、历史人物的演员,有财神、寿星、八仙,还有穿着古装的宫女、侍卫,一个个打扮得惟妙惟肖,引人注目。
“那个是财神爷!”念念指着巡游队伍中的财神,喊道,“财神爷,给我发个红包吧!”
财神爷仿佛听到了她的话,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红包,递给念念。念念接过红包,开心得跳了起来:“谢谢财神爷!”
巡游队伍中还有不少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演员,他们载歌载舞,展现着不同民族的风情。苏父看着巡游队伍,感慨道:“现在的庙会真是越来越丰富了,不仅有传统的民俗表演,还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展示,真是大开眼界。”
江亦辰笑着说:“是啊,这也是庙会的意义所在,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说起民俗活动,姑姑昨天提到的福建‘请世子’,其实和咱们的庙会巡游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热闹的仪式来祈福。”
“哦?快给我们讲讲‘请世子’是怎么回事。”苏母好奇地说道。
江亦辰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请世子’是福建闽南、闽西等地区的传统民俗,也叫‘迎世子’‘请公王’,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来说,‘世子’指的是当地供奉的守护神,可能是历史名人、神仙,或者是对当地有贡献的人,不同地方的‘世子’各不相同。”
“那‘请世子’具体有哪些流程呢?”苏晓棠问道。
“流程还挺复杂的,而且不同地方也有差异,但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江亦辰说道,“首先是‘起驾’,在举行仪式的前一天,村民们会先去供奉‘世子’的庙宇,进行祭祀、上香,然后将‘世子’的神像请出庙宇,安放在临时搭建的彩棚里,这个过程就叫‘起驾’。”
“起驾的时候热闹吗?”念念好奇地问道。
“可热闹了!”江亦辰笑着说,“起驾的时候,会有锣鼓队、唢呐队伴奏,还有村民们自发组织的舞龙舞狮表演,周围的村民都会来围观,有的还会跟着队伍一起祈福。”
“然后呢?”苏父追问道。
“然后就是‘巡游’,这是‘请世子’最热闹的环节,和咱们现在看到的庙会巡游很像,但规模可能更大,仪式感也更强。”江亦辰继续说道,“巡游一般在当天上午开始,‘世子’的神像会被安放在装饰华丽的轿子里,由村民们抬着,沿着村里的主要街道巡游。轿子前面有锣鼓队、唢呐队开路,后面跟着舞龙舞狮队、彩旗队,还有穿着传统服装的村民,有的会表演武术、杂技,有的会唱山歌、戏曲,一路上热闹非凡。”
“巡游的时候,村民们会做什么呢?”苏晓棠问道。
“村民们会在自家门口摆上供桌,放上水果、糕点、香烛等祭品,当‘世子’的轿子经过时,就会焚香祭拜,祈求‘世子’保佑家人平安、五谷丰登、生意兴隆。”江亦辰说道,“有的地方还会有‘接驾’的仪式,村里的长者会带领村民们在村口迎接‘世子’,给‘世子’献上哈达、鲜花等礼物,表达对‘世子’的敬仰和祈福的心愿。”
“听起来真有意思,和咱们的庙会一样,都是热热闹闹的。”苏母说道。
“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呢。”江亦辰说道,“‘请世子’的巡游结束后,会回到庙宇前的广场,举行‘安座’仪式。村民们会将‘世子’的神像重新安放在庙宇里,然后进行隆重的祭祀大典,由村里的长者主持,上香、敬酒、宣读祭文,祈求‘世子’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佑一方平安。”
“祭祀大典之后呢?”念念问道。
“祭祀大典之后,就到了‘欢宴’环节。”江亦辰说道,“仪式结束后,村里会在广场上摆上流水席,邀请所有参与‘请世子’活动的村民和前来围观的客人一起吃饭。流水席的菜品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有海鲜、肉类、蔬菜,还有各种糕点、水果,大家热热闹闹地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增进感情,也庆祝‘请世子’仪式圆满成功。”
“还有流水席啊,真好!”念念羡慕地说道,“我也想尝尝福建的流水席。”
“等以后有机会,爸爸带你去福建看‘请世子’,让你尝尝当地的流水席。”江亦辰笑着说。
“除了这些,‘请世子’还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苏晓棠问道。
“有的地方还有‘送世子’的仪式,在‘请世子’之后的几天,村民们会再次举行仪式,将‘世子’的神像送回庙宇,这个过程就叫‘送世子’,仪式虽然没有‘起驾’和‘巡游’那么热闹,但也很庄重。”江亦辰说道,“还有的地方会在‘请世子’期间举办庙会,和咱们现在逛的庙会一样,有各种小吃摊、游戏摊、小商品摊,村民们可以一边参加民俗活动,一边逛庙会、买东西、吃美食,大人小孩都能找到乐趣。”
“这么说来,‘请世子’不仅是一种民俗仪式,也是村民们团聚、交流的好机会。”苏父说道。
“是啊。”江亦辰点点头,“‘请世子’不仅承载着村民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也是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感情的重要活动。现在很多地方还在坚持举办‘请世子’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的村民,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看,成为了展示福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家人一边聊着福建“请世子”的习俗,一边继续逛着庙会。不知不觉,来到了戏曲表演区。此时,舞台上正在上演经典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唱腔优美,表演精湛,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苏父苏母都是越剧爱好者,立刻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认真地看起了表演。“这出戏我以前看过好几次,每次看都觉得精彩。”苏母说道,跟着演员的唱腔轻轻哼唱起来。
苏晓棠和江亦辰则带着念念,在旁边的游戏区逛了起来。游戏区里有套圈、打靶、投壶等传统游戏,念念被套圈游戏吸引了,拉着江亦辰的手说:“爸爸,我要玩套圈!我想套那个小兔子玩偶!”
江亦辰给念念买了十个圈,念念拿着圈,瞄准不远处的小兔子玩偶,小心翼翼地扔了出去。可惜力度不够,圈落在了地上。“没关系,再来一次。”江亦辰鼓励道。
念念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再次瞄准,用力扔了出去。这次圈正好套在了小兔子玩偶的脖子上,“我套中了!我套中了!”念念兴奋地跳了起来。
摊主笑着把小兔子玩偶递给念念:“小姑娘真厉害,这个小兔子送给你。”
念念抱着新得到的小兔子玩偶,开心得合不拢嘴:“谢谢叔叔!”
逛了一会儿,一家人都有些累了,便找了个休息区坐下,拿出带来的零食和水,补充能量。休息区里坐满了人,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吃着东西,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
“今天真是太开心了,不仅逛了庙会,还听亦辰讲了福建‘请世子’的习俗,真是收获满满。”苏母说道。
“是啊,庙会真热闹,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玩。”念念说道,怀里抱着两个小兔子玩偶,一个是家里的,一个是套圈赢来的。
“我觉得‘请世子’的习俗也很有意思,以后有机会真想去福建看看。”苏晓棠说道。
“没问题,等下次放假,我们就带你们去福建,不仅能看‘请世子’,还能再去厦门、武夷山逛逛,尝尝当地的美食。”江亦辰说道。
休息了一会儿,一家人又继续逛了起来。他们来到了小商品区,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有剪纸、刺绣、木雕、竹编等,每一件都做工精美,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苏晓棠看中了一个刺绣的小钱包,上面绣着精美的梅花图案,栩栩如生。“这个钱包真漂亮,买一个回去当纪念品。”
苏父则挑选了一个木雕的笔筒,笔筒上刻着竹子,还有一个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