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阳台的落地窗,在爬行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小桐晚趴在垫子上,穿着星星图案的连体衣,胖乎乎的小手抓着一片梧桐叶,咯咯地笑着往嘴里塞。陆屿蹲在旁边,手里拿着手机,小心翼翼地记录着这一幕,生怕惊扰了怀里的小宝贝。
“别让她吃叶子,不卫生。”苏晚端着温水走过来,轻轻把梧桐叶从宝宝手里抽走,换成一个安全材质的牙胶。自从小桐晚满月后,她就成了家里的“小焦点”——学抬头、学翻身、学抓握,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让陆屿兴奋半天,连手机相册都被宝宝的照片占满了。
陆屿放下手机,挠了挠头,眼里满是宠溺:“看她抓着叶子玩得开心,就忘了拦着。对了,今天我看到一个育儿视频,说可以让宝宝尝试‘画画’,用安全颜料在纸上按手印,既能锻炼抓握能力,又能留下纪念。”
“画画?”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她才刚满月没多久,连手都握不稳,怎么画画?”
“试试嘛,”陆屿拉着她的手,眼里满是期待,“我已经买了婴儿专用的安全颜料,无毒无味,就算她放嘴里也没事。就当是宝宝的第一幅‘画’,以后装裱起来,挂在她的房间里,多有意义。”
拗不过陆屿的坚持,苏晚只好点头同意。下午,陆屿就把准备好的颜料和画纸拿了出来——颜料是柔和的浅色系,画纸是厚厚的卡纸,上面还印着小小的梧桐叶和星星图案。他把颜料挤在调色盘里,用棉签沾了一点,轻轻涂在小桐晚的手背上。
“轻点,别弄疼她。”苏晚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生怕颜料刺激到宝宝的皮肤。
“放心吧,我查过了,这是专门给婴儿用的,很安全。”陆屿小心翼翼地握着宝宝的手,慢慢按在画纸上。“啪”的一声,一个小小的手印印在了纸上,浅粉色的手印旁边,正好是画纸上的星星图案,像一颗星星落在了纸上。
小桐晚似乎觉得很有趣,咿咿呀呀地叫着,另一只手也伸了过来,在颜料盘里胡乱拍打着,溅得脸上和衣服上都是颜料,像个小花猫。陆屿和苏晚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客厅里充满了温馨的笑声。
“你看她,玩得还挺开心。”苏晚拿出湿巾,轻轻帮宝宝擦着脸,眼里满是温柔。
陆屿趁机又让宝宝按了几个手印,红的、黄的、蓝的,错落有致地印在画纸上,像一幅抽象画。“好了,”他满意地看着画纸,“等颜料干了,我再添几笔,把它变成一幅完整的画。”
等小桐晚睡着后,陆屿坐在书桌前,对着宝宝的手印认真地画了起来。他拿着细画笔,在粉色手印旁边添了几片小小的梧桐叶,让手印看起来像落在叶子上的露珠;在黄色手印周围画了几颗星星,让手印像星星的倒影;在蓝色手印下面画了一道小小的彩虹,让整幅画看起来更加生动。
苏晚走过来,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忍不住从身后抱住他:“你还真把它当艺术品来画了?”
“那当然,”陆屿转过头,笑着说,“这可是我们宝宝的第一幅画,必须好好画。你看,这里的梧桐叶,我特意按阳台那棵梧桐苗的叶子画的,这里的星星,和我们卧室的星空投影一模一样。”
画完后,陆屿把画纸放在阳台上晾干。夕阳的余晖洒在画纸上,颜料的颜色变得更加柔和,手印和图案交织在一起,真的像一幅充满童趣的画。“等干了,我就去买个画框,把它装裱起来,挂在婴儿房的墙上,”陆屿说,“以后宝宝长大了,我们就告诉她,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幅画,是爸爸妈妈和她一起完成的。”
苏晚点点头,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陆屿做的这些事,看似不起眼,却都藏着对宝宝的爱——从准备安全颜料,到耐心地帮宝宝按手印,再到认真地添画,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他对这个家的用心。
第二天,陆屿果然买了一个精致的画框回来,木质的边框上刻着小小的星星和梧桐叶图案,正好和画的主题相呼应。他小心翼翼地把画装进去,挂在婴儿房的墙上,正好在宝宝的小画架旁边。
“你看,这样是不是很好看?”陆屿拉着苏晚的手,站在画前,眼里满是骄傲,“以后宝宝每次醒来,都能看到自己的第一幅画,说不定还能激发她的绘画天赋呢。”
苏晚笑着点头:“希望她以后能喜欢画画,像我一样,能用画笔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接下来的几天,陆屿每天都会带着宝宝“欣赏”这幅画,抱着她站在画前,轻声说:“小桐晚,你看,这是你画的第一幅画,爸爸帮你添了梧桐叶和星星,好看吗?等你长大了,爸爸教你画真正的星空和梧桐林。”
小桐晚似乎听懂了,小手拍打着画框,咿咿呀呀地叫着,眼里满是好奇。
有天晚上,苏晚坐在书桌前,看着宝宝的第一幅画,突然有了灵感。她拿起画笔,在另一张纸上画了一幅画——画里的陆屿抱着宝宝,手里拿着画笔,正在帮宝宝按手印,苏晚站在旁边,手里拿着颜料盘,眼里满是笑意,背景是阳台的梧桐苗和婴儿房的星空墙,画纸的角落写着“小桐晚的第一幅画,也是我们的幸福纪念”。
陆屿走过来,看到画纸上的场景,心里暖暖的:“你把我们画得真好看,以后我们可以把宝宝成长中的重要瞬间都画下来,做成一本‘成长画册’,等她十八岁的时候送给她。”
“好啊,”苏晚点头,“我负责画画,你负责写注解,我们一起完成这本画册。”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桐晚渐渐长大了,开始学翻身、学坐立,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陆屿和苏晚依旧会带着她看那幅“手印画”,每次看到画,都会想起宝宝第一次“画画”的场景,想起那些温馨的瞬间。
有天,张教授来家里做客,看到了墙上的手印画,忍不住赞叹:“这幅画太有意义了,既有宝宝的痕迹,又有你们的用心,这才是最珍贵的艺术品。”他转头对苏晚说,“等宝宝再大一点,你可以带她参加一些亲子绘画活动,培养她的兴趣,说不定以后也是个小画家呢。”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陆屿笑着说,“等她能握笔了,我就教她画星星,苏晚教她画梧桐叶,把我们的爱好传承给她。”
张教授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你们俩啊,把生活过成了画,连宝宝的成长都充满了艺术气息,真好。”
傍晚时分,陆屿抱着小桐晚,苏晚站在旁边,一家三口站在手印画前,拍了一张合影。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美好。苏晚看着照片里的三人,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几年后,小桐晚拿着画笔,在画纸上认真地画着星空和梧桐叶,陆屿在旁边指导,她在一旁微笑,一家三口的画面,像一幅最美的画。
而他们不知道,陆屿已经偷偷联系了一家儿童摄影机构,想在宝宝百天的时候,拍一组“绘画主题”的写真——让宝宝拿着画笔,坐在手印画前,记录下她和第一幅画的合影;他还偷偷准备了一个“成长礼盒”,里面放着手印画的复印件、宝宝的胎发、脐带章,还有一家三口的合影,想等宝宝成年的时候送给她;他甚至偷偷学了儿童绘画教程,想等宝宝再大一点,亲自教她画画,把自己对绘画的热爱,传递给女儿。
宝宝的第一幅“画”,虽然简单,却承载着陆屿和苏晚对宝宝的爱和期待。它不仅是宝宝成长的第一个纪念,更是这个小家庭幸福的见证。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藏在画笔和颜料里的爱,会像梧桐苗一样,慢慢生长,像星空一样,永远明亮,照亮小桐晚未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