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吧,我倒要听听看你要怎么得罪芒果tV,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也该让贤了。”何楚然语气冰冷。
周可并未因顶头上司一番无情语言而陷入慌乱。
她笑了笑,语气从容道:“何总,您误会了。芒果tV我们自然不能得罪,也没有必要得罪。但「舆论」,是可以引导的。我们不需要公开指责芒果tV,我们只需要……让「观众」和「粉丝」自己去「发现」一些问题。”
“继续。”何楚然挑了挑眉。
周可点头继续道:“陈宇这次能赢,关键点在于那个匪夷所思的「云端国际听审100%支持率」。这个数据太完美了,完美到不真实。”
“我们可以从这个点切入,不动声色地引导质疑……”
“是否是节目组为了制造话题、吸引国际关注,而刻意倾斜了资源?”
“是否在投票规则、听审筛选上存在不透明之处?”
“甚至……是否可以暗示,陈宇与节目组某些高层,存在某种「默契」?”
“我们要做的,不是官方发声,而是发动我们合作的水军、营销号,用路人、业内人士、资深乐评人的口吻,提出这些合理质疑。将大众的注意力,从「王方唱得差」、「陈宇实力强」,转移到「比赛是否公平」、「资本是否操控」上来。”
何楚然听着,手指重新开始有节奏地敲击桌面,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动。
这确实比直接攻击陈宇要高明,也安全得多。
周可观察着他的神色,趁热打铁:“陈宇这种没有深厚背景,仅凭一时运气蹿红的小人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走得越快,站得越高,盯着他的人就越多,嫉妒他的人也越多。我们只需要点燃第一把火,自然会有无数看他不顺眼、或者想蹭热度的人跟上。到时候,浑水摸鱼,真假难辨,谁还会死死盯着王方那一点点无伤大雅的「耳返失误」呢?”
说到最后,周可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这一招移花接木、祸水东引,是她惯用的伎俩,且屡试不爽。
何楚然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思路可行,但具体操作……似乎差了一些东西。”
他刚说完,就观察到周可脸上似乎挂着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担心她是有所顾虑。
“说吧,这里没外人,就我和你,说说看具体怎么操作?细节说清楚。”何楚然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可。
周可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双手撑在桌沿,脸上露出了一个更加清晰且带着一丝狠辣的笑容:
“首先,有几个很重要的人,愿意提供一些我认为非常关键的黑料,但开价也很高。”
何楚然来了兴趣:“谁?什么黑料?”
“其中一个人是《华国有嘻哈》前总导演,庞虎。”
“继续说!”
“何总别着急,还有几位跟陈宇有过节的……我们可以这样……分几步走……”
就在峻峰世纪紧锣密鼓地布置着针对陈宇的舆论陷阱时,湘省酒店的陈宇,刚刚结束了与林嘉琪的通话。
林嘉琪似乎刚忙完,声音带着一丝慵懒,恭喜他夺得第一之后就道了晚安。
陈宇有些失眠,仍旧在忙活着,在电脑上将《大展鸿图》和《papillon》上传至企鹅音乐后,就继续写一些beat以及录制一些新鲜采样。
期间,他还突然想到一件事,在电脑前低声喃道:“嗯……都是单曲,差不多得弄成专辑了。”
弄着弄着,就睡着了。
就在峻峰世纪的周可密谋着如何点燃舆论烽火的同时,《歌手》节目组所在的大楼,同样灯火通明。
总导演洪涛说要为陈宇打造一个“现象级话题”,绝非戏言。
他深谙娱乐圈的运作规则,深知一个极具争议性和爆发力的新人,对节目本身热度的反哺有多大。
陈宇昨晚的表现,无论是音乐本身,还是带来的戏剧性效果和海外影响力,都堪称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
“动作要快!趁着热度还没下去,把所有能用的渠道都给我用上!”洪涛在会议室里,对着公关团队下达指令,“核心思路就一个:突出陈宇的「不可复制性」和「国际影响力」!”
公关团队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首先,《歌手》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精心剪辑的长视频微博。
视频内容并非简单的表演片段,而是将陈宇两场表演的精华部分,与后台歌手尤其是cara和charlie震惊、赞叹的Reaction镜头,以及最后宣布陈宇获得100%云端支持和总冠军时的全场沸腾画面,巧妙地剪辑在一起。
配文更是极具煽动性:
【#歌手# #陈宇papillon# 昨夜,乐坛迎来破茧之声!】
“从岭南戏曲与孟菲斯陷阱惊艳碰撞、征服所有国际听审的《大展鸿图》,到引爆全场、征服所有现场观众的《papillon》,@陈宇 用两首原创说唱,打破界限,重新定义「歌手」的可能性!云端100%支持率史无前例,海外社交媒体疯狂热议,这是属于音乐的胜利,更是华国乐坛新生力量的强势宣告!破茧成蝶,未来可期![视频链接]”
这条微博一经发布,立刻被节目组联动的大量合作营销号、乐评人转发。
文案方向和调性高度统一:
“论创作才华和舞台表现力,陈宇在新生代里是独一档的存在!”
“《papillon》的舞台让我看到了华国歌手在国际舞台上的另一种可能!”
“《大展鸿图》100%云端支持率虽然惊人,但我觉得实至名归!国际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从《有嘻哈》冠军到《歌手》第四期第一,陈宇的每一步都走得又稳又炸!”
同时,节目组还特意将cara和charlie用英文盛赞陈宇的片段,配上中文字幕,单独剪辑成小视频分发,着重强调“国际认可”。
一些“海外乐评人Reaction合集”、“《大展鸿图》和《papillon》在海外平台热度数据”等帖子也层出不穷!
这些内容共同营造出了一种“陈宇已然火到海外”的声势。
在洪涛团队有计划的推动下,微博热搜榜上,陈宇和《歌手》的相关词条牢牢占据前列,热度居高不下。
这一波强势营销,效果立竿见影。
大量原本只是《歌手》节目忠实观众,但对说唱音乐或《有嘻哈》并不熟悉的“综艺粉”和“主流音乐听众”,在这一晚,都被迫或主动地认识了“陈宇”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