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板,四碗卤煮!”林兮瑶豪气地拍出铜钱,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锅里翻滚的浓汤。
柳氏连忙拽她袖子:“要三碗就成,你爹不是说可以加一文钱,添半碗汤吗?我就喝点汤底凑合……”
“娘!”林兮瑶叉腰打断,“您马上就要成为‘琉璃皂’的老板娘了,怎么还能抠这几文钱?”她凑近柳氏耳边,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兴奋,“再说了,咱们好不容易来这么一趟,肯定要吃好吃饱才能有力气挣大钱!银子嘛,没了可以再挣,但这卤煮错过了,那可是要后悔的!”
柳氏哭笑不得:“你这丫头,就会歪理一堆。”她戳了戳女儿的额头,“银子还没挣到,你倒是把‘老板娘’的派头先安排上了。”
林兮瑶摇头晃脑,振振有词:“娘,您这就古板了!有句老话说的好——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我这是遵循圣贤之道!”
柳氏被她这一套一套的歪理噎住,终于摆手妥协:“罢了罢了,四碗就四碗吧!”
林兮瑶喜笑颜开,转头冲朱老板喊:“老板,四碗!多放点儿葱花!”
“好嘞,老主顾了!”朱老板洪亮的嗓门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熟悉的围裙,熟悉的铁勺翻飞。
不一会儿,朱老板便端着四碗热气腾腾的卤煮过来。四人低头开动,柳氏舀了勺汤吹气,小胖子已迫不及待地咬下浸满汤汁的豆腐,烫得直哈气也不肯吐出来。
等到林兮瑶她们心满意足地放下碗,起身离开后。
而她身后桌子新坐着的两个人也正低声交谈着,一中年一少年,衣着华贵却刻意低调。
爹,这就是祖父当年念叨不已的卤煮?在京城这么多年都念念不忘,还特意嘱咐我们回来时替他尝尝?也就这样吧!那年轻男子撇撇嘴,用筷子挑剔地拨弄着碗里的豆腐。
你从小锦衣玉食,没有吃过苦,京城的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当然不觉得这卤煮有什么特别。年长的男子轻叹,可你祖父当年当县令的那点儿俸禄,还要养活一家人,能吃上这样一碗热腾腾的卤煮,就是天大的享受了。
我祖父也太容易满足了吧!就这样的卤煮,他都能记一辈子。年轻男子不以为然。
我看你是被惯坏了,还笑话起你祖父来了。年长男子皱眉。
爹,您看您,又较真了不是。我是替祖父不值,哪里敢笑话他。年轻男子连忙赔笑。
两人沉默地吃了几口,年轻男子突然眼睛一亮:对了爹,刚刚那个小女娃说的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是哪本圣贤书里的句子啊?我觉得甚合我心,一定要找来拜读一下。
让你平日好好读书,你总偷懒,现在连个小娃娃都知道的名句你却不知道,自己回去书房找。年长男子板着脸。
爹,您是不是也不知道?年轻男子狡黠地眨眨眼。
年长男子筷子一顿,脸色微红。
年轻男子一看他爹这反应,顿时乐了:爹,您真不知道啊!
食不言寝不语,我看你是欠管教了。年长男子佯怒。
年轻男子笑嘻嘻地凑近:爹,您别恼,如果您都不知道出处,那小女娃不会是杜撰的圣贤之言吧?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不学无术?再说那小女娃才几岁,怎么能编出这样的话。年长男子摇头。
年轻男子一脸促狭:那就是她家其他读书人杜撰的,被她给学去了。
快吃吧!再晚半刻,县衙该落钥了。年长男子放下筷子,神色突然严肃起来,他眼角余光扫过西斜的日头,指节无意识敲打着腰间鱼符袋。
我就说直接去县衙找李大人吧!你非得说先看看落水县城,还来吃这卤煮。李县令可是穆老大人的得意门生,岂会违背穆大人的意愿。年轻男子不以为然地撇嘴。
年长男子一个眼风扫过来,年轻男子顿时噤声,呐呐地低头扒拉碗里的卤煮。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话我教过你多少次?年长男子压低声音,若不亲眼看看这落水县的民生,亲耳听听百姓的声音,我们怎敢将那笔款项拨付于此?朝廷又怎敢将重任托付?
年轻男子神色一凛,正色道:父亲教训得是。
走吧,去县衙。年长男子迈步向前,年轻男子赶紧跟上,两人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
而此时,林兮瑶正拉着柳氏的手,兴致勃勃地朝杂耍班子收摊的方向跑去,全然不知方才的对话,将如何影响这个小小县城的未来。
杂耍班子的主摊已经收了,几个学徒正忙着拆卸红黄相间的布幡。但周边聚集的小吃摊却愈发热闹起来,蒸腾的热气在暮色中氤氲成一片温暖的雾霭。
姐姐,快看!林兮瑶眼睛一亮,拉着小胖子、林盛泽挤到一个捏面人的摊子前。老师傅枯瘦的手指灵活翻飞,转眼间就将彩色的面团捏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旁边卖糖炒栗子的妇人正吆喝着:刚出锅的糖炒栗子嘞——
她们在这个摊子买两串糖葫芦,那个摊子称半斤五香瓜子。每个人都像只欢快的小麻雀,在人群中穿梭。柳氏跟在后头,不时用手帕擦擦儿子沾了糖渍的嘴角。这一路走走停停,荷包里的铜钱叮当作响,就是嘴里没个停歇。
其实今日出门,母女俩还有个重要打算——要物色个新铺面。
柳南风留下的那处临街院子,三间门面原本是极好的。靠东的那间租给了表姐她们开豆腐坊,剩下两间若是开脂粉铺子本是绰绰有余。可谁曾想...
林兮瑶咬了口芝麻糖,想起表姐们来信说臭豆腐已经研制成功,在青山镇大受欢迎,每日未到晌午就能卖个精光,但这般的吃食若与脂粉铺子比邻,怕是再金贵的香粉也压不住那股味儿。
林兮瑶也是没想到,她给她们说了那么多的豆制品,最先研制出来的居然是臭豆腐。看来两位表姐也确实上心了,估计离她们来落水县城也不远了。
瑶儿,你看这处如何?柳氏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眼前是间临水的铺面,雕花门窗透着雅致,门前一株老梅虬枝盘曲。
林兮瑶眼前一亮。微风拂过,隐约带来对岸茶楼的丝竹声。这般清雅所在,可不正是她们要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