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愁苦无助
愤慨、烦躁、绝望、无奈、痛苦几乎所有的坏心情都挤进了范蠡的内心,即使他具有丞相的胸怀,也难以装下这么多坏心情,他面临抉择,他必须抉择,他知道,他的这个抉择将决定两个命运的走向,一个是越国的未来,一个是西施的未来。
夫差索要美女、美酒的圣旨就摆在范蠡的文案上,并且点名索要西施和郑旦,索要女真酒。
计然已经不登门了,老师申包胥也已经离去,如何抉择全由得范蠡一人。
专成来到身边。
“大哥,车马都已经备好,三弟的手下也已经在等候,走吧,大哥,天下是他们的天下,我们的天下,是大哥的天下。”
范蠡一只手搭在专成的肩头,轻轻拍拍,叹口气说:“我先去见大王。”
范蠡来到计然住处,门人说太史大人出门好几日了,至今未归,临走时吩咐若是范相国来临,就把这个呈给范相国。
范蠡展开绢帕看,上面竟然是空白。
看着白绢,计然说过的一些话出现在范蠡的脑海里:
“天生有蠡兮,地生有玉;玉隐山水兮,蠡寓炭火;玉于流蠡兮,二命宿迁。山水相依兮,天作地合。”
“君之幸,心之痛,从此始矣;国之运,人之命,不久移矣!”
“国一日不可无君,君一日不可无玉。”
“谋事在人,成事应在天;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
“越国之幸,君心之痛。”
“人生有两个字概括足矣,一个是‘聚’,一个是‘离’,聚者为离,离者为聚,生来为聚,去则为离,一时之离,则为一时之聚,多时之聚,则为多时之离,此乃人生之大道,不可移也。无离聚者何谈一生,多离聚者荒唐一生,离离聚聚人生正道!”
“难道真的要像计文子所说的那样吗?”范蠡走出门来,心情变得更加糟糕。仰面看一下天空,低头看一下大地,摸摸自己的胸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啊!”那么我范蠡来到人世是来干什么?他开始朦胧地为自己找一点存在的理由,他现在所能找到的,还只是单纯的士大夫的忠君爱民的根本,似乎肩上的历史重任是他与生俱来的,与生命几乎一样重要。不过心里面隐隐的感到亏待了什么,委屈了什么。
又想到老师申包胥临别时留下的诗文:
落玉城中寻落玉,凝香河畔洗凝脂,莫要凡夫痴枉然,只有蠡玉方相宜。
吴王深宫斗红颜,楚公大殿须眉短,姑苏城头千军还,芳名修得玄机天。
燕芝配英雄,蠡玉付佳人,十载红颜泪,鸱夷泛东海。
老师还一再叮咛、嘱咐:天意不可违!不可违。
范蠡默默来到了文种府上,纪纲回禀,大人有病在身,卧床多日了。正欲离开,文种出来迎接,寒暄时,不住地咳嗽。范蠡只好告辞,悻悻离开,随后来到勾践住处求见大王。
勾践关切地问了问甘善的事情,然后就问范蠡,是否遵从王旨奉女成婚了。让范蠡无言以对。接着勾践又问越国当今实力是否可以抗衡吴国。
范蠡摇摇头。
“看少伯脸色,竟如此的素色,国有何难?家有何故?勾践愿与少伯并肩,即使那夫差前来,勾践也会提剑上马,以举国之力,玉石俱焚,消得国仇家恨。”
闻听此言,范蠡跪倒在勾践面前。
“大王,范蠡不才,必定鞠躬尽瘁,匡扶大王,十年内打败夫差,实现复国大业!”
勾践搀扶范蠡站起身。
“你我名为君臣,实为兄弟,若有难言之忧,可对兄说来,兄即使放弃江山黎民,也可马踏江湖。”
范蠡回到府上,把专成叫来,让他不要妄动,然后就来到琴房,关上门,把所有的激愤积聚在指尖 ,拨动了琴弦。
琴声中,浮现出西施睿智又多情的面容,苎萝溪边的偶遇,书房里的重逢,落玉城中的落难,凝香河的殉生,归途中的踟蹰,琴乐边的专注,甘善刀剑面前的挡护,操琴时的期待……
范蠡的那颗壮士之心在流血。
土城里,西施也在弹琴,弹得还是那支《子衿》,弹得眼泪滴落下来。
移光一刻不离西施身边,却没有了平日里那么多的话语。
专成来了,站在窗外,隔着窗棂,一个劲地给移光摆手,移光赶紧出来。
“二哥,有何事?”
专成看了屋里一眼,拉移光走出院子,把夫差下旨敕令大哥贡纳西施、郑旦,大哥从勾践那里回来,打消了离开越国的念头,以及他整日把自己关在琴房里闷头弹琴的事告诉移光,让移光早作打谱。
移光听后,甚是惊愕。
“怪不得她这样子呢!不成,这次决不能依着大哥了!”移光心中颇为气恼。
“小妹,怎么办你可想仔细了。二哥先回去,守在大哥身边,看他那副可怜的样子。”专成转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