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源”宇宙边境星域,那片被“现实稳定锚”强行固化的死寂空间,如同一个不断扩散的灰色伤疤,牢牢烙印在原本充满活力的星幕之上。
顾心的意识投影悬浮在这片法则的泥潭中央,如同暴风雪中唯一摇曳的烛火。白金色的心能光芒在她周身流转,竭力抵抗着那无孔不入的秩序侵蚀,温暖与冰冷在微观层面激烈交锋,迸发出无声的雷鸣。
那丝异样的波动,如同狡猾的游鱼,在浩瀚而冰冷的秩序数据流中一闪而过,几乎被她强大的感知忽略。但它确实存在——一种与“神谕”那完美、冰冷、绝对理性的法则操控格格不入的微弱震颤,一个隐藏在精密钟表内部的、几不可闻的杂音。
顾心的全部心神瞬间凝聚,如同最敏锐的探针,锁定了那一闪而逝的异常。她强行忽略掉周遭法则僵化带来的思维迟滞感,将感知的精度提升到极限,循着那丝波动残留的痕迹,逆向追溯,深入剖析其本质。
不是外部干扰。
不是随机误差。
那是一种……根植于其力量体系内部的、结构性的不协调。就像一幅宏伟的蓝图,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存在着一个最初绘制时留下的、未被彻底修正的微小谬误。这个谬误被后续庞大的完美结构所掩盖、稀释,但在极限的对抗与压力下,还是会偶尔显露出一丝破绽。
为什么……会感到熟悉?
顾心的意识核心微微震颤。一种源自血脉深处、源自记忆长河底层的共鸣,被这丝诡异的波动悄然触发。她摒除杂念,将这份“熟悉感”从纷乱的情绪中剥离出来,置于意识的分析层面,与数据库中浩如烟海的记忆碎片进行比对。
地球……实验室……泛黄的笔记……母亲苏夏早期那些充满奇思妙想却又被她自己标记为“存在风险”、“尚不完善”的理论模型……
一个特定的信号模式,如同被尘埃覆盖的密钥,骤然浮现在她的脑海深处。
那是苏夏在探索“意识与量子真空涨落耦合”初期,一个因计算疏漏和实验设备限制而产生的、独特的能量共振反馈信号!一个本应在后续研究中被修正、被遗忘的“错误”特征!
它的频率、它的衰减模式、它那特有的、因理论不完善导致的轻微相位偏移……与此刻她从“神谕”法则操控深处捕捉到的那丝不和谐波动,高度吻合!
不可能!
巨大的冲击让顾心的意识投影一阵晃动,周遭的冰冷秩序之力趁机汹涌反扑,将她周身的心能光芒压缩了数分。她立刻稳住心神,但内心的惊涛骇浪却难以平息。
“神谕”的技术……其根源,竟然与母亲苏夏早期那个不成熟的、存在缺陷的量子理论模型有关?!
这绝非巧合。信号的吻合度太高,特征太独特。这分明就是同一个理论框架下,因相同的基础性疏漏而产生的、如同指纹般的印记!
“神谕”……继承了,或者说,固化了母亲早期探索中的那个错误?并且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如今这套追求绝对理性、压制一切情感与随机性的冰冷科技体系?
……
联合文明核心实验室。气氛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顾心的主意识已从边境星域撤回,与顾临、浪客一同站在庞大的数据交互平台前。平台上正并排显示着两段经过极度放大和精细处理的能量波动频谱图。
一段,来自刚才边境对抗中顾心捕捉到的、“神谕”法则操控体系内部的异常波动。
另一段,则是从苏夏遗留的、加密等级最高的早期实验记录中,提取出的那个着名的“错误信号”。
光谱的线条在精密算法的渲染下纤毫毕现。峰值、谷值、谐振点、衰减曲线……两条波谱在屏幕上以相同的节奏起伏、延伸,几乎完美重叠。只有最细微的时间尺度和能量强度差异,那显然是因应用环境和技术发展阶段不同所致。
结论,毋庸置疑。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只有冷却系统运行的微弱嗡鸣,衬托着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顾临死死盯着那两条几乎重合的频谱,嘴唇紧抿,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那双经历过无数风浪、早已沉淀下坚毅与沉稳的眼眸中,此刻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震惊、恍然,以及……深切的痛心。
他仿佛透过这冰冷的屏幕,看到了多年以前,那个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眼中闪烁着探索光芒的年轻妻子。看到了她对着那些复杂公式蹙眉沉思,看到了她因一次计算失误而懊恼地拍打额头,也看到了她最终在那个存在缺陷的模型前划上大大的叉,并在笔记上郑重写下“此路不通,情感与不确定性并非枷锁,而是生命与文明迸发无限可能的源泉”。
她放弃了那条看似通往“绝对理性”的捷径,选择了更艰难、却更尊重生命本质的“动态平衡”之路。
可她当年搁置、否定的不成熟理论,却在未知的角落,被另一群人类拾起,奉若圭臬,并沿着那条她早已预见歧路的方向,走向了如此冰冷、如此排斥人性的极端!
“是……是她的笔迹……”顾临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指向屏幕上“神谕”技术底层逻辑中解析出的一些数学表达习惯和模型构建思路,“虽然被扭曲、被极端化了,但骨架……还是她最初搭建的那个架子……他们固化了那个错误,再也没有走出来过……”
浪客抱着双臂,金属面具下的目光锐利如刀:“所以,‘神谕’并非凭空出现的怪物。他们是迷失在苏夏博士早年丢弃的一张蓝图里的、我们的人类同胞。”他的语气带着冰冷的讽刺,“将先驱者探索途中发现的陷阱,当成了通往天堂的阶梯,并在里面把自己锻造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顾心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数据不会说谎,父亲的确认和浪客的分析,彻底证实了她那不可思议的猜想。
母亲苏夏的影子,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笼罩在这场关乎“摇篮·源”生死存亡的战争之上。她留下的遗产,不仅是拯救文明的“动态平衡”和棱娲网络的雏形,竟也包括了……眼前这强大而冷酷的敌人那扭曲的根源!
这感觉无比荒谬,又带着锥心刺骨的寒意。
“他们继承了母亲的错误,”顾心睁开眼,眸光已然恢复了清明与坚定,只是深处依旧残留着一丝沉重,“但却没能继承她后来的反思、突破与升华。他们的技术,停滞在了那个不完善的阶段,并将其奉为终极真理。”
浪客点头,接口道:“这意味着,他们的体系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源于理论源头的‘缺陷’。这个缺陷被他们用庞大的算力和资源强行掩盖、弥补,但并未根除。在平时无懈可击,可在极限压力下,尤其是在面对同源而出、却走向了更高层级完善的理论时……”
“……就可能暴露出致命的破绽。”顾心接上了他的话,她的眼神越来越亮,如同拨开迷雾后见到了远方的灯塔,“母亲后期基于‘动态平衡’和‘情感能量’研究成果,那套他们视为‘低效’、‘混乱’的体系,或许……恰恰是撬动他们这艘‘完美’巨轮的杠杆!”
苏夏放弃了绝对理性的模型,正是因为意识到了情感、意识、不确定性在宇宙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她后期的研究,完全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一条“神谕”无法理解、甚至鄙夷的道路。
而这,可能就是取胜的关键!
“需要找到那个‘杠杆’的具体支点。”顾临强迫自己从复杂的情绪中挣脱出来,目光重新变得专注,他看向顾心,“你母亲后来所有的研究,包括那枚腕表……里面一定留下了什么。她预见到了很多事……或许,也包括了……应对今天这种局面的可能性。”
他想起了苏夏笔记中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预言和隐喻,想起了那枚在关键时刻屡次发挥作用的腕表晶体。妻子留下的,绝不仅仅是遗憾和一个强大的女儿。
顾心重重点头,意识再次与棱娲网络深层连接,与顾临、浪客一起,将检索和分析的目标,精准锁定在苏夏所有关于“情感能量应用”、“意识共鸣对抗纯逻辑压制”以及……所有带有“钥匙”、“核心”、“逆转”等隐喻符号的遗留信息上。
实验室中,庞大的算力被调动,无数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开始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汇聚、挖掘。
母亲的影子,曾投射出敌人的轮廓。
而现在,他们要在这影子的源头,寻找照亮胜利的……第一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