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广岛,风里裹着几分凉意,却没能吹散广岛和平公园的热闹——这一天,是“和平忏悔碑”落成三周年的纪念活动,公园里早早聚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战争幸存者,有带着孩子的普通市民,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和平爱好者,大家手里捧着白色的纸鹤,目光不约而同地望向公园西北角的“和平忏悔碑”,等待活动的开始。
李天骥穿着一身素色的太极服,站在碑前,看着眼前熟悉的青灰色碑身,指尖轻轻拂过碑上“战起则家破,兵戈则人亡”的鎏金铭文,心里满是感慨。三年前,他顶着重重阻力推动立碑,看着右翼分子激烈抗议;三年间,他在广岛开办“太极养老院”,看着曾经反对太极的右翼老头放下偏见,跟着练拳养心;如今,又到了纪念和平的日子,他心里既盼着能再为和平添一份力,也藏着一丝期待——几天前,佐藤曾私下联系他,说要带着右翼剩余成员来纪念活动,有重要的话要说。
上午十点,纪念活动正式开始。广岛市政府代表率先上台致辞,话语里满是对和平的珍视:“三年前,‘和平忏悔碑’在这里落成,它不仅是对战争伤痛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承诺。这三年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人正视过往、拥抱和平,这便是对逝去生命最好的告慰。”
随后,几位战争幸存者走上台,缓缓讲述起当年的经历。一位八十八岁的老奶奶,手里攥着丈夫年轻时的照片,声音哽咽:“当年他才二十岁,要去参军的前一天,还说等战争结束就回来娶我,可我再也没等到他……我不求别的,只希望再也没有孩子像我一样,失去亲人。”
老奶奶的话让台下不少人红了眼眶,大家手里的纸鹤攥得更紧了,有的市民悄悄抹着眼泪,公园里的氛围既沉重又肃穆。
就在这时,公园入口处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转头望去,只见佐藤穿着一身深色正装,头发梳得整齐,身后跟着二十多位右翼成员,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束白色的菊花,神色庄重,缓缓向“和平忏悔碑”走来。
看到这一幕,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有人露出惊讶的神色,也有人悄悄议论:“他们怎么来了?以前不是一直反对立碑吗?”“佐藤先生不是在太极养老院练拳吗?怎么带着右翼成员来纪念活动了?”
佐藤听到了台下的议论,却没有停下脚步,只是挺直了脊背,一步步走向碑前。走到离石碑还有三米远的地方,他停下脚步,转身对着身后的右翼成员点了点头,随后,二十多人整齐地排成两列,面向“和平忏悔碑”站定。
李天骥见状,也缓缓走上前,站在佐藤身旁,目光温和地看着他。佐藤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李天骥,眼里满是真诚:“李先生,今天我带着大家来,是为了做一件迟到了很多年的事。”
说完,他转过身,面向“和平忏悔碑”,又缓缓转向台下的人群,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带着二十多位右翼成员,齐齐弯下腰,对着“和平忏悔碑”,也对着台下的战争幸存者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很低,额头几乎要碰到胸前,这个鞠躬,他们弯了足足一分钟,没有一个人抬头。
台下的人都愣住了,随即,有人悄悄红了眼眶,之前的议论声也变成了轻轻的叹息。
一分钟后,佐藤缓缓直起身,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清晰:“今天,我代表右翼剩余的所有成员,站在这里,为我们过去的极端行为道歉。”
这句话一出,台下瞬间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随即又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听着佐藤的话。
“以前,我们固执地不愿正视战争的罪责,觉得‘承认过错是丢脸的事’,我们反对立‘和平忏悔碑’,对着推动和平的李先生大喊大叫,甚至做出过围堵、恐吓的极端行为;我们抵触太极,觉得‘外来文化不该影响我们’,却忘了太极传递的‘以和为贵’,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智慧。”
佐藤的声音渐渐哽咽,他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继续说道,“这几年,我去了李先生的太极养老院,跟着练‘十字手’,看着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安安稳稳过日子,听他们讲战争的伤痛,才明白我们以前有多糊涂——正视过往不是丢脸,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道歉不是示弱,是对和平的负责。”
他身后的一位右翼老成员,也上前一步,红着眼眶补充道:“我父亲当年是二战的士兵,临终前一直说‘心里有愧’,可我以前总觉得他是胆小,直到去年在太极养老院,看到‘和平碑’模型,听到李先生讲和平的意义,才懂父亲的愧疚是什么。今天,我们来道歉,既是替自己,也是替那些没能说出愧疚的长辈,向所有被战争伤害的人,说一声‘对不起’。”
说完,佐藤再次带着所有右翼成员,对着“和平忏悔碑”和台下人群,深深鞠了第二个躬,这一次,台下有人轻轻鼓掌,掌声虽轻,却格外坚定。
李天骥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既欣慰又动容。
他知道,佐藤和这些右翼成员能放下偏见,主动道歉,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这几年里,慢慢被太极的智慧、和平的温暖所打动——从广岛立碑时的激烈反对,到太极养老院里的放下抵触,再到今天站在这里主动道歉,他们走了很长的路,也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等佐藤直起身,李天骥快步走上前,对着他和右翼成员,深深回了一躬。
随后,他伸出手,笑着说:“佐藤先生,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今天你们能站在这里道歉,这份勇气,值得敬佩。和平从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现在,我们终于能并肩了。”
佐藤看着李天骥伸出的手,眼里满是感动,连忙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李天骥的手——两只曾经立场对立的手,此刻紧紧相握,掌心的温度,化解了多年的隔阂,也握住了未来的和平。
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任何时候都要热烈持久。
有战争幸存者抹着眼泪鼓掌,有市民举起手里的纸鹤欢呼,还有来自国外的和平爱好者,对着两人相握的手,不停拍照记录。
现场的媒体记者们,也纷纷将镜头对准这一画面,快门声此起彼伏——他们知道,这是跨越多年的世纪大和解,是和平进程中极具意义的一刻。
掌声渐渐平息后,佐藤带着右翼成员,将手里的白色菊花轻轻放在“和平忏悔碑”前,随后,又跟着李天骥,一起为碑前的和平烛添了火。跳动的烛火映着碑上的太极招式,也映着所有人脸上的平和与坚定。
活动结束后,不少市民主动走上前,和佐藤等右翼成员打招呼。一位曾经因反对立碑与佐藤争执过的老爷爷,拍了拍佐藤的肩膀:“以前咱们吵得面红耳赤,今天你能来道歉,我心里也舒坦了,以后咱们一起为和平做事。”
佐藤连忙点头:“大爷,以前是我不对,以后您多指教,我一定跟着李先生,跟着大家,好好传递和平。”
现场的媒体也围了上来,采访李天骥时,他看着身边的佐藤,笑着说:“太极讲‘以和化怨’,多年的矛盾,从来不是靠争论化解的,而是靠正视过往的勇气、拥抱彼此的包容。今天的和解,不是终点,而是和平的新起点。”
佐藤也对着镜头说:“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做反对和平的事,我们会跟着李先生,去太极养老院教更多老人练拳,去社区讲和平的意义,把‘和平忏悔碑’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当天下午,“右翼与李天骥世纪和解”的新闻就传遍了全球。
民众们纷纷议论道:“终于等到这一天!仇恨终会消散,和平才是永恒!”“从反对到道歉,从对立到握手,这就是太极的力量,这就是和平的力量!”“为佐藤先生的勇气点赞,也为李天骥先生的包容点赞,愿天下无战争!”
日本的《朝日新闻》以“跨越隔阂的握手,广岛和平迎来新曙光”为题,详细报道了纪念活动的全过程,还刊登了李天骥与佐藤握手的照片,称“这一时刻,不仅化解了多年的矛盾,更为日本的和平进程注入了新的力量”;海外的媒体也纷纷转载,称“这是东方智慧化解矛盾的典范,为全球和平对话提供了借鉴”。
阳光洒在“和平忏悔碑”上,鎏金的铭文闪着温暖的光;碑前的白色菊花和跳动的烛火,静静诉说着和平的珍贵。
李天骥和佐藤并肩站在碑前,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人群,有的在碑前鞠躬,有的在纸鹤墙上写下和平的心愿,还有孩子在不远处追逐打闹,笑声清脆。
“李先生,您看,这样的日子多好。”佐藤看着眼前的景象,语气里满是满足。
李天骥点了点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眼里满是憧憬:“是啊,这就是我们一直盼着的日子。以后,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份和平,一直延续下去,让天下再也没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