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世界的波诡云谲,江湖纷争,甚至帝王更替,都和莲花湖人无关。有人替他们负重前行,他们便能岁月静好。
七月二十三,一年一度的采莲节到了,采莲节一共五天,头三天所得要交给莲花庵的莲花仙子。后两天所得才归自己所有。采莲节从七月二十三开始,到七月二十七结束。
要是在往年,家家户户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急不可耐的朝莲花湖跑。生怕走慢了莲蓬就会被人抢光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去晚了那些容易采的莲蓬,早被人采走了。只能划着长木盆做的小船,到莲花湖中心采莲蓬。木盆做的船不牢固,一不小心人仰船翻,淹死人的事件每年都有。
今年到莲花湖采莲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有地方做工赚钱,采莲子那点钱他们已经不放在眼里。何况到莲花湖采莲还有一定危险性,每年都会有人被淹死。以前是没办法,能采莲子赚钱,谁也不愿落后。现在谁也不愿以身犯险了,没饭吃到安家做工不好吗?何必去莲花湖找死。
莲花湖边上的莲花庵里,莲花仙子水灵珠说:莲花湖的人日子好过了,进贡的人不增反减,采莲的人也大多是肖家村人。这样下去可不行,进贡少了,采莲人也少了,我们一年到头吃什么?
莲花童子水灵子说:师妹不用担心,我三姑说了,今年进贡的童男童女比往年好,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卖莲子那三瓜俩枣算什么钱,谁愿采谁采。
水灵珠说:那些不来采莲的,也要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每家都要献祭品。不能让这些愚民挑战我们的威严,否则就没人相信我们了。水灵子说:师妹说的是,我这就让三姑去转告他们。
安家水池边凉亭里,安子娴和余氏,安子欣两大一小,正在逗弄着木床上的小孩子玩,六七个月大的小小孩,长得白嫩嫩,胖乎乎的。身穿红色小衣裤,手上戴一对有铃铛的银镯子,谁逗他就朝谁笑。手上小银铃铛响不停,可爱到能萌化人心。
余氏在一旁做针线活,安子娴和安子欣逗孩子玩。小家伙咯咯笑,口水都流到衣裳上,安子欣一边嫌弃,一边给弟弟擦口水。
门外杜秋娘着急忙慌的跑进来,老远就说:子娴,有个穿红着绿的老妖婆,领着几个闲汉到我家里,要我给什么莲花仙子上供。张囗就要三牲供礼。她谁呀?凭什么她要我就得给。
我说莲花仙子是谁?我不认识。她又没有保佑我儿子升官发财,也没有保佑我诸事顺遂。我上什么贡?别来我家讹钱,我不信鬼神。
那疯婆子说我亵渎神灵,会遭报立的。便在我家大门口又是烧香又烧纸。把我气坏了,拿起大扫帚招呼她。那疯婆子丢下一朵白莲花就走了。谁知我媳妇一看到莲花就晕了过去。我掐人中泼冷水,好不容易把人弄醒,她却什么也不说,就是一味的哭。这到底怎么回事?你们谁能告诉我?
余氏神情凝重的说:这个说来话长。杜秋娘道:那你就长话短说。余氏说。莲花湖采莲节,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不知传了多少代。以前莲花湖很大,莲子很多,谁采到归谁。莲花湖的人都很穷,莲子,莲心都被当作走亲访友时,携带的土特产。因此采莲节对每个莲花湖的人来说都很重要,也很热闹,连外村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做客。
只是这一切在二十年前,彻底变了,不知从何处来了一对男女,在莲花湖边盖了两间草棚子,便自称是莲花庵的莲花仙子。男的是莲花童子,名叫水清子。女的是莲花仙子,名叫水灵珠。
两人刚来时,也没人搭理他们,可青蟒山三天两头有野火烧山,连村里也时不时闹火灾,不是肖家村,就是朱家村,今天他家烧了灶房,明天又有人家柴草堆起火。
有人就说是村里人不敬莲花仙子,遭到了惩罚。要想平安无事,就得拜莲花仙。肖家村的马三姑,第一个拿着礼物给莲花仙子跪拜,到处宣扬莲花仙子的神迹。因为她说得神神叨叨的,得了个神婆的绰号。
火灾的事频繁发生,还烧死了人,当时的老里正,不得不率领着莲花湖的人,去莲花庵,给莲花仙子上香祭拜。说来也怪,老里正率众人烧香祭拜过后,火灾的事就没在发生过。莲花庵的莲花仙子很灵验的事,也就此传开了。
有人头痛脑热的也开始向莲花仙子求药,有人家事不顺遂也会到莲花庵求个平安符。莲花庵在莲花湖站稳了脚跟,莲花仙子开始制定规矩,每年采莲节头三天所得,要归莲花庵所有。莲花湖的人还要交出一个童子,献祭给莲花仙子,以示信中的诚意。
后来献祭的不仅是童子,还有童女,人数也由一对,变成了两对。今年不知那四户人家,又要骨肉分离?凡是在采莲节期间,接到白莲花的人家,家里十岁以下,三岁以上的孩童,都有可能被选中。选中做莲花童子的人家,可以得到十斤莲籽。
杜秋娘听完火冒三丈:难怪我儿媳妇才会在看到白莲花后,吓晕了。谁个做母亲的,会舍得自己孩子去做祭品。她咬牙切齿的说:那神婆是看中我七岁的小孙孙了。老娘当眼珠子一样疼爱的孙子,岂能做祭品,看老娘不烧了那破庵堂才怪。说着风风光光冲出安子娴的家。
安子娴心说,这不就是现实版的西门豹治邺,初中语文课本上读过的。那个叫西门豹的县令,把给河神娶媳妇的巫婆和乡绅头子都扔到河里。那什么狗屁莲花仙子,最好别惹到我头上,否则,别怪我也弄一出安子娴治莲花仙。
外面的动静,把屋里睡午觉的安家人吵醒,安老太公,余致远,还有安有碌兄弟,都从屋子里走出来。大家坐在凉亭里,又说起朱监生家接到白莲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