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条路不通,那么林顺就选择另外一条路。
他的办法是打算在林铁牛的田上面建造一座桥
这样就可以通车了。
这样做唯一的缺点就是可能要占据一些耕田的地方。
大概几平方米的样子。
他找到了林铁牛,把这件事情跟他说了一下,询问他的意见。
“林皮跟王小花太过分了!”林铁牛愤愤不平的说:
“这明明是对他们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答应?
顺子哥,我的天你随便弄,没关系的。”
林顺脸上露出笑容:“果然还是铁牛你仗义,太谢谢了。”
既然林铁牛同意了,那么林顺就想要快一点把这个事情给搞定。
搭建一座桥,其实也不用多大的工程。
林顺就打算搭建拱桥。
这玩意儿只要把桥的两面地基给弄好,再然后弄一些长条形的石头给搭上去,就可以了。
这种桥的好处是建造方便,成本低廉,并且十分耐用。
而且不断往下压的过程还能够让桥变得越发坚固。
这就为什么很多古代的桥能够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原因。
林顺记得自己家后面那座山上就有很多裸露在外的长条形石头,可以用来建桥。
后山。
经过那场暴雨之后,山上不少地方都冒出了嫩草。
这边要是有个一年时间的休养生息,都能恢复生态。
但可惜不太现实。
林顺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石头。
经过上次暴雨的冲刷,大片大片都暴露在空气当中。
林顺挑选了一些合适的,全部装进个人空间。
晚上,等村子里的人都熟睡了之后,林顺就一个人跑出来,把剩下的路给修好。
他修的都是公共道路,不属于任何一个村民。
这种路谁要是敢破坏一丝一毫,林顺保准弄死他。
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林顺就全部弄好了。
然后就直奔林铁牛的田中,开始在田的前后两处,挖一个长条形的桥墩。
两米深。
弄好之后,把钢筋跟水泥倒进去。
完成。
等到明天就差不多凝固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顺爬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随身农田内的水稻。
嗯,长得都挺不错的。
然后又去屋后面看了一下超级番茄。
即将进入成熟阶段。
不错不错,很快就又可以享受收成的喜悦了。
厨房里还有程知夏昨天包的饺子。
王顺放锅里蒸之后,就跑到前院去喂几只家禽。
这些家禽随着时间的推移,体格也是越来越健壮。
并且下的蛋也比最开始那会儿,大了将近一倍。
按照这个架势下去,这鸡蛋都得跟鹅蛋一般大了。
那只鹌鹑下的蛋,则是快要跟鸡蛋一样大了。
把今天的蛋给收起来。
“嗯?”突然,林顺动作一顿,感觉到了不对劲。
“一个...两个...三个...”他把几只家禽下的蛋给数了一遍。
终于是发现问题了。
多了!
七只母鸡、一只鹌鹑、一只鹅、一只鸭,一天产下的蛋应该是十个才对。
然而,今天产下的则是...二十个!
也就是说,今天这些家禽平均一只给下了两个蛋?!
这有点可怕啊。
林顺把每个鸡蛋都给晃了晃。
都没啥质量问题,重量也达标。
林顺打算看看明天这些家禽,是不是还能够产下这么多。
如果能够稳定保持的话,那么他就打算成规模养殖了。
吃了早饭之后,林顺就出门了。
远远地,就看到林皮跟王小花那对夫妻,正在门前搭建架子。
林顺笑了。
这心思过于明显。
这就是典型的嫌你穷、怕你富思维。
就这样的心胸,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想要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也是不可能的。
林顺都懒得从他们门前走过,而是走林铁牛的田。
昨天晚上打的桥墩已经凝固了。
不过现在还不能搭建主体,还要再等一天才行。
又去看了一下修的那些水泥路,则是已经完全凝固了。
有不少村子里的小朋友在这上面跑来跑去,十分的开心。
林顺那几个侄子侄女也在。
现在他们可了不得了,已经成为了村子里面的‘核心人物’。
受到了其他孩子的追捧。
自然也是因为林顺。
现在村子里谁不知道他们的小叔是林顺?
林顺是谁?
村子里面最有钱的男人。
拥有全村第一辆小汽车。
而且林顺还把原本应该给他们的红包给换成了大白兔奶糖。
这个东西在孩子当中那可是绝对的硬通货。
谁拥有这玩意,就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拥护。
林顺看到这个场景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顺子,你这个路修的好啊。”
“以后下雨天走路也不会满腿都是泥了。”
“顺子,好样的,修路大功德啊。”
......
也有一小部分有格局的村民,知道修路是对全村人都有好处的。
所以在看到林顺之后就对他大加赞赏。
这些人的夸赞也是让林顺心情好了不少。
总归不是整个村子都是白眼狼。
没有在村子这边多做耽误,他就去供销社了。
明天就是林铁牛跟林小花结婚的日子。
他要去买一辆摩托车来送给他。
作为自己最好的兄弟,他要结婚,肯定是要给准备一份十分丰盛的礼物才是。
来到供销社,林顺选了一辆跟他同款的摩托车。
价格比他之前买的要贵上二十块钱。
不过也无所谓了。
而且让林顺有些意外的是,这次购买就不再需要票了,只要给钱就行。
看来全国各地在物资购买方面已经在一点点的放开了。
一个好浩大、辉煌而又璀璨的新时代已经在缓缓的朝着全国人民展开。
除了摩托车之外,林顺还看到了这里有卖头盔的。
就买了四个。
给林铁牛两个,自己留两个用。
然后又买了一斤的白糖。
这个还是没有放开限制,一个人只能买一斤。
林顺每次过来都一定会买的。
这个年代的人对于糖的摄入都是严重不足的。
“咦?这是!”就在林顺准备回去的时候,供销社里一样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