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聿的声音还带着方才剖白 “自私与漠视” 的沉郁,当 “不尊重与伤害” 这几个字落在礼堂里时,他的指尖微微发颤 —— 不是怯意,是将三年来积压的愧疚,从 “反思” 推向 “行动” 的痛感。
他抬眼望向台下,目光像是能穿透人群,落在遥远的云岭,落在那个曾被他用 “权力保护” 推开的身影上,一字一顿地补完那句在忏悔中盘桓已久的话:“我当年的傲慢,是觉得基层的‘委屈’配不上‘大局’;我的狭隘,是把她要的‘清白’当成‘麻烦’—— 这种自以为是的‘保护’,实则是对她人格独立、职业操守和辛勤付出的最大不尊重与伤害,也是我对‘共情’二字最彻底的背离。”
话音顿了顿,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像是要将公开忏悔时没说尽的歉意,都融进接下来的郑重里:“之前我聊过这份错的根源,现在,我想做最实在的弥补。在此,我郑重地、公开地向沈清姿同志道歉。对不起,是我错了 —— 错在没信你,错在轻贱了你的坚守,错在让你独自扛了三年。”
“对不起” 三个字出口时,没有丝毫犹豫,反而带着公开忏悔后 “直面错误” 的恳切。
话音刚落,他没有停留,双脚向后轻轻退了半步,挺直的脊背缓缓弯曲 —— 不是象征性的点头,而是近乎九十度的深鞠躬,西装的衣摆随着动作轻轻摆动,在阳光下划出一道与 “外交官身份” 无关的、只属于 “忏悔者” 的郑重弧线。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礼堂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比公开忏悔时的寂静更沉 —— 前排的摄像机镜头牢牢定格在那个弯曲的背影上,镜头里还留着方才他剖析 “自私” 时的神情;后排的学生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连之前记录忏悔的笔都停在了纸页上,纸上还写着 “共情不是话术” 的字样。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移动,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讲台上那个躬身的身影上 —— 这个曾在国际谈判桌前从容不迫的人,此刻正以最谦卑的姿态,为公开忏悔里的 “亏欠”,向一位基层干部偿还。
这一鞠躬,持续了足足五秒。
五秒里,ppt 屏幕上还留着公开忏悔时展示过的证据链:乔薇与表妹的聊天内容与通话记录,篡改的流水单旁,“伪造” 的红色批注格外刺眼;对手派系的资金流向图上,箭头清晰指向造谣自媒体 —— 冰冷的证据与台上温热的鞠躬交织,让公开忏悔时的 “认错”,有了最沉甸甸的行动支撑,也让沈清姿当年的委屈,不再只是 “故事”,而是有了被看见的 “重量”。
当周聿缓缓直起身时,额前的碎发被汗水微微打湿,眼底的红比公开忏悔时更明显,却没有丝毫狼狈 —— 那是 “卸下重担” 的释然。
他刚要开口,台下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 —— 不是主旨演讲后的礼貌回应,也比公开忏悔时的掌声更热烈,像潮水般从第一排涌向后排,裹挟着整个礼堂的空气都在震颤。
前排那位曾写下 “对他人痛苦的漠视” 的老记者率先鼓起掌,眼眶比之前更红;中间的基层干部代表们用力拍着掌心,有人轻轻点头,像是在替远方的沈清姿,接下这份迟来却真诚的歉意 —— 他们懂这份鞠躬的意义,比任何 “反思” 都更能抚慰基层被误解的委屈;后排的学生们互相交换着激动的眼神,掌声里带着对 “敢认错、敢行动” 的敬佩,比记录 “共情理论” 时更真切。
掌声持续了近一分钟,周聿站在台上,没有打断,只是微微颔首,目光里的动容,比公开忏悔时更浓。
他知道,这掌声不是给外交官周聿的,是给那个在公开忏悔后敢 “躬身道歉” 的普通人的;是给沈清姿的 —— 给她被辜负的清白,给她在云岭啃下饮水工程、种出有机茶的坚韧,给所有像她一样扎根基层、却曾被轻视的干部们一份 “被看见” 的声援。
等掌声渐渐平息,周聿才再次握住话筒,声音里的释然比公开忏悔时更明显:“这份道歉,我欠了三年;这份鞠躬,我在心里练了无数次。今天做出来,不是为了让自己安心,是想让所有人知道 —— 沈清姿同志在青石镇跑茶山、算收成的付出,没有被谣言玷污;她在云岭顶住压力否决污染项目、带老乡增收的坚守,值得被看见、被尊重,更值得被信任。”
他抬手示意工作人员切换 ppt,屏幕上不再是冰冷的证据,而是一张沈清姿在云岭茶园的照片 —— 这张照片,是他在公开忏悔时 “想让大家看见她实绩” 的心愿落地:照片里的她穿着蓝色工装,蹲在田埂上,手里捧着刚采摘的茶叶,身边围着几位老乡,笑得眉眼弯弯,身后是连片的翠绿茶园,茶尖上还沾着晨露。
“这是沈清姿同志去年在云岭指导茶农采摘的照片,” 周聿的声音比公开忏悔时更柔和,带着对她实绩的敬重,“她用三年时间,没说一句委屈,只做实事 —— 让云岭的有机茶走进了省外市场,让二十多个村寨的老乡腰包鼓了起来。这样一位把心扎根在土地里的干部,不该被我的错误辜负,更不该被谣言困在过去。”
台下再次安静下来,但这一次的安静里,没有了最初听公开忏悔时的诧异,只剩下对沈清姿的敬佩,和对周聿 “从反思到行动” 的认可。
阳光透过穹顶的玻璃窗,落在照片上,给沈清姿的笑容镀上一层暖光,也给这场从 “公开忏悔” 到 “深深鞠躬” 的正名,添了几分温柔的力量 —— 像是在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弥补,从来不是只说 “我错了”,而是用行动,把对方的光芒重新亮给全世界。
周聿看着照片,心里忽然松了一口气 —— 他终于把公开忏悔时的 “愧疚”,变成了实实在在的 “弥补”:没有掩盖,没有回避,只用最坦诚的话剖白自己,用最谦卑的姿态道歉,再用最真实的照片彰显她的价值。
哪怕此刻她不在场,哪怕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这一刻,他没再辜负,也没再背离 “共情” 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