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涅尔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继续部署:“诸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哈拉德人的大举入侵,并非仅仅是我们卡伦贝尔一地的灾难,而是整个刚铎南境共同面临的灭顶之灾!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看向一旁难得收起嬉皮笑脸、面色凝重的亚斯克尔:“亚斯克尔,你现在即刻返回拉海顿,我会派一队护卫护送你。抵达拉海顿后,你立刻找到维拉,明确告知她:一旦战事全面展开,碎锚酒馆储存的所有物资,包括我们库存的所有白兰地,全部交由阿德拉希尔领主统一调度,以支持守城!记住,是所有物资,无需保留!”
亚斯克尔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点头,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放心吧,领主大人!我知道轻重,一定把话带到,看着物资交接清楚!”
对于亚斯克尔,哈涅尔虽然时常调侃他不着调,但内心深处清楚,这个看似油滑的商人,在关键时刻是绝对靠得住的。
“摩根!” 哈涅尔转向骑兵队长。
“在!”
“你的骑兵队,从即刻起,派出最机警的斥候小队,沿着海岸线和主要河流南岸,向南进行地毯式侦查!务必搜寻到哈拉德主力的确切踪迹、兵力和进军方向!记住,你们的任务是眼睛,不是利刃!一旦发现敌情,立刻回报,绝不允许恋战!明白吗?”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摩根用力捶胸,眼中闪烁着猎犬般的锐利光芒。
哈涅尔随即面色严肃地看向所有人,下达了最终指令:“接下来,卡伦贝尔进入全面战时状态!领地内所有物资,包括粮食、药品、铁料、木材,全部由法尔松与欧斯特统一登记、管控和分配,优先保障军队和防御工事!工坊区,无论是多尔的陌刀工坊还是巴尔克的大马士革弯刀工坊,必须开足马力,日夜不停,全力保证武器装备的制造、修缮和改良!我们要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明白!领主大人!”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看着哈涅尔在突如其来的巨大危机面前,迅速压下震惊,恢复冷静,并条理清晰、果断决绝地一一下达指令,几乎涵盖了防御、情报、后勤、外联等所有关键环节,站在角落的艾丽娅,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更加深刻的认可与复杂。
虽然她也有自己的私心,直到大军逼近才将情报和盘托出,但哈涅尔此刻展现出的处断力和大局观,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与惊慌失措,完全超乎了她的预期。
这位年轻的领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危局而生。
---
与此同时,刚铎南境的广袤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哈拉德人的大军,如同遮天蔽日的蝗群,又如决堤的浑浊洪水,沿着波罗斯河两岸以及通往内陆的谷地,疯狂地向北推进。
他们所过之处,村庄化为焦土,农田被践踏成泥沼。
那些散布在边境地区的村落和小型聚落,首当其冲。
村民们虽然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在本地猎户和少量留守士兵的带领下,进行了英勇而绝望的抵抗。
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设伏,用简陋的猎弓、草叉和砍柴刀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搏斗。
但这一切,在绝对的数量和武力优势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哈拉德战士如同狂暴的野兽,他们焚烧房屋,抢夺粮食和财物,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举起屠刀。
哭喊声、哀求声、兵刃碰撞声与狂野的战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地狱的乐章。
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昔日宁静祥和的南境家园,转眼间变成了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人间炼狱。
零星的抵抗火焰很快就被无情地扑灭,幸存者要么惨遭屠戮,要么被迫逃离家园,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向着他们心目中可能安全的北方仓皇逃窜。
---
拉海顿领主府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阿德拉希尔站在巨大的南部地图前,眉头紧锁,听着加尔达的汇报。
“领主大人,哈拉德人进军速度太快了!我们的外围据点正在一个个失联。按照原计划,让所有兵力向拉海顿集结,现在看来……已经不现实了。很多距离较远的队伍,恐怕在半路上就会被敌人截杀或击溃。”
阿德拉希尔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你有什么建议?”
加尔达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卡伦贝尔的位置:“大人,我们必须调整策略!您看,卡伦贝尔位于我们拉海顿的南偏西方向,两地直线距离不算太远,恰好可以形成南北呼应、互为犄角之势!而且,上一次哈拉德小股部队入侵时,卡伦贝尔展现出的防御能力和战斗意志,证明哈涅尔大人那里的防御建设并不差,至少比大多数村庄要坚固得多!”
他继续分析道:“现在,我们与南部其他领地、村落的消息通道基本被切断。如果强行命令所有武装力量不顾一切地向拉海顿靠拢,只会让他们成为哈拉德人行军路上的开胃菜,被敌人以逸待劳、逐个击破。这无异于自断臂膀!”
加尔达的声音变得坚定:“属下认为,我们不如因势利导!命令所有位于卡伦贝尔周边、五日内无法安全抵达拉海顿的村落护卫、零散士兵以及逃亡的壮丁,不必再冒险北上了,直接前往卡伦贝尔集结!将他们统一交由哈涅尔大人指挥、整编!”
阿德拉希尔死死盯着地图,大脑飞速运转。
此刻,他暂时抛开了哈涅尔作为他未来女婿的身份,也搁置了之前那些政治上的算计,纯粹从一个军事指挥官的角度,进行冷酷的战略考量。
他深知,单凭拉海顿一座城市,哪怕城防坚固,也很难在野战中与两万哈拉德大军正面抗衡。
他现在的核心战略就是依托拉海顿高大的城墙和充足的储备,固守待援!
只要拖到刚铎主力军团从白城南下,便是与哈拉德人决战的时刻。
但正如加尔达所言,固守不等于坐视外围力量被白白消耗。
如果能让哈涅尔在卡伦贝尔成功集结起一支第二武装力量,哪怕规模不大,其战略意义也极其重大:首先,可以保存下这些原本可能被歼灭的有生力量;其次,卡伦贝尔的存在,就像一根钉子,嵌在哈拉德人北上的侧翼,必然会引起敌人的注意,迫使其分兵监视甚至进攻,这就能有效分担拉海顿正面承受的压力;最后,万一战局有变,这支第二军团或许还能成为奇兵,或者至少是牵制敌人的重要棋子。
利弊权衡,清晰无比。
阿德拉希尔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对加尔达下令:“就这么办!立刻以我的名义,向所有还能联系上的南部单位发布命令:凡评估五日内无法安全抵达拉海顿者,即刻改变方向,前往卡伦贝尔集结!所有抵达卡伦贝尔的武装人员,统一由莱戈拉斯·哈涅尔领主指挥,授权他组建南境第二军团,协同拉海顿,共同抵御外侮!”
“是!大人!”
加尔达肃然领命,立刻转身前去安排信使。
一道新的命令,随着急促的马蹄声,传向南境那些尚在抵抗或迷茫中的角落。
卡伦贝尔,这个原本只是边境拓荒地的年轻领地,在突如其来的战争风暴中,被推上了更广阔的战略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