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层战略研讨会的精神,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镇荒城与望北城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复盘”文化的初步扎根和“创新焦点”的明确,各部门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日常事务,而是开始以一种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设计自身的业务体系。与此同时,前期制定的五年规划,在更为清晰的内外洞察下,也迎来了首次重大的修正与深化。
一场由林凡亲自主持的“百业设计与五年规划修订”会议,在镇荒城大议事厅召开。与会者囊括了所有核心部门的主官,气氛严肃而专注。
军事领域:攻防兼备,精兵之路
铁叔率先呈报了军枢院的业务设计。基于“精准打击”与“弹性防御”的创新焦点,军枢院下设机构被细化:
军事战略研究及培训所: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稍通文墨的军官组成,负责研究周边军力动态、制定预案,并开始系统性总结战术、编写操典,培训基层士官。这是从“经验带兵”向“理论结合实践”迈出的关键一步。
步兵营:核心野战力量,强调纪律、阵型与装备标准化,分为长枪方阵、刀盾突击队和弩手队。
骑兵营(雏形):规模尚小,主要负责侦察、通讯和侧翼骚扰,正在积极搜罗和培育良马。
特种营:此为改革重点,下辖:
火铳队(实验性):规模极小,严格保密,由最忠诚、心理素质最佳的士兵组成,配发格物院研制的最早期火绳枪,进行战术摸索和实战测试。
强弩队:装备林谷自产钢臂弩,负责远程精确打击和重要目标狙杀。
作战队:由身手最好的士兵组成,执行潜入、破袭、斩首等特殊任务。
斥候排:强化野外生存、绘图和情报收集能力,与韩庐的情报司紧密配合。
工兵排:负责架桥、修路、构筑营垒和城防工事,甚至开始学习简单的爆破应用。
后勤辎重队:建立标准化的物资管理和运输流程,确保军队机动和持续作战能力。
铁叔总结道:“先生,各位,我军未来之路,在于‘精’而不在‘多’。通过业务细分和专业训练,力求以一当十。新的五年规划中,兵力总数目标维持不变,但战力提升目标提高三成。”
内政领域:法度与数据,治理之基
周谨负责的内政院,业务设计更显繁琐却至关重要:
法律建设:在卫鞅的协助下,加速《林谷律》及各领域专门法规的编撰与完善,并建立基层普法机制。
人员培训与选拔:建立更系统的吏员培训、考核与晋升制度,开始尝试小范围的公开选拔,打破完全由上官举荐的旧例。
人口管理与户籍:完善户籍制度,建立人口出生、死亡、迁移的动态档案,为征兵、征税和资源分配提供精确依据。
物资储备与调度:建立覆盖粮食、布匹、金属、木材等战略物资的中央仓储体系,制定不同警戒级别的储备标准和平战转换预案。
财务管理:建立统一的财政预算和决算制度,严格审计各部门开支,确保资金流向与战略优先级一致。
周谨抚须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内政之要,在于通过制度和数据,将纷繁复杂的人与物,管理得井井有条,为前方征战与后方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农业领域:立足之本,开拓之源
阿木代表的农业领域,业务设计着眼于根基:
开垦种植:继续组织流民和专职农垦队,向河滩谷地等适宜区域扩张耕地,推广曲辕犁等新式农具和轮作制。
畜牧领域:建立官方牧场,尝试规模化养殖猪、羊及战马,保障肉食及畜力来源。
林业领域:划定林区,计划性采伐与补种并行,确保木材可持续供应。
水利水文:兴修和维护水利设施,勘探地下水资源,应对可能出现的干旱。
阿木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乃是一切之基,新的五年规划中,粮食自给率目标需再提高一成。”
研发与生产领域:格物核心,动力革命
墨离主导的格物院及下属工坊,业务设计充满技术色彩:
矿业开采:改进探矿、采矿技术,提升矿石产量和品质。
金属冶炼:持续优化高炉,攻关不同钢材的配方与热处理工艺。
结构研究与物理研究:服务于建筑、机械和武器设计,进行材料力学、杠杆滑轮等基础研究。
化学研究:在黑火药配方优化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基础酸碱制备、染料、简易玻璃等。
工坊生产:细化分工,建立武器工坊、农具工坊、日用工坊、琉璃工坊、造纸工坊等,推行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成本核算。
墨离最振奋的汇报是关于“动力研究所”的进展:“蒸汽机原型机已能持续运行半个时辰!下一步是解决密封和效率问题。一旦成功,我格物院所有工坊乃至矿业开采,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五年规划,必须为此投入最大资源!”
商业与金融领域:血脉流通,信用扩张
阿竹的商舆院业务设计关乎经济命脉:
望北城商业管理:优化市集布局,完善商事条例,吸引更多样化的商旅。
长途商队:组建更强大的官方商队,探索新的贸易路线和合作伙伴,打破黎国封锁。
金融货币:在确保准备金的前提下,审慎扩大新币发行,探索“林谷银行”向信誉良好的商队提供小额信贷的可能,促进资本流动。
商队护卫(联合镖行):将其业务标准化、品牌化,逐步扩大护卫半径和信誉。
阿竹提出:“商业不仅是赚钱,更是影响力的延伸。新的规划中,应设定目标,让新币在望北城周边两百里内成为首选货币。”
工程、安全、医疗、外交:协同并进,筑牢根基
墨恒的工程领域:业务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水利、城防工事和公共建筑,强调质量、效率和标准化施工流程。
韩庐的安全领域:业务分为三块——情报司(对外谍报)、内卫司(内部治安与反谍)、监察司(监督吏治,由林凡直管,韩庐兼管),构建起立体的安全网络。
白芷的医疗领域:开始建立分级医疗体系(城镇医馆、军营医官、流动郎中),编纂常见疾病诊疗手册,采集和培育药材,并尝试培养医护学徒。
姜宓的外交领域:业务细化为邻邦交涉、远邦联络、文化输出、情报分析辅助等,更加主动地运用软实力,服务于整体战略。
随着各部门业务设计的清晰呈现,前期制定的那个相对粗放的五年规划,在“复盘”洞察和“创新焦点”的照耀下,显露出了诸多不足。例如,原规划对蒸汽机研发的重视度和资源投入预估不足;对黎国经济反制和外交孤立的应对策略过于简单;对军事专业化建设和情报网络扩张的需求也低估了。
在林凡的主持下,核心层结合新的业务设计和外部洞察,对五年规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正:
资源向“动力革命”倾斜,格物院获得最高优先级的人力与物资支持。
军事建设目标从“维持防御”调整为“具备区域威慑与有限反击能力”,相应增加了对特种营、骑兵雏形和军事研究的投入。
经济目标更加注重“抗风险”与“影响力”,强化内部物资储备,同时设定明确的新币流通范围目标和商业联盟构建计划。
外交策略更趋主动和灵活,增加了分化黎国盟友、与远方势力建立直接联系的具体步骤。
内政、农业、工程等领域的目标也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并与军事、经济目标紧密挂钩。
当这份凝聚了集体智慧、更加系统、更具挑战性的新版五年规划最终定稿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与紧迫感。百业已筑基,前路更分明。林谷这艘航船,在完成了内部的深度整合与战略重构后,正装载着更精良的装备,怀揣着更清晰的航图,即将驶入一片更加波澜壮阔也必然更加暗流汹涌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