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继续前行,窗外的景色逐渐从稀疏的植被变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最终被连绵的沙丘取代。建筑物早已消失不见,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条笔直延伸的沙漠公路,以及路两旁永恒的金黄。
车辆沿着公路一路向南,朝着高原省的方向又行驶了将近三个小时,才终于接近目的地。
领头的运兵卡车率先驶离公路,冲下路基,在松软的沙地上颠簸着向前开进了大约一公里,方才缓缓停下。后面的大巴车以及装载着原型机的重卡也艰难地跟随着驶入这片荒漠。
“到了!”林萧一声令下,众人纷纷下车。刺骨的寒风瞬间裹挟着沙粒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早已准备就绪的士兵们迅速行动,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啮合。一队人从重卡上卸下厚重的金属滑轨,熟练地垫在集装箱下方,利用杠杆和人力,喊着号子,一点点地将这个庞然大物从卡车上挪到预定位置。另一队士兵则动作迅捷地开始搭建大型军用帐篷,铁锤敲击地钉的声音铿锵有力。
郭少云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震撼。不到十分钟,一个足以容纳数十人的宽敞指挥帐篷就已经搭建完毕,士兵恭敬地请郭少云和专家们入内避风。
帐篷里很快架起了折叠桌椅,专家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各种仪器箱,开始铺设计算设备、连接电源、调试软件,瞬间就将帐篷变成了一个前沿的野战实验室。而林萧则留在外面,亲自指挥着原型机的最终定位和安装。
此刻最“清闲”的反而成了郭少云。
他看看帐篷外顶着风沙、挥汗如雨的士兵和工程师,又看看帐篷内全神贯注、争分夺秒的专家们,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胸中涌动。他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龙国速度”和“龙国力量”。
这种高效的执行力、这种不畏艰难的奉献精神,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上一世龙国能够迅速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绝非偶然!这是深植于血脉中的坚韧与智慧!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这样的民族,必然能够克服万难,重振雄风,再登世界高峰!
实在闲不下来的郭少云,带着叶承安走出帐篷,想去设备安装现场看看能不能搭把手。
结果他一靠近,那些正在忙碌的士兵们看到他,立刻停下手中的活,齐刷刷地立正敬礼,口中喊着“首长好!” 郭少云被这阵仗搞得浑身不自在,连连摆手示意大家继续工作。
看着这些年轻而质朴的面孔,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毫无怨言地奉献,他心中唯有深深的敬意——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啊!
上午八点,天色才真正放亮,荒漠的轮廓在朝阳下变得清晰起来。
数台柴油发电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开始为整个临时营地供电。
瞬间,帐篷里的灯光、电脑屏幕、各种仪器指示灯全部亮起,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一名工程师快步走到林萧面前汇报:“厂长,原型机全部线路接通,自检通过,系统调试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祁隆渊院士闻言,立刻带着几名核心专家从帐篷里走出来,仔细检查了一下暴露在风沙中的设备主体,他皱了皱眉,对林萧说:“林厂长,还得辛苦战士们再搭一个帐篷,把原型机的主体部分罩起来,虽然做了防护,但长时间的风沙侵袭还是会影响传感器精度,尤其是那个声波发射口。”
林萧立刻安排人手执行。上午八点三十分,一切准备就绪。
祁隆渊院士深吸一口气,在主控电脑前坐下,沉声道:“开始第一次正式数据采集与模型比对试验!”
命令下达,原型机低沉地嗡鸣起来,无形的声波向着地壳深处传播。几乎在同一时间,连接着的计算机屏幕上开始海量地刷新的数据流,复杂的算法程序开始飞速运行,将实时采集的回声波信号与数据库中的模型进行高速比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采集刚刚持续了不到一分钟,连接在主控台旁边的一个红色警报灯突然刺眼地闪烁起来,并发出了急促的“嘀嘀”声!
郭少云吓了一跳,心脏猛地一缩:“怎么回事?设备出故障了?”
然而,祁隆渊院士和林萧对视一眼,两人脸上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了极其凝重的神色。
祁隆渊院士紧盯着屏幕上跳出的一个异常波形峰值和旁边自动计算出的概率数值,声音干涩而沉重:“如果……如果设备检测和算法比对没有错误的话……这个信号表明,以此地为中心,半径50公里范围内,地壳应力正在急剧累积,未来……有极高的概率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强震!”
郭少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成了!设备真的监测到了!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知道现在必须保持冷静。
祁隆渊院士继续道:“具体的发震时间,还需要验算设备结合应力积累速率进行更精确的测算。我们等初步结果出来,然后关机重启,再重复测试几次,排除偶然误差!”
就在这时,炊事班已经支起了锅灶,饭菜的香味开始飘散。有士兵过来报告,请各位专家和首长先去吃早饭。然而,没有一个人挪动脚步,所有人都紧盯着屏幕,等待着那个关乎无数人命运算结果。
很快,一名专家从帐篷里快步走出,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声音有些发颤:“祁院士,林厂长!初步测算结果……发震时间概率峰值,指向3月20日前后!误差大概在正负两天!”
3月20日前后!郭少云心中巨震,这与那份未来报告中记载的3月21日几乎完全吻合!
祁隆渊院士当机立断:“立刻关机!十分钟后重启,进行第二轮测试!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
郭少云一直坚守在营地,陪同着专家们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测试。
从上午到下午,设备经历了超过二十次的开机、采集、比对、关机、再开机的循环,甚至还调整了设备位置。每一次,那刺耳的警报灯都会在短时间内亮起,测算出的发震时间和震级范围几乎没有误差!
下午四点,经过反复验证,数据确凿无疑。祁隆渊院士的脸色已经凝重得能滴出水来,他立刻拿起卫星电话,开始向上级进行最紧急的汇报。
趁着这个间隙,郭少云对林萧说:“林厂长,如果条件允许,能否尽快安排设备,到玟县也进行一次测试?”他不能直接透露那个时间那个事件,只能以这种方式委婉提出建议。
林萧和刚放下电话的祁隆渊院士面面相觑,玟县位于龙国西南,与这里相隔何止千里?
林萧谨慎地问:“郭董,如果去玟县测试,您建议具体在哪个位置布点?”
郭少云望着东南方向,沉重地叹了口气,声音低哑:“就在……县城里吧。”
“县城里?!”林萧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瞬间明白了郭少云话中隐含的可怕可能性,语气变得更加慎重,“郭董,您的意思是……你预测的震中可能就在……?”
郭少云沉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林萧倒吸一口凉气,立刻转身,再次拿起卫星电话,走到更远处进行沟通,情况显然已经升级了。
就在这时,叶承安快步走了过来,将一个正在震动的加密通讯器递给郭少云:“郭董,秘书长的电话。”
郭少云立刻接过,走到相对安静的帐篷边缘:“秘书长,您好。”
t小姐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郭理事,我这边刚刚接到祁院士的紧急汇报。你在西疆这边的预测……可信度正在急剧升高。我已经下令,立即启动预案,原型机下一步将以玟县为核心区域展开密集测试。同时,一旦西疆这边3月20日左右的预测被实际地震验证,我将立刻动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全力推动玟县及周边区域的人员疏散准备工作!”
郭少云心中稍安,连忙补充建议:“秘书长,我建议加快设备的生产速度!最好能多生产几台更大监测功率和覆盖范围的设备,投放在人口密集的区域,而且必须进行交叉验证和重点监控!”
t小姐果断回应:“你放心,8412厂的生产线已经优化完毕,我会协调另外几家绝对可靠的军工厂同步开工。两周之内,至少会有五台改进型的监测设备下线,投入对关键区域的网格化监测。这件事,现在已是最高优先级!”
郭少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肩上的重压似乎被分担了一些:“谢谢秘书长!有组织协调,我就放心多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t小姐语气坚定,“保持联系,有任何新情况,第一时间通知我。”
结束与t小姐的通话,林萧也走了过来,他的表情更加凝重:“郭董,上级指令已经下达,我们将以最快速度转移至玟县开展监测。您……”
郭少云知道,接下来的专业工作自己帮不上太多忙,留在野外反而可能给大家添乱,便说:“林厂长,接下来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如果这边没有其他需要我配合的事情,我准备先返回海城。”
林萧理解地点点头:“明白,您放心!这里交给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郭少云又去和祁隆渊院士道别,简要说明了后续安排和自己返回海城的决定。
祁隆渊院士紧紧握住他的手:“郭董,你放心!科学数据不会说谎!我们一定会把最准确的信息报上去!”
告别了众人,郭少云让叶承安联系返程的交通工具。
叶承安联系后汇报:“复兴会安排了一架直升机,送我们到乌市军用机场,然后从那里搭乘民航客机返回海城。已经协调好了。”
“好。”郭少云点头,又补充道,“你帮我联系一下温总监,让她订明天从乌市飞海城的机票。”
大约一小时后,一架熟悉的直-9直升机呼啸着降落在营地附近的空地上。郭少云和叶承安与林萧、祁隆渊等人再次握手道别,登上了直升机。
旋翼再次轰鸣,直升机轻盈地拔地而起,将下方那片忙碌而充满希望的临时营地,以及那群仍在为拯救生命而奋战的可爱的人们,渐渐变小,最终融入广袤的荒漠背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