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远山、魏天明和袁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清风市乃至全省的政商两界激起了滔天巨浪。表面上的喧嚣很快被压制下去,但水面之下,暗流汹涌,人心惶惶。
省纪委临时指挥中心的电话,在随后的几天里几乎被打爆。有试探口风的,有委婉说情的,更有不少是来自各级部门、主动要求“汇报思想、说明情况”的。楚峰和林雪见带着工作组,忙得脚不沾地,筛选信息,接待谈话,整理材料,每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
楚峰坐在办公桌前,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和不断闪烁的通讯设备指示灯。后肩的旧伤在连续熬夜下,隐隐作痛,但他浑然不觉。他的心思,全在如何趁热打铁,将这条腐败链条连根拔起上。
“楚组,这是今天上午要求谈话的名单,又增加了七个。”林雪见拿着一份打印件走进来,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交通局的王副局长,财政局的李处长,还有城投公司的孙总……都是之前线索里提到过,和山水集团项目往来密切的。”
楚峰接过名单,快速扫了一眼,眉头微蹙:“看来,压力开始传导了。很多人坐不住了。”他顿了顿,看向林雪见,“谈话的时候,注意策略,既要施加压力,也要给出路。重点突破那些可能掌握关键证据、但陷得还不是太深的人。”
“明白。”林雪见点点头,“已经安排好了,分两组同时进行。不过……”她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我听说,市里面有些领导,对目前的调查范围……有些不同的看法。担心影响面太大,不利于稳定。”
楚峰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窗外。城市依旧车水马龙,但在这繁华之下,却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震荡?他何尝不知道,拔出萝卜带出泥,贺远山、魏天明和袁鹏案牵扯的人脉和利益网络盘根错节,一旦深挖下去,牵涉的干部可能不在少数。稳定,确实是高层必须考虑的全局问题。
“我们先做好自己的事。”楚峰收回目光,语气坚定,“证据链要扎实,案情要清晰。至于调查的边界在哪里,上级会有统筹考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工作组紧锣密鼓开展谈话的第二天清晨,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每个人头上。
凌晨五点多,天刚蒙蒙亮,清风市建设局大楼。一名早起的保洁员在打扫卫生时,惊恐地发现,副局长赵某倒在办公楼下的血泊中,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初步勘查,系高空坠落致死。而赵某,正是之前工作组名单上,与山水集团多个市政项目审批关联紧密的关键人物之一!
消息传到指挥中心,所有人都震惊了。楚峰立刻带人赶赴现场。警戒线已经拉起,警方人员正在忙碌。楚峰站在楼下,抬头望着高耸的办公楼,清晨的寒风吹过,带着一丝血腥气,让人心底发凉。
“初步判断是自杀。”现场负责的刑警队长向楚峰汇报,脸色凝重,“在他办公室发现了遗书,内容……主要是说自己一时糊涂,犯了错误,无颜面对组织和家人,压力太大……”
楚峰接过用证物袋装着的遗书复印件,字迹潦草,充满了绝望和悔恨。遗书中隐约提到了一些项目审批中的“不得已”,但并未具体指向任何人。这显然是一起精心策划的、以死封口的举动!
回到指挥中心,气氛更加压抑。赵某的死,像一块沉重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它既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也预示着接下来的调查将面临更大的阻力和更复杂的局面。
“这是狗急跳墙!”林雪见愤慨地说,“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恐吓知情人,阻挠我们调查!”
楚峰面色阴沉,没有说话。他走到白板前,上面画着贺远山、魏天明和袁鹏的关系网络图。他在赵某的名字上画了一个鲜红的叉,然后,用笔重重地点了点几个与赵某关系密切、尚未接触的名字。
“赵某的死,是一个信号。”楚峰的声音低沉而冷峻,“说明有人害怕了,害怕我们继续挖下去。但这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摸到的方向是对的!越是有人想掩盖,说明下面的问题可能越大!”
他转过身,看向工作组的成员们:“同志们,赵副局长的死,令人痛心,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接下来的工作,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注重安全!但我们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然而,压力的确从四面八方涌来。当天下午,楚峰接到了秦明心副书记从省里打来的加密电话。
“楚峰,情况我都知道了。”秦明心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凝重,“赵某的事情,影响很坏。省委主要领导刚刚召开了紧急会议,专门研究了清风市的问题。”
楚峰的心提了起来:“秦书记,您的指示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斟酌词句。“楚峰啊,”秦明心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贺远山、魏天明、袁鹏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大,必须坚决查处,这一点省委的态度是明确的,也是坚决的。但是……”
这个“但是”,让楚峰的心微微一沉。
“但是,清风市是我们省的经济重镇,稳定压倒一切。”秦明心继续说道,“案件的查处,要把握节奏,注意方式方法。既要惩治腐败,也要维护大局稳定,不能因为个别案件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经济发展和干部队伍的整体士气。省委的意见是,当前阶段,要集中精力把艾、袁二人的主要犯罪事实查清查透,形成铁案。对于案件牵扯出的其他线索和人员,要区分情况,稳妥处理。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和解决。”
楚峰握着电话的手紧了紧。他听明白了秦明心的潜台词: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至少,在现阶段,大规模、深层次的扩大调查,可能不被支持了。
“秦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楚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我们会坚决执行省委的指示,集中精力办好主案。只是……有些线索确实触目惊心,如果就此放过,恐怕……”
“我理解你的心情。”秦明心打断他,语气缓和了一些,“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有些根基深厚的问题,需要耐心,需要时机。先把眼前的硬骨头啃下来,把基础打牢。至于更深层的东西……留给时间,留给制度,也留给后来人吧。”
挂了电话,楚峰久久沉默。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秦书记的话有道理,大局为重,稳定压倒一切。可是,想到那些可能因为“点到为止”而暂时逃脱制裁的蛀虫,想到那些可能依旧隐藏在深处的更大黑幕,他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沉重。
林雪见走进来,看到楚峰的神色,心中了然。“省里……有压力了?”
楚峰转过身,苦笑了一下,将秦明心的意思大致说了一下。
林雪见听完,也沉默了。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她何尝不想一查到底?但现实的复杂性,她也深有体会。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林雪见问。
楚峰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按照省委指示办!集中所有力量,把贺远山、魏天明、袁鹏案的证据做扎实,办成铁案!这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至于其他线索……做好秘密存档,标注待查。现在动不了,不代表以后动不了。这颗种子,我们先埋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一名组员进来汇报:“楚组,市政府的刘秘书长来了,说想代表市府办,主动向工作组汇报一些情况,主要是关于规范审批流程、加强廉政建设的想法。”
楚峰和林雪见对视一眼。这位刘秘书长,之前也与山水集团有过不少工作接触。此刻前来,是真心汇报工作,还是试探风向?或者是受到了某种暗示,前来“稳定军心”?
“请他到小会议室。”楚峰对组员说,然后看向林雪见,“看到了吗?余波已经开始显现了。有人害怕,有人观望,也有人想趁机表现。接下来的水,会更浑。”
林雪见点点头:“我明白。谈话的时候,我会掌握分寸。”
楚峰整理了一下衣服,向小会议室走去。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有时并不只在审讯室里,更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汇报、谈话、甚至是一个眼神的交锋之中。风波看似渐息,但水面下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那个关于“点到为止”的指令,如同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也为未来埋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清风市的天空,真的就此放晴了吗?恐怕,答案远非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