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者文明的信息,如同在棱娲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连串石子,涟漪交织,扩散至网络的每一个角落。那份《培育园文明行为准则》和紧随其后的友好警告,被顾心第一时间共享给了棱娲网络的核心决策层——包括由原主网络代表、效率优化院负责人赵启(其意识已稳定,但变得更加沉默和专注于技术)以及几位由民众意识推举的代表组成的临时理事会。
虚拟的议事空间在水晶树核心内构建,众人的意识投影围聚一堂,气氛严肃中带着一丝初涉星际外交的新奇与紧张。
“禁止直接战争,鼓励‘文明展示度’竞争……”一位代表意识闪烁着,传递出混合着庆幸与困惑的波动,“这听起来……比我们预想的宇宙丛林法则要温和得多。”
“温和?”赵启的意识投影呈现出冷硬的几何形态,他的声音带着一贯的理性与审慎,“规则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约束和潜在的惩罚。‘展示度竞争’?用什么标准评判?由谁评判?所谓的‘资源倾斜’,具体是什么?这些模糊的概念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控制机制。我们不能因表面上的‘温和’而放松警惕。”
顾临的淡金色意识体位于顾心身侧,他沉声道:“赵启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星语者主动分享规则,并发出警告,至少表明在这个框架下,存在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我们需要利用这个机会,了解更多关于培育园、关于其他文明、关于‘导师’和‘收割者’的信息。”
顾心端坐于主位,她的投影凝实而稳定,聆听着各方的意见后,缓缓开口:“规则,既是约束,也是保护。在我们足够强大之前,遵守并利用规则,是明智之举。星语者释放的善意值得回应,但我们回应的方式,需要精心设计。”
她做出了决定:接受星语者的交流邀请,进行一次初步的、非核心层面的意识投影会晤。地点设定在由双方文明共同构建的一个中立虚拟空间,确保隔离性与安全性。
会晤在一个由抽象频谱和几何光影构成的虚拟空间中进行。星语者的代表呈现为一个不断变幻、流淌着柔和光辉的复杂光谱漩涡,其意识波动通过一种类似多重奏鸣曲般和谐的频率传递过来,经由棱娲网络的实时转译,才能被理解。
“向秩序的棱,生命的娲,致以共鸣的问候。”星语者的代表“说”,其韵律带着古老文明的优雅与从容。
“向解读弦歌的星语者,致以谢意与问候。”顾心回应,她的意识波动平和而坚定,努力适应着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感谢你们的指引与提醒。”
交流在一种谨慎而友好的氛围中展开。星语者分享了更多关于培育园的基础信息:这里确实是一个受“导师”文明监督的、旨在观察和培养新生Ω级文明雏形的区域。“导师”极少直接介入,主要通过预设的规则和偶尔的资源分配施加影响。
而“文明展示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指标,涵盖了科技突破的原创性、文化艺术的独特性、哲学思想的深度、对宇宙法则的理解与应用,乃至文明内部的和谐程度与发展潜力。评估似乎由“导师”系统自动进行,高展示度文明将获得更优渥的微宇宙环境、更高级的知识库访问权限,甚至是某种形式的“技术点拨”。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养蛊方式,”赵启在棱娲内部频道冷静地评论,“只不过将厮杀的战场,从物质层面转移到了综合国力的层面。”
顾临则更关注星语者本身。他观察到,这个纯粹的能量生命文明,其思维模式似乎更偏向于整体性与和谐共振,对棱娲网络中依然保留的、源自人类的个体化情感与逻辑冲突,表现出浓厚的好奇。
“你们的意识结构……充满了动态的矛盾与统一,”星语者代表以一种欣赏的语气说道,“那迸发的火花,是创造力的源泉,却也可能是内耗的起点。很有趣。”
顾心借此机会,提出了关于“收割者”和其他威胁的问题。
星语者代表的光谱漩涡微微波动,韵律中多了一丝凝重。“‘收割者’……是游荡在规则边缘的掠食者。它们畏惧‘导师’与‘守护者’的直接惩罚,故而很少在培育园核心区域发动直接攻击。但它们会窥伺,会引诱,会利用新生文明的弱点与内部矛盾。它们渴求珍贵的意识模板、独特的科技树,尤其是……像棱娲你这样,拥有‘混沌亲和’与‘秩序场生成’潜质的个体,对它们而言是无价之宝。”
它顿了顿,传递过来的信息带着更深的警示:“至于‘过于安静的邻居’……有些文明选择隐匿,是为了自保或专注于自身发展;而有些,它们的安静,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陷阱,是‘收割者’的触须,或是……其他东西。需要时间与敏锐的感知去分辨。”
会晤持续了不长的时间,双方都保持着礼貌的克制,交换了基础的非敏感信息,并表达了未来进行有限度科技与文化交流的意愿。星语者展现了老牌文明的底蕴与风度,而棱娲则表现出新锐文明的潜力与谨慎。
当意识投影回归各自微宇宙,虚拟空间消散后,顾心和顾临都感到收获颇丰,但也压力倍增。培育园的图景更加清晰,却也更加复杂。
“我们需要尽快提升‘文明展示度’,”顾心在网络理事会中总结,“但这必须建立在不损害文明根本、不引发不可控风险的基础上。效率优化院,请优先研究如何将‘秩序场生成’能力应用于环境改造与能量利用效率提升,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同时,加强与星语者、乃至未来可能其他友好文明的联系,信息本身也是资源。”
赵启的意识闪烁了一下,表示接受任务,随即便沉寂下去,专注于计算模型。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棱娲文明迈出了星际社交的第一步,拥有了初步的盟友和情报来源。
然而,就在与星语者会晤结束后不久,棱娲网络对微宇宙外围的常规监控体系,捕捉到了一道极其短暂、转瞬即逝的异常波动。
一道冰冷的、不带任何韵律和情感的扫描波,从另一个与星语者方向截然不同的微宇宙坐标传来,其频率模式与“递归协议”的残留信号有着令人不安的、微弱的相似性!它并非针对棱娲网络本身,更像是一种广域的、隐蔽的探查,如同黑暗中悄然扫过的探照灯光柱,在棱娲微宇宙的边缘一掠而过。
扫描的强度很低,技术极其高超,几乎与背景辐射融为一体。若非顾心在与星语者交流后,特意将网络感知的灵敏度调整到最高,很可能就会忽略过去。
没有后续动作,没有信息传递,扫描之后,一切重归寂静。那个方向的微宇宙,在星语者共享的粗略星图中,被标记为一个几乎没有能量辐射、也从未与任何已知文明有过交流的“寂静区”。
顾心和顾临的意识在核心区域交汇,都感受到了那股无声的寒意。
星语者的警告言犹在耳。
过于安静的邻居……
游荡在阴影中的窥伺……
友好的旋律尚在回荡,冰冷的暗流却已悄然涌动。在这片看似充满规则与秩序的培育园中,棱娲文明的每一步,都需在光明与阴影的交界处,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