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渊城新家的第一个清晨,周扬和李芸锦起得很早。
他们依旧有些无措地站在那间比小牛村老宅大了十倍不止的院落里,看着仆人们有条不紊地洒扫、修剪花枝,只觉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他们是劳碌了一辈子的庄稼人,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发自心底的不安。
“云儿,我和你爹……总得找点事做,不然这心里头发慌。”饭桌上,李芸锦看着正在为弟弟妹妹夹菜的周云,有些迟疑地开口。
周扬也在一旁用力地点头,他抽了一口“火云丝”,烟气醇厚,让他精神一振:“你娘说得对。人啊,不能闲着,一闲骨头就锈了。”
周云闻言,笑了。他早就料到了父母会有此想法。他放下筷子,认真地说道:“爹,娘,孩儿昨日便已安排好了。今日,我便带你们去办妥此事。”
用过早饭,管家常寿已经备好了那辆华贵的马车。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不再是那琳琅满目的西市,而是临渊城内另一条更为高端、也更具专业性的商业长街,百行街。
百行街,顾名思义,百业汇聚。这里没有喧闹的叫卖,每一家店铺的门面都装潢得古朴而雅致,经营的,都是某一领域的专精之物。
周云没有带他们闲逛,而是目标明确地,将马车停在了一家三层楼高、门面开阔的绣庄之前。绣庄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刻着“锦绣阁”三个大字。
周云等人前脚刚落地,就被锦绣阁掌柜迎了进去。
“娘,咱们进去看看。”周云笑着对母亲说道。
李芸锦一踏入绣庄,便被眼前的景象彻底吸引了。一匹匹色泽艳丽、光华流转的丝绸锦缎,如同瀑布般从货架上垂下。
从最基础的蚕丝,到价值千金的灵丝,再到一些由妖兽皮毛制成的、自带属性的特殊布料,应有尽有。
墙壁上,还挂着数十幅绣工精湛、栩栩如生的绣品,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鸟,每一幅都堪称艺术品。
李芸锦的手,不自觉地抚上了一匹天青色的云锦,那柔滑冰凉的触感,让她那颗沉寂了多年的、属于绣女的心,再次活了过来。
“这家绣庄的东家,因后继无人,正欲转手。”周云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您若喜欢,从今日起,您便是这锦绣阁的新掌柜。”
锦绣阁掌柜:“……”
“我……我做掌柜?”李芸锦受宠若惊,连连摆手,“我……我不行的,我哪里会做什么生意……”
“娘,您只需做您最擅长的事便可。”周云微笑道,“至于经营,账房、伙计,这里一应俱全。您只需要和这里的绣娘们一起学习,再为这最好的锦缎,绣出最好的花样,便足够了。”
随后,周云又带着父亲周扬,来到了不远处另一家同样规模宏大的店铺。
这家店铺的门口,堆放着一袋袋饱满的谷物,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清香。牌匾上书,“丰登行”。
“周公子,里面请。”丰登行掌柜脸上堆满了笑容,这可是主家千叮铃万嘱咐要要交好的人,他可不敢得罪。
掌柜介绍道:“我们这里专门经营各种粮食与种子。凡俗间的五谷杂粮在这里比较少,更多的是修士所食用的灵谷。有侧重纯粹灵气的灵晶米,月华粟,还有侧重五行道韵的金玉灵米、青木禾等。”
“爹,您看这个。”周云指着一袋金灿灿的、米粒饱满得如同珍珠的谷物,对周扬说道,“此为‘金玉灵米’,不仅产量极高,常年食用,更能强身健体,增长气力。凡俗之人吃了,亦能增强气力,武道修士常以此为主食。”
周扬抓起一把金玉灵米,放在手心仔细地端详着,那双看了半辈子庄稼的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这是一种属于土地,属于收获的、最纯粹的喜悦。
“这家商行,乃我天玄宗的扶持产业,货源通达整个大夏国。爹,您以后,便可在此,将天下最好的粮种,卖给这国都的千家万户。”
看着父母那既忐忑又充满了向往的神情,周云没有再多言。他直接唤来了一直跟在身后的管家。
“寿伯,你与这两位掌柜交接下,将这两家铺子所有的地契、房契,都转到我爹娘的名下。”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另外,从府中账房支取二十万两黄金,作为铺子的周转资金。再从护卫中,挑选最精明可靠的,派来协助爹娘。”
“是,大少爷!”管家躬身领命,办事效率极高。
不到半个时辰,两家位于国都黄金地段的、价值连城的商铺,便已成了周扬夫妇的产业。他们手持着那两份滚烫的、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疯狂的地契,只觉得这一切,都如在梦中。
安顿好了父母,周云的目光,又落在了那两个只顾着追逐打闹的弟弟妹妹身上。
“平儿,灵儿,走,大哥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
马车再次启动,这一次,是朝着临渊城北边,那片充满了书香与庄严气息的区域驶去。最终,在一座宏伟到如同皇家宫殿般的建筑群前,缓缓停下。
汉白玉的牌坊高达十丈,上面雕刻着四个由当朝大儒亲笔题写的、充满了浩然正气的大字,大夏学府。
这里,便是整个大夏国所有学子心中的最高圣地。能在此处就读的,无一不是王公贵族的子嗣,或是百里挑一的天才。
周云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将天璇令,由管家递给了守门的卫士。卫士在看到令牌的瞬间,脸色剧变,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通报了上去。
片刻之后,一位身着儒袍、须发皆白、气息渊博如海的老者,竟亲自从学府深处快步走出,将周云一行人,恭恭敬敬地迎了进去。
这位老者,正是大夏学府的院长,一位修为已至道境的当世大儒,同样也是天玄宗内门弟子。
“不知道子驾临,老朽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老院长的态度极为谦卑。
天玄宗在大夏国的地位,是超然的。而手持掌门亲传弟子令的周云,其身份自然贵不可言。
周云听他称呼,已然知晓老院长应当也是天玄宗弟子。
“师兄客气了。”周云还了一礼,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此来,是为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弟弟妹妹,寻一处启蒙之所。”
“师弟言重了!”老院长哈哈一笑,连连摆手。
他看向周平与周灵儿,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眸中精光一闪,随即抚须赞叹道,“好!好根骨!好灵性!二位小友,皆是璞玉之姿!能入我大夏学府,是我学府之幸!”
他一眼便看出了周平那虽然顽劣,却气血充盈、根骨清奇,周灵儿看似文静,实则神魂清澈、灵慧内秀。
入学之事,便以这种轻松的方式,定了下来。无需任何考核,无需任何繁文缛节。
周平对那些之乎者也的课堂不感兴趣,却在看到学府内那广阔的、有无数弟子正在捉对厮杀的演武场时,眼睛都直了。而周灵儿,则被一阵从远处飘来的、悠扬悦耳的古琴声所吸引,驻足不前。
“平儿好武,便可入‘武院’,由最好的武道教习,为其打下最坚实的根基。”周云对院长说道,“灵儿喜静,便入‘文院’,学些诗书琴画,陶冶心性便好。”
“一切,听师弟安排。”老院长恭敬应下,当下立刻便安排了最好的教习,来负责二人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