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的胜利仿佛给林绵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连带着走路都带着风。家里那本厚厚的交规书被塞进了书架角落,取而代之的是科目三的路考要点笔记,被她用彩色荧光笔划得花花绿绿,贴在冰箱门上,美其名曰“抬头不见低头见,加强记忆”。
然而,征服了固定场地和点位的科目二,真正要开到熙熙攘攘的大马路上,又是另一回事了。科目三练习的第一天,林绵回到家时,小脸煞白,眼神发直,连最爱吃的红烧排骨都只扒拉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
“怎么了领导?路上被教练训了?”霍星澜看着她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担心地问。
林绵缓缓摇头,眼神放空,仿佛还沉浸在白天的“惊魂”里:“不是训……是,是太可怕了,霍星澜。”她抓住霍星澜的胳膊,手指冰凉,“那么多车!嗖嗖地从旁边过去,还有行人,电动车,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我方向盘都快捏出水了,感觉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她描述着并线时后面车辆的喇叭声,通过路口时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还有一次差点闯了红灯的惊险瞬间。霍星澜听着,心也跟着揪紧,虽然知道有教练在旁边踩副刹,但还是能想象出她那副紧张到快要同手同脚的模样。
“教练怎么说?”他给她倒了杯温水,轻轻拍着她的背。
“教练说我还行,就是太紧张,不够果断。”林绵瘪着嘴,“可是怎么果断嘛!我一想并线,就看后视镜,一看后面有车飞快地过来,我就不敢动了……感觉就像在枪林弹雨里学走路。”
霍星澜被她这个比喻逗得想笑,又看她确实吓坏了,只好忍住,把她搂进怀里:“慢慢来,都有一个过程。当年我第一次上路,手心也全是汗。多开几次,习惯了车流和节奏就好了。”
“真的吗?”林绵仰起脸,眼睛里带着点希冀。
“当然。”霍星澜肯定地点头,“我们林司机连倒库那么精细的活儿都能拿下,大马路这么宽敞,还能难倒你?”
他的鼓励像温暖的泉水,慢慢浸润了林绵紧绷的神经。她靠在他怀里,深吸了几口气,感觉那股后怕渐渐消散了一些。
为了帮助林绵克服对真实路况的恐惧,霍星澜想了个办法。在周末车流相对较少的时段,他开着车,带着林绵在城市外围一些路况相对简单的道路上“兜风”。他开得很慢,很稳,一边开一边给她讲解。
“你看,现在我们要左转了,我提前多久就打灯了?对,给后车足够的反应时间。”
“前面有行人站在路边,哪怕他还没动,我们脚也要准备好放到刹车上,这叫防御性驾驶。”
“并线的时候,不要光看后视镜,还要快速回头看一下侧后方,消除盲区。”
他讲得耐心,语气平稳,不像教练那样带着指令性的紧迫感。林绵坐在副驾驶,认真地听着,看着他将那些她觉得无比复杂的路况一一从容化解,心里那份焦灼和恐惧,不知不觉被一点点抚平。她发现,原来开车不仅仅是操作方向盘和踏板,更是一种预判、决策和与周围环境交流的过程。
几次这样的“陪练”之后,林绵再上科目三的练习车,状态果然好了很多。虽然还是会紧张,但至少手脚协调了,该加速时敢给油,该刹车时能果断踩下,并线也知道看准时机,不再一味地犹豫不决。教练都夸她“终于有点司机的样子了”。
就在林绵向着科目三全力冲刺的时候,生活这个编剧,似乎觉得他们的日子还不够“丰富”,又悄悄地抛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一个平常的晚上,霍星澜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里,母亲的声音带着些不易察觉的疲惫,先是照例问了问他们的生活,工作忙不忙,吃得好不好,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迟疑。
“星澜啊……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母亲顿了顿,“你爸他……前段时间单位体检,查出来血压有点高,心脏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医生建议他不要太劳累,最好能静养一段时间。”
霍星澜的心微微一沉:“严不严重?医生具体怎么说的?”
“医生说暂时没事,就是要多注意,按时吃药,保持情绪平稳。你爸那个脾气你也知道,闲不住,让他彻底歇着,比什么都难。”母亲叹了口气,“我们想着……老家这边冬天湿冷,对你爸身体不好。你看,能不能……等秋天凉快点了,我们过去你们那边住一段时间?那边气候干燥些,暖和点,也方便我们偶尔去看看医生,复查一下。”
这个请求来得有些突然。霍星澜握着手机,一时没有立刻回答。他不是不欢迎父母来,相反,他一直希望能多陪陪父母。但现实的问题是,他们现在住的是一个标准的两居室,空间并不宽敞。父母一来,势必要长期住在次卧。这意味着,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充满二人世界默契的小家,需要被打乱节奏,生活方式也需要做出很大的调整。
而且,父亲身体不适,作为儿子,他责无旁贷地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照顾责任。这无疑会加重他和林绵的生活负担,无论是精力上还是经济上。
“星澜?”母亲在电话那头轻声唤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期待。
霍星澜迅速收敛心神,语气尽量轻松自然地回答:“妈,这是好事啊。你们过来住,我们也能方便照顾爸。你们什么时候过来提前说,我好安排时间去接你们。”
又聊了几句,叮嘱父母多保重身体,霍星澜才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客厅里一时间只剩下空调运行的微弱声音。霍星澜靠在沙发上,揉了揉眉心。这件事,他需要立刻跟林绵商量。
林绵刚从浴室出来,头发湿漉漉地包在干发帽里,脸上还带着被热气熏出的红晕,哼着不成调的歌。看到霍星澜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凑过来:“怎么了?谁的电话?”
“我妈打来的。”霍星澜拉过她,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平和的语气把父母的情况和想来小住的想法说了出来。
林绵听着,脸上的轻松神色慢慢收敛起来,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背后的复杂性。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微微蹙着眉,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睡衣的带子。
霍星澜看着她沉默的侧脸,心里有些没底。他知道林绵和他父母关系还算融洽,但毕竟没有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婆媳之间天然的微妙距离感是存在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努力经营小家庭、享受二人世界的阶段,突然加入长辈,尤其是身体需要照顾的长辈,对林绵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正想开口说些什么,比如承诺他会处理好大部分事情,尽量不让她太操心,或者商量一下如果觉得不方便,他可以想办法婉拒父母,只是那样似乎又有些不近人情……
就在这时,林绵却忽然抬起头,看向他,眼神清澈而坚定:“爸妈过来住,挺好的。”
霍星澜愣了一下。
林绵继续说道:“爸爸身体不舒服,我们做子女的,照顾他们是应该的。家里是小了点,但挤一挤没关系,热闹。”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有点不好意思,又带着点顽皮的笑容,“而且,我妈以前老说我不会照顾人,这次正好让她看看,她女儿也是能担事的!”
她的话像一阵暖风,吹散了霍星澜心头的些许阴霾和不确定。他没想到,林绵会这么爽快,甚至主动地把这件事揽了过去,还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化解可能存在的尴尬。
“绵绵……”他喉头有些发紧,伸手握住她的手,“谢谢你。只是……这会很辛苦。”
“怕什么,”林绵反握住他的手,用力晃了晃,“我们俩一起,还有什么搞不定的?以前觉得买个空调都是大事,现在不也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就当是……嗯,家庭经营游戏开启了‘照顾长辈’的新副本!”
她又祭出了她的“游戏理论”,但这一次,霍星澜觉得这个比喻无比贴切和温暖。他看着她明明自己也有点紧张,却努力表现出镇定和担当的样子,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爱意。
“好。”他重重地点头,将她揽入怀中,“那这个新副本,就靠领导指挥,我全力配合。”
大的方向定下来,具体的“备战工作”立刻提上日程。
首先要解决的是居住问题。次卧虽然一直空着,但之前更多是充当储物间和霍星澜偶尔加班的工作间,里面堆了不少杂物,床品也比较简单。林绵展现出惊人的行动力,周末一大早就拉着霍星澜开始大扫除。
她像个小指挥官,系着围裙,戴着口罩,指挥霍星澜把不常用的纸箱打包塞到床底,把书桌整理干净,腾出空间。她自己则把窗帘拆下来清洗,把窗户里里外外擦得锃亮。
“爸妈喜欢硬一点的床垫,我们得把这个软的换掉。”林绵跪在床上,用力按了按床垫,果断地说。
“行,我下午就去家具城看看。”
“还有这个椅子,爸坐着可能不舒服,得买个带靠垫的。”
“好,记下了。”
“卫生间得买个防滑垫,安全第一。”
“嗯,还有扶手要不要也装一个?”
两人一边打扫,一边商量着需要添置和更换的物品。阳光透过干净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也照亮了他们忙碌而和谐的身影。原本因为可能到来的变化而产生的那一点点不安,在这共同劳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悄然转化成了某种踏实和期待。
林绵甚至还抽空,凭借着之前失败的手工零食经验(或许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地熬出了一锅晶莹剔透、甜度适中的冰糖雪梨银耳羹,说是先练练手,等爸妈来了好给他们润肺。
霍星澜看着她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小心翼翼搅拌锅子的背影,看着她因为熬出了成功的甜品而雀跃的样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发现,林绵正在用一种他未曾预料的速度成长着,从那个会因为天气热而撒娇抱怨的小姑娘,变成了可以和他一起扛起生活责任、规划未来的伙伴。
当然,生活的主线任务——林绵的科目三考试——也并没有落下。在经历了紧张备考、第一次考试因为过度紧张而在靠边停车时压线挂科、短暂沮丧后重振旗鼓、第二次考试有惊无险地通过之后,林绵,终于,正式地,成为了一名手握小型汽车驾驶证(c1)的合法司机!
拿到那个墨绿色小本本的那一刻,林绵把它捧在胸口,激动得眼圈都红了,反复摩挲着封面,嘴里喃喃:“终于……终于到手了……”
霍星澜看着她,比自己当年拿到驾照时还要高兴。他拿出手机,记录下她这历史性的一刻。照片里,林绵举着驾驶证,笑得见牙不见眼,背景是车管所熙熙攘攘的人群,阳光在她身上跳跃,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为了庆祝这双重意义(拿到驾照+迎接父母)的“阶段性胜利”,同时也是在林绵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决定——租车!
周末,霍星澜陪着兴奋又忐忑的林“新手司机”去租车公司提了一辆和她教练车同型号的紧凑型轿车。坐上驾驶座,调整好座椅和后视镜,林绵深吸一口气,握住方向盘,表情严肃得像要执行什么重大任务。
“领导,放松点,就当是练车。”霍星澜系好安全带,在一旁给她打气。
“这怎么能一样!”林绵目不斜视,“旁边坐的不是教练,是你啊!我得对你的生命安全负责!”
霍星澜失笑:“好,那我的小命就交到林司机手上了。”
车子缓缓驶出租车公司,汇入车流。林绵开得极其谨慎,速度控制在四十码左右,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变道打灯看镜回头一套动作做得一丝不苟,就是稍微有点慢半拍。霍星澜也不催促,只是在她需要的时候提醒一句“前面路口右转”或者“注意旁边有车要加塞”。
慢慢地,林绵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开始享受掌控方向盘的感觉。她小心翼翼地超越了一辆慢行的公交车,成功地在红绿灯路口排在了第一位,平稳地驶过了拥挤的菜市场门口……
“霍星澜!我做到了!”在一个红灯前停下,她终于忍不住,兴奋地低呼,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彩,“我真的自己开车上路了!”
“嗯,你做得很好。”霍星澜看着她发自内心的喜悦,也觉得成就感满满。他指向不远处的一家大型超市,“领导,要不要去实践一下你之前的宏伟蓝图——批发市场买水果咱暂时去不了,先去超市采购一番,庆祝一下,也顺便为爸妈过来储备点物资?”
“好主意!”林绵立刻响应,信心十足地操控着车子,略显生涩但还算顺利地将车开进了超市的地下停车场。虽然找车位花了点时间,倒库也来回揉了好几把才停正,但当她熄火拔下钥匙,看着周围停得整齐的车辆,以及身边笑着看她的霍星澜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立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们推着购物车,在凉爽的超市里慢慢逛着。林绵拿着小本子,上面记着要买的东西:给父亲买的荞麦枕头,适合老年人穿的软底拖鞋,母亲爱吃的无糖糕点,还有炖汤用的食材……
她一边对照清单,一边仔细地比较着商品,时不时拿起一样东西询问霍星澜的意见。霍星澜推着车跟在她身后,看着她认真的背影,听着她絮絮叨叨地规划着父母来了之后的生活细节,心里被一种饱满而踏实的幸福感填满。
生活就是这样吧,他想。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像游戏里不断解锁的新关卡。有时是学车这样的技能考验,有时是迎接父母这样的生活模式转变。会有紧张,会有疲惫,甚至会偶尔失败。但只要身边有一个人,和你目标一致,步伐一致,愿意和你一起研究“攻略”,一起打怪升级,那么,无论前方是怎样的副本,似乎都充满了值得期待的乐趣。
他们买了一大堆东西,塞满了后备箱。回去的路上,夕阳西沉,晚霞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林绵开着车,车载音响播放着舒缓的音乐,窗外的街景飞速后退。
霍星澜靠在副驾驶座上,侧头看着林绵专注开车的侧脸,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点紧张,更多的却是满足和自信。他知道,属于他们的“车轮上的未来”,已经缓缓地、但确凿无疑地,开始转动了。而下一个站台,叫做“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