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师徒四人便收拾行装,从五庄观出发,准备继续踏上西行之路。
没走出多远,前方赫然出现一座高山。唐三藏望着那山势险峻,心中不禁忧虑,赶忙对徒弟们说道:“徒弟们,前面这座山如此险要,恐怕马匹通行艰难,大家务必小心谨慎。”
孙悟空神色轻松,安慰道:“师父放心,我等自会妥善应对。”
只见孙悟空在马前横担金箍棒,一路披荆斩棘,登上高崖。眼前之景,峰岩层叠,涧壑蜿蜒。
虎狼成群结队地游走,麂鹿成帮结伙地穿梭其间。
数不清的獐豝在草丛中钻来钻去,漫山遍野的狐兔聚集成堆。
更有那千尺长的大蟒,万丈长的大蛇。大蟒喷吐出如愁云般的雾气,长蛇呼啸出诡异的怪风。
道路两旁荆棘丛生,相互牵绊,而岭上的松树、楠树却显得格外秀丽。
薜萝藤蔓随处可见,芳草如绿毯般铺向天际。山峰的影子倒映在遥远的北海,云雾散开处,斗柄星指向南方。
此山历经万古岁月,蕴含着古老的元气,千座山峰巍峨耸立,在日光下透着丝丝寒意。
长老骑在马上,心中难免有些惧怕。孙悟空见状,施展出浑身解数,挥舞着铁棒,一声怒吼,那声音震得狼虫虎豹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师徒几人进入山中,行至一处山势高峻之地,唐三藏突然说道:“悟空,为师今日腹中饥饿,你去寻些斋饭来吃吧。”
孙悟空赔着笑脸道:“师父,您想想,这荒郊野岭的半山之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即便有钱也无处买吃的,叫我去哪儿化斋呢?”
唐三藏心中不悦,忍不住骂道:“你这猴子!想当初在两界山,你被如来佛祖压在石匣之内,口虽能言,脚却不能动,多亏我救你性命,又为你摩顶受戒,收你为徒。你怎么就不肯勤勉,总是偷懒耍滑呢!”
孙悟空赶忙解释道:“弟子一直尽心尽力,何来懒惰之说?”
唐三藏道:“你若尽心尽力,怎么不赶紧去化斋给我吃?我饿着肚子如何赶路?况且此地山岚瘴气弥漫,如此下去何时才能到达雷音寺?”
孙悟空无奈道:“师父莫要怪罪,少说几句吧。我知道您生性高傲,若是太过违逆您的意思,您就要念那紧箍咒了。您先下马安稳坐着,待我看看哪里有人家,去化些斋饭来。”
说罢,孙悟空纵身一跃,跳上云端,手搭凉篷,极目远眺。
可惜这西方之路,实在荒僻寂寥,根本不见村庄城堡和人家的踪影,到处都是树木繁茂、人烟稀少之地。
看了许久,终于瞧见正南方向有一座高山,那山的向阳处,有一片鲜艳的红色。
孙悟空按下云头,对唐三藏说道:“师父,有吃的了。”
唐三藏忙问是什么,孙悟空道:“这里没有人家可以化缘,那南山有一片红色,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给您充饥。”
唐三藏一听,喜道:“出家人若能吃到桃子,那再好不过了,快去快去!”
孙悟空取来钵盂,驾起祥光,只见他一个筋斗翻出老远,四周冷气飕飕,转眼间便朝着南山摘桃而去。
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
果不其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
孙大圣离开时,惊动了此怪。它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瞧见长老坐在地上,顿时满心欢喜,暗自思忖道:“真是造化!造化!这几年总听家人说起东土大唐有个和尚要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他本是金蝉子转世,历经十世修行的原体。要是有人能吃上他一块肉,便能长生不老。没想到今日竟然真的到了我眼前。”
那妖精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前捉拿唐三藏,却见长老身旁有猪八戒和沙僧护持,一时不敢靠近。
虽说猪八戒和沙僧并无惊天动地的大本事,但猪八戒曾是天蓬元帅,沙僧也曾是卷帘大将,他们身上的威风还未完全消散,所以妖精不敢贸然近身。
妖精寻思道:“等我先戏弄他们一番,看看情况再说。”
好个妖精,停下阴风,在山凹里摇身一变,瞬间化作一个月貌花容的妙龄女子,那模样当真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令人赏心悦目。
只见她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往东,径直朝着唐三藏走来。
圣僧歇马于山岩,忽见一位女子袅袅婷婷地靠近。她翠袖轻轻摆动,好似笼住了春笋般的玉手,湘裙微微斜拽,露出小巧的金莲。
粉面上香汗淋漓,如花朵含露般娇艳,峨眉被微尘拂过,恰似柳带轻烟般婉约。
唐三藏仔细定睛看去,只见女子渐渐走到近前。
唐三藏见状,连忙唤道:“猪八戒,沙僧,悟空刚说此地旷野无人,你们看,这不就有一个人走过来了吗?”
猪八戒赶忙应道:“师父,您和沙僧坐着,待老猪前去看看。”
那呆子放下钉钯,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直裰,装模作样地摆出一副斯文模样,大摇大摆地迎上前去。
猪八戒见她生得如此俊俏,顿时凡心大动,忍不住胡言乱语起来,喊道:“女菩萨,你这是要往哪里去呀?手里提着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他压根儿就没看出这分明是个妖精。
那女子连忙笑着回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装的是香米饭,绿瓶里盛的是炒面筋。我特地来到此处,别无他意,只因家中父母一向看经礼佛,乐善好施,经常斋僧供佛。只因他们膝下无子,便求神拜佛,后来生下了我。本想攀个好门第,将我许配他人,可又担心老来无人依靠,所以给我招了个女婿,指望他能养老送终。”
唐三藏听后,说道:“女菩萨,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然父母健在,又招了女婿,若有斋僧的愿心,让你丈夫来做便是,为何你一个女子独自在山中行走,还没有侍儿跟随,这可不符合妇道啊。”
那女子笑容满面,赶忙陪着俏语说道:“师父有所不知,我丈夫此刻正在山北的凹里,带着几个伙计锄田。这是我煮好的午饭,正要送去给他们吃。只因现在正是五黄六月,家中无人使唤,父母又年事已高,所以我只好亲自前来。正巧遇到三位远来的高僧,我便想到父母一向好善,故而想将这饭斋与诸位高僧,若不嫌弃,还望笑纳。”
唐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去摘果子了,他马上就回来,我不敢贸然吃你的饭。倘若我吃了你的饭,你丈夫知晓后,怪罪于你,那岂不是贫僧的罪过?”
那女子见唐三藏不肯吃,又满脸堆笑地说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只是小事一桩,我丈夫更是个大善人,一生最爱修桥补路,关爱老人,怜悯穷人。只要听说这饭是送给师父吃的,他对我的夫妻之情,定会比平常更加深厚。”
唐三藏依旧坚持不吃,这可把旁边的猪八戒给急坏了。
那呆子努着嘴,嘴里埋怨道:“天下的和尚多得是,可没见过像我们师父这般优柔寡断的!现成的饭摆在眼前,三分都不吃,非要等那猴子回来,凑成四分才吃!”说罢,他不由分说,一嘴就把罐子拱倒,迫不及待地就要动口。
就在这时,孙悟空从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个筋斗翻了回来。
他睁着火眼金睛仔细一看,立刻认出这女子是个妖精,当下放下钵盂,掣出铁棒,对着妖精当头就打。
这可把长老吓得不轻,连忙伸手扯住孙悟空,问道:“悟空!你跑过来要打谁?”
孙悟空道:“师父,您眼前这个女子,可不是什么好人,她分明是个妖精,是来骗您的!”
唐三藏道:“你这猴头,以前倒还挺有眼力,今日怎么胡言乱语!这女菩萨一片善心,要将饭斋与我们,你怎么能说她是妖精?”
孙悟空笑道:“师父,您有所不知啊!老孙当年在水帘洞做妖魔时,要是想吃人肉,便会这般变化:有时变作金银财宝,有时变作华丽庄台,有时变作烂醉如泥的醉人,有时就变作女色。要是遇到那些痴心的人,爱上了我,我就把他迷到洞里,随心所欲地或蒸或煮,尽情享用;要是吃不完,还会晒干了留着以后吃。师父,我要是来迟一步,您可就落入她的圈套,遭她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