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掌声如同潮水,一波一波地冲击着周慕深的耳膜,也冲击着他摇摇欲坠的世界。屏幕里,沈清澜在万众瞩目下微微鞠躬,从容地走下颁奖台,她的身影被更多上前祝贺的顶尖学者所环绕。那是一个他再也无法触及的世界,一个以智慧和成就为通行证的、纯粹的殿堂。
直播信号切断,屏幕跳转到主持人的总结画面。办公室里恢复了死寂,只剩下周慕深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试图将刚才那刺眼的一幕从脑海中驱散,却无济于事。沈清澜站在聚光灯下的样子,她平静却充满力量的致辞,还有那句轻描淡写却重若千钧的“曾被质疑的构想”……所有细节都如同慢镜头,在他脑海里反复放映。
不知过了多久,内线电话尖锐地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是他的首席技术官(cto),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焦虑和一丝绝望。
“周总,刚刚……刚刚凯恩资本正式通知我们,终止下一轮的融资谈判。”cto的声音有些发颤,“他们在邮件里明确提到,斯克里普斯那边‘破晓’技术路径的明确和沈博士获得的奖项,让他们认为……认为我们‘清源’现有的技术方向,已经失去了领先优势和颠覆性潜力。”
意料之中的消息。
周慕深甚至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只有一种冰冷的、铁锈般的滋味在口腔里蔓延。沈清澜的成功,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否定,更是对“清源”整个技术路线和商业价值的致命一击。
“知道了。”周慕深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像砂纸摩擦过木头。
“周总,我们现在……”cto的话没说完,但那份山穷水尽的惶恐已经透过电话线传递了过来。
“召集核心团队,一小时后开会。”周慕深打断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维持着表面的镇定,“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所有选项。”
挂断电话,他重新将目光投向已经变暗的电脑屏幕。漆黑的屏幕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此刻苍白、疲惫、写满失败的脸。
他看着屏幕中的自己,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多年前,在“清源”刚刚崭露头角时的一场内部庆功宴上。
那时,沈清澜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他端着酒杯,走到她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笑着说:“清澜,你是我们‘清源’当之无愧的技术核心,是我们的无冕之王。”他还记得自己当时语气中的骄傲与占有,仿佛她的光芒,必须经由他的认可和“加冕”,才能变得名正言顺,才能真正闪耀。
而她当时,只是微微笑了笑,眼神清澈,并没有说什么。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她那抹笑容背后的含义。
她从来就不需要他的加冕。
她的王冠,源于她自身的智慧、坚韧与不懈求索。她的荣耀,由国际顶尖的科学殿堂授予,由举世公认的学术成就铸就。她的价值,不需要任何旁人——尤其是他——来定义和肯定。
他曾以为自己能给予她舞台和荣耀,如今才惨痛地意识到,他那个小小的舞台,根本配不上她的才华。他所谓的“加冕”,更像是一种束缚和局限。
她凭借自己的力量,挣脱了束缚,闯入了更广阔的天地,拿到了真正属于她的、沉甸甸的王冠。
而他,连同他那需要靠她技术支撑才能维系光环的“清源”,都成了她加冕之路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甚至带着反面色彩的注脚。
他曾经的骄傲,在此刻看来,是如此可笑且可悲。
她不再需要他的认可,
不再需要他提供的平台,
不再需要他赋予的“王冠”。
她亲手为自己赢得了
一切,
并用这璀璨夺目的现实,
将他那点可怜的、自以为是的“给予”,
衬得如同尘埃。
周慕深缓缓抬起手,捂住了脸,低哑的笑声从指缝间溢了出来,带着无尽的苦涩与自嘲。
原来,
从始至终,
需要那份“加冕”来证明自身价值的,
不是她,
而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