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顾思甜悠悠转醒,伸了个懒腰,然后轻轻推了推身旁的珩宝,小家伙也慢慢睁开了眼睛。
顾思甜温柔地对珩宝说:“宝贝,起床啦,今天我们要出门哦。”珩宝眨了眨大眼睛,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但还是乖乖地坐了起来。
顾思甜帮珩宝穿好衣服,然后一起走出房间,客厅里,阮清雅和林锦行已经在吃早餐了。
“爸妈,早上好。”顾思甜笑着打招呼。
“早上好,思甜。”阮清雅回应道,“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啊?”
“我今天得去小妹的婆婆家一趟。”顾思甜解释道,“小妹他们一家今年过年回不来,托我给苏姨和墨爷爷墨叔叔带了一些东西,顺便托我给小妹她大嫂带封信,我得趁着现在把事儿都给办完了。”
“哦,这样啊。”阮清雅点点头,“那用不用妈请假陪你一起去?”
“不用啦,妈。”顾思甜连忙摆手,“你该忙啥忙啥,小妹看我带孩子回来的也没让我拿太多,她说如果后面不够他们再买了邮寄过来。”
阮清雅听了,还是有些不放心:“那你一个人带着珩宝去方便吗?要不还是我陪你去吧。”
“真的不用,妈。”顾思甜笑着说,“我可以的,而且珩宝也很乖,不会给我添麻烦的。”
林锦行在一旁附和着说道:“是啊,清雅,就让思甜自己去吧,她都这么大个人了,又不是小孩子,肯定能够照顾好自己和珩宝的。”
阮清雅略微迟疑了一下,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但仔细琢磨了一下林锦行说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于是便不再像之前那样坚持己见:“那好吧,路上可要小心点啊,有什么事情记得及时给我和你爸单位打电话。”
“知道啦,妈!”顾思甜爽快地应道,然后转身领着珩宝一同去洗漱,为出门做准备。
然而,就在顾思甜转身的一刹那,林锦行却敏锐地从她的话语中捕捉到了一丝异样。
他不禁心生疑虑,趁着四下无人,门窗紧闭之际,他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询问顾思甜:“思甜啊,你跟爸说实话,这次你回来得如此突然,而且还带着这么多东西,是不是棠棠让你回来办什么事情的呀?”
顾思甜听完公公的话,突然间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愣住了,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念头,她不禁在心里暗暗赞叹公公的警觉性如此之高,仿佛能够洞察一切。
稍稍回过神来,顾思甜压低声音,对公公婆婆轻声说道:“没错,上次小妹回来开会时,偶然间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
据说政策可能会有所变动,而且那个数字帮如今也不像以前那样张狂了。
更重要的是,小妹得到的消息是,国家有可能会恢复高考!”
说到这里,顾思甜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透露出一丝兴奋:“所以,我这次特意赶回来,就是要把这个好消息传递给我弟和她大嫂。
这件事写信和打电话都不太方便,容易被人发现,所以我只能亲自跑这一趟了。”
接着,她看了看自己和孩子空空如也的双手,接着解释道:“我只带孩子空手回来,显然不太像只是回来看望父母的样子。
这样一来,我带些土特产回来,就可以说是小妹托我带给家人的。
这样一来,别人就算想抓咱们的把柄,也找不到什么理由了,不是吗?”
“咱们棠棠这孩子,别看年纪轻,政治敏锐度真是半点不含糊!”林锦行放下手中的搪瓷杯,杯底在八仙桌上轻轻磕出一声脆响,眼神里满是赞许,“这段时间我也察觉了,那数字帮确实没以前那么嚣张,街上那些起哄闹事的身影少了大半。
我听内部消息说,上头正铆着劲整治,说不定过不了多久,这伙人就得彻底瓦解。”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面轻轻摩挲着,顺着思路往下分析:“一旦数字帮散了,国家要从混乱里走出来,首要的就是恢复元气、搞建设。
可建设哪离得了人才?这么一想,恢复高考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早晚得提上日程。”
阮清雅端着刚热好的玉米糊糊走进屋,闻言眼睛一亮,猛地回过神来,看向顾思甜:“甜甜,这么说,棠棠是让你回来,提前给相熟的人透个信,好让大家早做准备?”
“妈,您猜得没错。”顾思甜抱着怀里熟睡的珩宝,轻轻拍着他的后背,语气郑重起来,“这事儿国家还没正式出台政策,半句都不能往外乱传。
我们在部队,写信要过检查,打电话也有人监听,万一走漏了风声,后果根本不是咱们能扛得住的。”
她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无奈,却又透着坚定:“寒洲和砚棠都抽不出假期,小妹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现在就我在家带孩子,算是个‘闲人’,这一趟,我不得不跑。”
“好孩子,真是辛苦你了。”阮清雅凑过来,轻轻碰了碰珩宝软乎乎的脸蛋,语气里满是心疼,“这次回来,你们娘俩能住多久?”
“妈,我们顶多待到初五就得往回赶,小妹还在家等着我捎消息呢。”顾思甜答道。
“那正好。”阮清雅当即拍板,“这两天还没到过年,街上人少,咱们去置办些东西,一并邮回黑省,也给棠棠她们添点过年的东西。”
“行,都听您安排。”顾思甜笑着应下。
这时,林锦行忽然想起什么,叮嘱道:“思甜,等会儿你去墨家,可得多注意安全。”
“爸、妈,你们放心。”顾思甜心里一暖,解释道,“我打算叫辆人力三轮车,直接送我们过去,既能省点时间,我也能腾出手好好抱着珩宝。”
“这主意好。”林锦行点点头,又问,“你几点出发?街上有几个相熟的三轮车师傅,我去跟他们打个招呼,让他们到点来接你们。”
“差不多九点钟吧。”
“成,等会儿我上班路上就去说,保准让师傅九点准时到门口等着。”
“谢谢爸。”
“跟爸还客气啥,都是一家人。”林锦行摆了摆手,又揉了揉珩宝的小脑袋,才和阮清雅一起拿起饭盒,准备出门上班。
临到门口,夫妻俩还不忘回头叮嘱:“出去别多说话,万事小心。”
“知道啦,你们路上也慢点。”顾思甜笑着应道,目送两人身影消失在巷口。
等公婆走后,顾思甜先轻手轻脚把珩宝放到里屋的小床上,让他自己坐着玩儿,才转身收拾饭桌。
搪瓷碗、瓷盘摞在一起,她拿着抹布细细擦净桌面,又端着碗筷去灶房清洗。
忙活完这一切,她回到屋里打开那个半旧的帆布行李袋,小心翼翼地把林晚棠托她带的土特产一一拿出来——用粗布包着的干货、装在玻璃罐里的酱菜,还有几包晒干的草药,都码得整整齐齐。
她抬手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快要指向九点,便赶紧走到床边,轻轻唤醒珩宝:“珩宝,咱们要去看墨爷爷墨奶奶啦,穿衣服咯。”
小家伙扔下玩具,哼哼唧唧地扑进她怀里,顾思甜笑着拍了拍他的背,熟练地给他套上厚厚的棉袄棉裤,又裹了件绣着小花的斗篷,才抱起他,拎着那包土特产走出家门。
刚推开院门,就见一辆深棕色的人力三轮车稳稳停在门口,车把手上还挂着块擦得干干净净的毛巾。
顾思甜抱着珩宝走上前,笑着问道:“师傅您好,请问您去军区大院吗?”
三轮车师傅正低头整理车座上的棉垫,闻言抬头一看,立刻认出了她,爽朗地笑起来:“哎!你是老林的儿媳妇吧?”
顾思甜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啊师傅,您认识我?”
“老林今早上班前特意找着我,说他儿媳妇儿和小孙子九点要去军区大院,让我准时在这儿等着呢。”师傅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放下车把,伸手帮她扶着珩宝,“快上车吧,这天儿冷,别冻着孩子。”
“太谢谢您了。”顾思甜抱着珩宝坐稳,把土特产放在脚边,“那咱们直接去军区大院。”
三轮车师傅应了声,拉起车把便往前走,脚步稳健,车轮在青石板路上碾过,发出“轱辘轱辘”的轻响。
一路顺畅地到了军区大院门口,顾思甜抱着珩宝刚下车,就赶紧去掏钱,可师傅却摆了摆手,转身就要走。
“师傅,您还没收钱呢!”顾思甜急忙喊道。
师傅回过头,摆了摆手,笑着大声回道:“不用给啦!老林早上都给过了!”话音未落,便拉着三轮车,渐渐消失在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