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秋意在一场场细雨中愈发醇厚,梧桐叶铺满庭院小径,踩上去沙沙作响。苏晓棠清晨醒来时,窗外正飘着细密的雨丝,空气里弥漫着桂花与湿润泥土交织的清香。她轻手轻脚地下床,生怕惊扰了还在熟睡的江亦辰,走到书房时,目光不自觉落在书架上那排整齐的“情书投递箱”上,浅棕色的“西域情书”格外醒目,仿佛还带着西域的风沙与阳光的味道。
回到江南的生活,迅速回归到熟悉的节奏里。江亦辰结束新疆的科研考察后,带回了大量的地质样本和数据,需要尽快整理分析,撰写考察报告;苏晓棠则要处理《错题本里的情书》后续的读者反馈和出版社的合作事宜,同时还要筹备一场小型的读者分享会。两人各自忙碌,却依旧在平凡的烟火日常里,延续着写“情书”的习惯。
清晨七点,厨房里已经传来了轻微的声响。苏晓棠系着围裙,正在准备早餐。平底锅里煎着鸡蛋,滋滋作响,旁边的小锅里煮着小米粥,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玻璃上的雨痕。她拿出手机,点开备忘录,快速记下几笔:“清晨煮粥,听着雨声,想起新疆的晨雾,那里的早晨是清冽的,而江南的早晨是温润的。亦辰还在睡,昨晚整理数据到深夜,辛苦了。”这是她的习惯,把生活里的细碎瞬间先记录下来,晚上再誊写到“情书投递箱”里。
江亦辰醒来时,闻到了早餐的香气。他走进厨房,从背后轻轻抱住苏晓棠,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早啊,老婆。”他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依旧温柔。
“醒啦?”苏晓棠侧过头,笑着帮他理了理额前的碎发,“粥快好了,先去洗漱吧。”
江亦辰点点头,目光落在灶台上的小米粥上,笑着说:“还是家里的粥喝着舒服,新疆的奶茶虽然香浓,却少了这份熟悉的味道。”
早餐桌上,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念念捧着碗,小口喝着粥,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妈妈,今天我们班要竞选班干部,我想竞选文艺委员,我还准备了才艺表演呢!”
“念念真勇敢,”苏晓棠笑着鼓励她,“不管能不能选上,敢于尝试就是最棒的。”
江亦辰给念念夹了一块煎蛋:“爸爸相信你,一定能表现得很好。记得上台不要紧张,像平时给我们表演一样就好。”
“嗯!”念念用力点头,眼中满是自信。
吃过早餐,江亦辰提着公文包出门上班,苏晓棠送念念去学校后,也回到了家,开始处理自己的工作。她的书房里,电脑屏幕上打开着读者反馈的文档,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不同读者的感悟与建议。有的读者分享了自己模仿“情书投递箱”的经历,有的读者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家庭相处的细节,还有的读者提议举办线下分享会,让更多人交流爱的表达。
苏晓棠认真地整理着这些反馈,时不时停下来,在自己的墨绿色“时光情书”里写下几笔:“今日整理读者反馈,看到很多家庭因为我们的故事,开始记录彼此的爱,心中满是欣慰。原来,分享幸福,真的能传递幸福。亦辰今天要分析新疆带回的地质样本,希望他一切顺利。”
她打开与出版社编辑的聊天窗口,讨论着读者分享会的细节。“我们可以把分享会的主题定为‘笔墨传情,让爱可感’,”苏晓棠敲下一行字,“现场可以设置一个‘临时情书投递箱’,让读者写下想对身边人说的话,然后我们挑选一些现场朗读,应该会很有意义。”
编辑很快回复:“这个主意太好了!既贴合书的主题,又能增加互动性。场地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就在市中心的书店,下周六下午两点,你看可以吗?”
苏晓棠回复“没问题”,又和编辑讨论了分享会的流程、物料准备等细节,一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中午,她简单煮了一碗面条,一边吃一边翻看江亦辰的“情书投递箱”,想看看他昨天有没有写下新的内容。
江亦辰的黑色本子里,最新的一页写着:“新疆考察的数据初步整理完毕,样本分析结果超出预期,或许能为当地的地质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晚上回家给晓棠做她爱吃的糖醋排骨,补偿她这几天独自忙碌。”
苏晓棠看着字迹,嘴角泛起笑意。她拿出笔,在旁边写下一行小字:“等你回来,我给你泡你最爱的普洱茶。”
下午,苏晓棠开始准备分享会的发言稿。她翻看着自己的“情书投递箱”,从蓝色本子里的青涩暗恋,到黑色本子里的重逢相守,再到“西域情书”里的山河相伴,挑选着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片段。她想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读者,爱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用心感受、用心记录,平凡的日常也能开出浪漫的花。
与此同时,江亦辰正在实验室里忙碌。他穿着白大褂,面前的实验台上摆放着从新疆带回的岩石样本,显微镜下,岩石的纹理清晰可见。他一边观察,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数据,时不时和身边的同事讨论几句。
“江哥,你带回的这些样本,矿物质含量很特别啊,”年轻的同事小李指着显微镜屏幕,“这和我们之前研究的华北地区的岩石样本有很大差异。”
江亦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正是我意料之外的,新疆的地质构造确实有其独特性。如果能深入研究,或许能为当地的矿产资源勘探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他拿出手机,快速给苏晓棠发了一条信息:“样本分析有新发现,晚上给你详细说,糖醋排骨照旧。”
苏晓棠收到信息时,正在修改发言稿,看到“糖醋排骨照旧”几个字,忍不住笑了出来。她回复:“好,等你回家,给你留着普洱茶。”
傍晚时分,雨已经停了。苏晓棠去学校接回念念,刚到家,就看到江亦辰已经回来了,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锅里的糖醋排骨冒着热气,酸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爸爸!”念念兴奋地跑过去,抱住江亦辰的腿,“我今天竞选成功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投票给我了!”
“真的吗?太棒了!”江亦辰放下手中的锅铲,抱起念念,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我们的念念真厉害!”
苏晓棠走进厨房,看着忙碌的江亦辰,笑着说:“看来今天是双喜临门,既有科研新发现,又有念念竞选成功。”
“是啊,”江亦辰笑着说,“晚上我们好好庆祝一下。”
晚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糖醋排骨、清蒸鱼、炒时蔬,还有一道新疆风味的大盘鸡,是江亦辰特意为苏晓棠做的,复刻了他们在新疆吃到的味道。
“爸爸做的大盘鸡真好吃,和新疆的一样香!”念念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江亦辰给苏晓棠夹了一块鸡肉:“尝尝看,是不是那个味道?我特意按照你记的菜谱做的。”
苏晓棠尝了一口,点点头:“嗯,味道很正宗!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么清楚。”
饭桌上,江亦辰分享着今天的科研发现:“我们发现新疆那片区域的岩石中,含有一种罕见的矿物质,这种矿物质在环保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接下来,我们打算申请专项研究基金,深入开展研究。”
“太好了!”苏晓棠由衷地为他高兴,“这可是造福社会的好事,一定要加油。”
念念虽然听不懂科研术语,却还是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像个小大人一样。
晚上,念念睡着后,苏晓棠和江亦辰坐在书房里,各自拿出“情书投递箱”,记录着当天的生活。
苏晓棠写道:“今日忙碌却充实,整理读者反馈、筹备分享会,虽然累,但很有意义。念念竞选文艺委员成功,亦辰的科研有了新发现,晚餐的糖醋排骨和大盘鸡格外香甜。生活的幸福,莫过于此——爱人顺遂,孩子懂事,自己有所热爱。”
江亦辰则写下:“样本分析有重大突破,心中欣喜。回家看到晓棠和念念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糖醋排骨是她的最爱,大盘鸡是我们共同的回忆,能为她们做一顿饭,看着她们吃得开心,便是最大的满足。明天要继续推进研究,也期待晓棠的读者分享会顺利举办。”
写完后,两人相视一笑,交换着本子翻看。看着彼此笔下的日常与牵挂,心中满是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愈发忙碌。江亦辰白天泡在实验室里,分析样本、撰写报告、申请研究基金,经常加班到深夜;苏晓棠则忙着确认分享会的流程、准备物料、回复读者的咨询,还要抽出时间辅导念念的功课。
周三晚上,江亦辰加班到十点才回家。推开门,看到客厅里还亮着一盏暖黄的灯,苏晓棠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情书投递箱”,已经睡着了。旁边的茶几上,放着一杯温热的牛奶,还有一张便签:“老公,牛奶温好了,记得喝。我先睡了,你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江亦辰心中一暖,轻轻走过去,拿起毯子盖在她身上。他拿起茶几上的便签,又看了看苏晓棠手中的本子,那是他的黑色“情书投递箱”,最新的一页还夹着一张他在新疆拍摄的星空照片。
他坐在苏晓棠身边,拿起自己的本子,写下:“深夜归家,看到你在沙发上等我睡着,心中满是愧疚与感动。牛奶温热,便签暖心,有你在,再忙碌的日子也有温柔的慰藉。研究基金的申请有了初步进展,再坚持一下就能告一段落,到时候好好陪你和念念。”
苏晓棠迷迷糊糊醒来,看到江亦辰,揉了揉眼睛:“你回来了?”
“嗯,”江亦辰握住她的手,“怎么在沙发上睡着了?怎么不回房间睡?”
“等你啊,”苏晓棠打了个哈欠,声音带着睡意,“怕你回来没人给你开门,也想让你回来就能喝到热牛奶。”
江亦辰心中一紧,把她搂进怀里:“以后不用等我,早点休息,我自己有钥匙。你这样我会心疼的。”
“知道了,”苏晓棠靠在他怀里,轻声说,“你的研究怎么样了?基金申请有眉目了吗?”
“有进展了,”江亦辰笑着说,“应该很快就能批下来。你呢?分享会的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吧?”
“嗯,差不多了,”苏晓棠点点头,“物料已经准备好了,读者报名也很踊跃,应该会顺利。”
“那就好,”江亦辰在她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时间不早了,我们回房间睡吧。”
周五下午,江亦辰的研究基金申请顺利通过,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第一时间给苏晓棠发信息:“基金申请通过了!晚上我早点下班,带你和念念出去吃大餐,庆祝一下!”
苏晓棠收到信息时,正在书店确认分享会的场地布置,看到信息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回复道:“太好了!恭喜老公!我们晚上去吃念念最爱的那家西餐厅吧。”
晚上,一家三口来到西餐厅。念念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坐在儿童座椅上,兴奋地看着菜单:“我要吃牛排、薯条,还要喝草莓汁!”
“好,都给你点,”江亦辰笑着揉了揉她的头,看向苏晓棠,“你想吃点什么?”
“一份黑椒牛排,再加一份蔬菜沙拉就好,”苏晓棠笑着说,“今天要好好庆祝一下,你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是啊,”江亦辰点点头,“接下来就是深入研究了,不过不用像之前那么赶了,可以正常上下班,多陪陪你们。”
晚餐时,江亦辰分享着研究基金申请的过程,苏晓棠也说起了明天读者分享会的流程,念念则在一旁插科打诨,时不时说些学校里的趣事,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周六下午,读者分享会如期举行。市中心的书店里挤满了人,有年轻的情侣,有中年夫妻,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大家都是《错题本里的情书》的读者,脸上满是期待。
苏晓棠穿着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站在分享台中央,温柔地看着台下的读者:“大家好,我是苏晓棠。今天很开心能和大家在这里相聚,分享《错题本里的情书》背后的故事,也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表达爱、记录爱。”
她从高中时的蓝色错题本说起,分享了自己和江亦辰藏在错题本里的暗恋心事,大学毕业后的重逢,婚后的平淡日常,还有新疆之行的所见所感。她的声音温柔而真挚,台下的读者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容,有的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日复一日的陪伴;亲情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细水长流的牵挂,”苏晓棠看着台下的读者,轻声说,“我们的‘情书投递箱’,记录的都是生活里的细碎瞬间,却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把对身边人的爱,大声说出来,认真记下来。”
分享会的互动环节,读者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一位年轻的女孩说:“我和我男朋友也开始写‘情书投递箱’了,每天写下想对彼此说的话,现在我们的感情越来越好了,谢谢苏老师的启发。”
一位中年大姐说:“我和我老公结婚二十年了,平时很少表达爱意,总觉得老夫老妻了,没必要搞这些形式。看了你的书,我才意识到,爱需要表达,需要记录。我也准备了一个本子,昨天第一次给我老公写了‘情书’,他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苏晓棠认真地听着每一位读者的分享,眼中满是欣慰。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临时情书投递箱”,邀请读者们写下想对身边人说的话。读者们纷纷拿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心意,投进投递箱里。
苏晓棠随机挑选了几张便签,现场朗读起来。“老公,谢谢你二十年来的包容与陪伴,以后我会学着表达爱,让我们的婚姻更幸福。”“宝贝,妈妈爱你,希望你健康快乐成长。”“女朋友,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我会好好爱你,守护你。”
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掌声此起彼伏。
分享会结束后,很多读者围过来,希望能得到苏晓棠的签名。苏晓棠耐心地为每一位读者签名,和他们交流着,分享着爱的心得。江亦辰也来到了现场,站在人群外,看着台上闪闪发光的苏晓棠,眼中满是骄傲与温柔。
晚上,送走最后一位读者,苏晓棠疲惫地靠在江亦辰的肩上:“终于结束了,好累啊。”
“辛苦你了,”江亦辰握住她的手,笑着说,“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好,看到这么多读者因为你的故事而受到启发,我真为你骄傲。”
“都是我们一起的功劳,”苏晓棠笑着说,“如果没有你,没有我们那些真实的故事,也不会有这本书,更不会有今天的分享会。”
江亦辰牵着苏晓棠的手,走出书店。夜晚的江南,灯火璀璨,细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两人沿着街道慢慢走着,聊着分享会的趣事,聊着未来的计划。
“接下来,你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江亦辰说,“等我把手头的研究推进一下,我们带着念念去周边玩玩,就当是休息。”
“好啊,”苏晓棠点点头,“我想去周庄,那里的古镇风光很美,适合放松心情。我们可以带上‘情书投递箱’,记录下旅途的点滴。”
“没问题,”江亦辰笑着说,“都听你的。”
回到家,念念已经睡着了。苏晓棠和江亦辰坐在书房里,各自拿出“情书投递箱”,记录着这一天的经历。
苏晓棠写道:“读者分享会圆满结束,看到很多人因为我们的故事而学会表达爱、记录爱,心中满是成就感。亦辰来现场支持我,看到他站在人群外的身影,心中满是温暖。生活或许忙碌,却因这些温暖的瞬间而变得格外有意义。”
江亦辰写道:“看着晓棠在分享会上闪闪发光的样子,真为她骄傲。她用我们的故事,温暖了那么多人,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研究基金申请通过,分享会圆满成功,接下来,要多陪陪家人,把忙碌的日子过成诗。”
日子在忙碌与温暖中继续。江亦辰的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他带领团队深入分析新疆的地质样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苏晓棠则收到了更多出版社的合作邀请,她选择了一本关于家庭情感的散文集,继续分享着自己的故事与感悟。
两人依旧各自忙碌,却从未忽略过彼此和家人。他们会在清晨互相道一声早安,在晚上分享一天的趣事,在周末带着念念去公园散步、去书店看书,在“情书投递箱”里记录着生活的点滴与爱情的一路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