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兰依旧保持着谦逊:“公子过誉了。鄙人只是恰巧看到,随口一提罢了。公子能及时察觉,才是英明。” 他顿了顿,又道,“其实府中之事,若公子信得过鄙人,日后采买、联络之类的杂事,鄙人商队里有熟手,可暗中帮公子打理,既能避开眼线,也能省去公子烦心。”
袁谭闻言,心中更是安定 —— 糜兰不仅不邀功,还主动提出帮忙处理杂事,显然是真心想依附他。他拍了拍糜兰的肩膀:“先生肯帮忙,我自然信得过。往后府中这些琐事,便有劳先生了。”
自此,袁谭开始让糜兰参与府中一些非核心的事务,比如采买物资、联络外地商人。糜兰每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且从不多问、不越权,更不与府中其他谋士争功,只默默做事。袁谭看在眼里,对他的信任日渐加深,甚至偶尔会与他闲聊几句邺城的局势,而糜兰总能恰到好处地分析利弊,却从不说过头话,更不主动献策,只在袁谭问起时才发表见解。
夜,袁谭回到自己的府邸,这里虽依旧富丽堂皇,却感受不到丝毫温暖。袁尚一党的刻意怠慢,父亲的冷漠,以及田丰被处决的消息接连传来,让他心如死灰。
他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厅堂中,对着几案上的酒壶,一杯接一杯地猛灌。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却浇不灭心头的冰寒与怒火。酒意上涌,平日里压抑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
“甄三!” 他忽然对着空荡荡的厅堂低吼了一声。—— 此刻的呼唤,已不再是对 “陌生谋士” 的试探,而是对 “可信赖之人” 的本能依赖。
一直隐在廊下阴影中、静观其变的糜兰,闻声缓步走入,躬身而立:“公子有何吩咐?”
袁谭醉眼朦胧地盯着他,忽然发出一阵悲凉而扭曲的笑声:“呵…… 呵呵…… 阿三,你可知…… 可知我袁显思,为何处处受制,连那无才无德的袁尚小儿,都敢骑到我头上拉屎?”
糜兰沉默不语,静待下文。
袁谭猛地一拍案几,酒樽震倒,醇酒汩汩流出,他却浑然不觉,声音带着浓重的醉意和刻骨的怨恨:“只因…… 只因我这长子之名,名不正言不顺!早年,父亲为了安抚一族叔伯,竟将我过继给了那早已死去的族伯!哈哈…… 名义上,我已是别支之人!这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名分,早他娘的就没了!没了!”
他几乎是嘶吼着说出这积压心底多年的隐秘与痛楚:“那袁尚,他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我算什么?我算什么?!我拼死拼活,在青州与刘备周旋,如今败退回来自取其辱!他们…… 他们所有人都知道!都在看我的笑话!”
这突如其来的宣泄,将袁氏内部最核心的继承权疮疤彻底揭开。糜兰心中剧震,他终于明白了袁谭内心深处那份不安与激愤的根源。过继之事,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让他在争夺继承权的起跑线上,就先天处于了绝对劣势。
袁谭喘着粗气,血红的眼睛盯着糜兰,仿佛要将他看穿:“阿三!你是个明白人!你告诉我,如今这局面,父亲厌我,兄弟欺我,天下人笑我!我…… 我当如何自处?!”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向 “甄三” 问计,带着酒后的冲动,更带着对 “可信赖之人” 的全然托付 —— 这份信任,早已在冬衣解困、识破眼线的点滴事件中,悄然生根。
糜兰心中迅速权衡。袁谭此刻情绪激动,但吐露的却是最真实的心声。这是一个绝佳的切入机会。他沉吟片刻,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如同冷水滴入滚油:
“公子,名分已失,如覆水难收。强求于虚名,徒惹祸端,智者不为。”
袁谭眼神一黯。
糜兰话锋一转:“然,名分之外,尚有实力可图!公子岂不闻,世间至理,终归于强权?昔日光武中兴,亦非全赖名分。”
“实力?” 袁谭喃喃道。
“正是。” 糜兰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公子眼下,当效勾践卧薪尝胆,示弱隐忍,敛其锋芒。对主公,当极尽恭顺孝道,不争不辩,以安其心。对三公子及其党羽,暂且避让,不与之正面冲突,免授人以柄。”
他继续剖析,目光深邃:“外,公子当着力联络青州旧部,彼等随公子征战,多有香火之情,乃公子根基所在。内,则需广结河北英杰,凡对逢纪、审配专权不满者,对三公子德行能力存疑者,皆可暗中结交,引为奥援。钱财开路,诚意动人,徐徐图之。”
最后,他总结道:“积蓄力量,静待时变。河北新败,内外交困,变数必生。待其内有隙,或外患加剧之时,便是公子振臂而起,以实力重定名分之机!在此之前,唯有隐忍。”
这一番话,没有空泛的安慰,而是直指核心,给出了一条在绝境中谋求生存与反击的务实路径。示弱、结援、待时 —— 这正是目前袁谭唯一可行的选择。
袁谭醉意朦胧的眼中,渐渐亮起一丝微弱的光芒。他反复咀嚼着 “示弱隐忍”、“广结豪杰”、“静待时变” 这几个词,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微光。
他猛地抓起酒壶,又灌了一口,然后将酒壶重重顿在案上,盯着糜兰:“阿三,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
“鄙人明白。” 糜兰躬身,“鄙人一介商贾,唯愿依附公子,求个安稳。方才所言,不过市井妄语,公子听过便罢。”
袁谭不再说话,只是挥了挥手。糜兰悄然退下,留下袁谭一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对着空酒壶,沉思着那条充满荆棘与风险的未来之路。
厅外,邺城的夜风呜咽,仿佛在为田丰的冤魂哀悼,也像是在预示着袁氏家族更加血腥残酷的内斗,即将拉开序幕。而糜兰,这个化名甄三的潜入者,已经成功地在他选定的棋子心中,埋下了第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