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模式的风,伴随着妙算菩萨那极具诱惑力的阐述,迅速吹遍了天庭各个角落,自然也毫无意外地吹进了决定天庭走向的凌霄宝殿。
在关于如何重建天庭管理秩序、应对当前困局的朝会上,以往的矜持与表面和谐被打破,争论变得异常激烈,泾渭分明地形成了三大阵营。
以部分年轻文仙、财帛星君系统仙官及一些渴望“变革”的中层仙官为首的“西化派”(或称“革新派”),率先发难,言辞激烈,充满了一种“找到了真理”的兴奋感。
一位身着崭新仙袍、显然是近些年才晋升的年轻文仙,出列慷慨陈词:“陛下!诸位同僚!陈卷总顾问之系统,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其急功近利,苛察无情,弊端已显,酿成灵脉巨祸!足见一味刚猛、缺乏长远关怀之策,绝非正道!”
他话锋一转,充满向往:“反观西方之法,‘福报轮回’圆融长远,既重效率,更关怀仙官终极福祉,正可补我之短!‘香火变现’之术,更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若得以推行,天庭财力必将大增,诸多困境可迎刃而解!此乃开源节流、固本培元之良策!”
最后,他几乎是疾呼:“吾等仙道,何必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方是自强之道!当抓住时机,全面借鉴西方成功经验,乃至……引入西方贤达,指导我等深化改革,方不负陛下革新之志,亦不负亿万生灵之望!”
财帛星君虽未直接发言,但其门下几位得力干将纷纷附和,大谈引入西方模式后,功德税收、资源调配将如何“科学化”、“精细化”,描绘出一幅财力雄厚、运转高效的未来图景。
以托塔天王李靖、文昌帝君、以及多位须发皆白的老牌星君为首的“传统派”(或称“本土派”),则对此论调报以极大的反感和强烈的警惕。
李靖不等对方话音完全落下,便迈步出列,声如洪钟,带着久经沙场的煞气:“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他目光如电,扫过那些激动的“西化派”仙官,“我仙道煌煌,传承万古,自有其逍遥长生、无为而治之精义,何须效法西方旁门左道?那轮回之说,与我道家‘我命由我不由天’、追求今生超脱之旨背道而驰!将此生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之来世,岂非自毁道心,甘为奴仆?”
文昌帝君捻着长须,语气沉痛:“更遑论那香火变现之术!将众生信仰、神明职责,如同凡间商贾之物般称斤论两,讨价还价,成何体统?!如此作为,与魔何异?必损我天庭正道气运,玷污神仙清誉!长此以往,神将不神,仙将不仙!”
另一位老星君痛心疾首:“此乃文化渗透!温水煮蛙!尔等莫要被那精致外衣迷惑,行那引狼入室之举!届时道统沦丧,悔之晚矣!”
而以氤氲大帝等部分地位超然或态度谨慎的仙官为首的“中立派”,则试图调和,但话语中难掩摇摆。
“西方之法,确有其独到之处,尤其于资源管理、长期规划上,或可有限借鉴……”
“然,李天王与文昌帝君所虑,亦不无道理。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不可盲目照搬,需结合我仙界实际情况,徐徐图之……”
玉帝高坐九龙椅,冕旒垂落,遮住了深邃的目光,静静听着下方的争吵,未发一言。他乐于见到这种争论,这有助于他更好地看清各方诉求,权衡利弊,并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最有利于巩固自身权力的裁决。朝堂之上,东西方理念的第一次正面碰撞,火花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