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残阳如血,将安国军营内的议事厅染上一层悲壮的光晕。安国夫人一身戎装,腰间佩剑寒光凛冽,她手指轻抚着青城地形图上那片标注着 “低洼临海” 的区域,声音坚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青城乃金国囤粮重地,若能一举拿下,必能断其补给,给金兵致命一击。”
临安王站在她身侧,目光落在地图上,眉头微蹙:“只是青城易守难攻,金军驻守严密,寻常攻城之法恐难奏效。”
“我已有一计。” 安国夫人抬手指向地形图四周的海域,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青城地势低凹,四周环海,我们可派人挖通海堤,引海水倒灌,我们来一招‘水漫金山寺’,哦,不,水淹青城!”
议事厅内的将领们闻言,纷纷围上前来,盯着地图仔细琢磨。片刻后,怀化将军韩一德率先抚掌赞叹:“夫人此计甚妙!海水倒灌,金军必乱,我军届时便可趁乱攻城,定能事半功倍!”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皆认为这是破城的良策。
接下来的几日,宋军将士不眠不休,在海边开凿渠道,搭建水闸,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引海水淹没青城。
攻城之日,天刚蒙蒙亮,安国夫人亲自登上山顶指挥。随着她一声令下,水闸缓缓打开,汹涌的海水顺着渠道奔涌而下,朝着青城方向而去。看着海水逐渐逼近青城,将领们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军溃败的场景。
然而,就在此时,安国夫人的目光却被青城城内的景象所吸引。她看到海水漫入城中,那些年幼的孩童在水中惊慌失措地奔跑,有的甚至被海水绊倒,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她看到百姓们的房屋被大水冲得摇摇欲坠,很快便轰然倒塌,无数人在废墟中绝望地呼救。
这一幕,像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刺穿了安国夫人的心。她不禁想起了当年仙女村的悲剧,那时,熊熊烈火吞噬了整个村庄,村民们在火海中无助地挣扎,最终化为灰烬。如今,青城的百姓正面临着同样的灾难,而这灾难的始作俑者,却是她自己。
“不行,不能这样!” 安国夫人猛地闭上眼,声音带着颤抖,“快,中断计划!立刻关闭水闸!”
“夫人,万万不可啊!” 身旁的韩将军急忙劝阻,“我们为了这个计划,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将士们也付出了无数心血。如今海水已经引入,若此时中断,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而且我军失去偷袭的先机,金军必然会反扑,后果不堪设想啊!”
其他将领也纷纷上前劝说,希望安国夫人能改变主意。一时间,山顶上争论不休。
就在众人僵持之际,临安王走到安国夫人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他看着安国夫人眼中的痛苦与不忍,心中已然有了决定。他转过身,面对众将领,语气坚定:“此事由我做主,即刻中断水攻!所有后果,由我一人承担!”
将领们见状,虽心中惋惜,却也相信安国夫人和临安王,只得急忙派人去关闭水闸。
水攻计划的中断,果然如将领们所料,让宋军失去了偷袭的机会。金军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组织反攻。驻守在青城下方准备攻城的宋军,突然遭到金军的猛烈进攻,毫无防备之下,损伤惨重,一时间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将士们,随我杀!” 安国夫人看着麾下将士伤亡惨重,眼中燃起熊熊怒火,她拔出佩剑,振臂高呼。
临安王紧随其后,手持长枪,与安国夫人并肩而立:“今日,我们便与金军决一死战,定要拿下青城!”
话音未落,两人便率领着残余的宋军将士,如两道闪电般冲入敌营。安国夫人剑法凌厉,每一剑都直取金军要害,所到之处,金军将士纷纷倒地;临安王枪法精湛,长枪挥舞间,如蛟龙出海,杀得金军落花流水。
两人配合默契,宛如战神降临,在敌营中所向披靡。宋军将士见主将如此英勇,也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这场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次日黎明。宋军将士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必死的决心,终于击退了金军,成功攻下了青城。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青城的城墙上时,安国夫人和临安王并肩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地的狼藉和疲惫却兴奋的将士们,心中百感交集。
安国夫人转过头,看着身边的临安王,眼中满是感动:“王爷,谢谢你。谢谢你愿意相信我,愿意陪我承担这一切。”
临安王轻轻拭去她脸上的血迹和尘土,温柔地说道:“傻瓜,我永远都相信你。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只是,以后不准再叫我王爷,唤我‘三郎’。”说着,赵景晨将梁流萤紧紧拥入怀中。梁流萤靠在他的胸膛,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和有力的心跳,泪水不禁滑落:“三郎。”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伤痛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彼此眼中的深情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