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卷宗上,那枚用朱砂绘制的离卦符号?,仿佛拥有生命一般,在沈默的眼前跳动着,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无情地灼烧着他的视线。永嘉侯府的鲜血还未完全干涸,新的谜题却已如鬼魅般悄然降临。
沈默凝视着那离卦符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他缓缓翻开《周易》,查找着关于离卦的解释。“离为火…丽也…明两作…”沈默低声念道,眉头紧紧皱起。然而,这些文字在他脑海中盘旋,却始终无法拼凑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一旁的崔鹏对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显然不甚了了,他不耐烦地打断沈默的思考,直接道:“管它什么意思,找到画这鬼画符的人,揍一顿就清楚了。”
然而,现实却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残酷。
短短三日,京城内竟然接连发生了三起诡异的火灾!
第一起火灾发生在城南的老秀才李夫子家中。据邻居们所述,当晚李夫子的私塾突然起火,火势凶猛异常。待众人赶到时,李夫子已在书房内被烧成了焦炭,惨不忍睹。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书房外的书籍和木质家具却仅有轻微的熏灼痕迹,与书房内的惨状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奇怪的是,有邻居称在起火前曾见到一个黑影投入院内一物。
第二位是西市“文渊书坊”的东家,这家书坊在京城颇有名气,生意兴隆。然而,就在一天夜里,书坊打烊后突然起火,火势异常凶猛。令人奇怪的是,这场大火似乎有着明确的目标,只烧死了留在店内盘账的东家本人,而满屋的书籍却安然无恙,没有受到丝毫损坏。
第二天清晨,伙计们前来清理灰烬时,惊讶地发现了一块未燃尽的木牌。这块木牌显然是在火灾中幸存下来的,上面清晰地刻着一个离卦的图案。离卦,在八卦中代表着火,这个发现让人们对这场火灾的起因产生了更多的猜测和疑惑。
第三位则更为离奇。这是一位寡居的妇人,平日里在家中抄写佛经,以寻求内心的平静。然而,就在一个夜半时分,当她像往常一样焚香祈祷时,却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她的身体竟然莫名地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妇人瞬间毙命,而香案和经书却完好无损,仿佛这场诡异的火灾只是针对妇人一人。
在现场,人们找到了一张烧残的纸,上面依稀可见一个离卦的图案。这个图案与“文渊书坊”中发现的木牌上的离卦如出一辙,这让人们不禁联想到这两起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火焰有灵,只焚罪人?”这样的流言开始在京城中弥漫开来,人们对这接二连三的离奇火灾感到恐惧和不安,人心惶惶。
面对如此诡异的案件,明镜司决定介入调查。沈默作为明镜司的一名经验丰富的官员,被委以重任,负责彻查这一系列火灾的真相。
沈默仔细勘查了每一个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无论是“文渊书坊”的东家,还是那位寡居的妇人,他们的身体在燃烧时都极其充分,远远超出了寻常火灾所能造成的程度。这就好像他们的身体是被某种极高温度的、集中的火焰瞬间吞噬,而这种火焰显然不是普通的火源能够产生的。
此外,沈默还在灰烬中提取到了少量特殊的、带有刺鼻气味的白色粉末残留。这些粉末究竟是什么物质?它们与离卦图案又有什么关系呢?沈默决定将这些粉末带回明镜司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开这一系列离奇火灾之谜的关键线索。
“不是天罚,是人为。”沈默断定,“这是一种特制的引火之物。”
崔鹏在市井江湖中偶然间挖掘出了一个被时间尘封的古老传说:前朝末年,存在着一个名为“离火帮”的神秘组织。这个组织以一种独特而残忍的手段——“天火焚身”,专门猎杀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组织最终被朝廷剿灭,从此销声匿迹。
然而,如今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费解的死亡事件,死者的死状与传说中的“天火焚身”如出一辙。这难道意味着“离火帮”死灰复燃了吗?
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这些死者的身份都与“文”和“火”有着微妙的关联。教书先生、书商、抄经妇……他们的职业或生活都与文字、书籍以及灯烛、焚香等与火有关的事物紧密相连。
沈默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离卦符号上,心中暗自思忖:“离为火,也为文书……难道说,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些与文书相关的人?可是,为什么要杀他们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默决定深入调查这三位死者的背景。他调阅了他们的卷宗,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夫子,曾经因为学生科举舞弊案而受到牵连,虽然最终证明他与此事并无直接关系,但他的声誉却因此受损。
书坊东家,曾被指控刊印禁书,尽管最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的罪行,但这件事无疑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至于那位抄经妇人,她的亡夫曾经是一名库吏,卷入过一桩小亏空案。虽然这桩案子规模不大,但也足以让他的名声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似乎并不足以构成死罪。那么,“离火帮”为什么要对这些人下手呢?沈默的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沉思。
就在此时,钦天监呈送例行天象报告。新任监副,那位名叫苏晏如的中年女官,在报告中特别提及近日“荧惑星(火星)光芒大盛,似有灼地之势”,并引用易理,暗示“火德或旺,当净浊扬清”。
这几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其中蕴含的信息却让人深思。尤其是在接连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这样的报告更显得不同寻常。沈默坐在书桌前,仔细阅读着这份报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虑。
他决定亲自去见一见这位苏监副,了解一下她对天象的看法以及这与火灾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钦天监的观星台上,苏晏如一袭素雅的官袍,静静地站在那里。她的面容平静,没有丝毫波澜,但是她的眼神却深邃如古井,仿佛能够洞悉一切。
沈默走到她面前,开口问道:“苏监副,我今日前来,是为了火灾之事。你在报告中提到荧惑星光芒大盛,似有灼地之势,这是否意味着什么呢?”
苏晏如微微一笑,回答道:“沈大人,离卦示现,火象异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或许,只是世间浊气过盛,引动天火涤荡罢了。”
她的声音平静而温和,但是其中的深意却让人难以琢磨。沈默凝视着她,试图从她的表情和言辞中找到一些端倪。
她的话语虽然看似天衣无缝,毫无破绽,但却反而让沈默心中的疑虑愈发加深。
离开钦天监后,崔鹏匆匆赶来,带来了一条新的消息。据他所言,黑市上有人正在以高价收购一种名为“夜明砂”的物品,而这种物品据说是从前朝宫廷中流出的。更令人瞩目的是,卖家对“夜明砂”的描述,与之前“梅花社”案件中一个漏网的小角色所提供的信息非常相似。
这一发现使得原本就错综复杂的线索开始相互交织。火焰、离卦、钦天监、陈年旧案以及神秘的粉末,所有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如今却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沈默凝视着眼前这张由各种线索编织而成的大网,感觉到它正逐渐收紧。而那张画着离卦的警告纸条,就像是这张大网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让人不禁好奇,下一张这样的纸条会被送到谁的手中呢?
与此同时,时间紧迫,因为“天火”的降临似乎已经迫在眉睫。明镜司能否在这紧要关头,成功阻止这场以“净化”为名的杀戮呢?沈默的心头沉甸甸的,他知道,要解开这一连串的谜团,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