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大哥真去参加,不说内定冠军吧,至少不能被人使绊子、搞黑幕。
要是能公平竞赛,凭大哥的音乐天赋,再加上他这边“开挂”抄歌的实力,拿冠军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事。
“鲍经理之前跟我透过底,不会有人为难咱。”
鲍文博这话说得明白,节目或许有点内幕,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出不了什么幺蛾子。
陈家乐转念一想,也对:
“咱们那两首歌给节目带来多少流量啊?‘蒙面歌王’这称号你实至名归,现在数据在所有选手里排第一。节目组再想搞事情,也不至于傻到用黑幕把你做掉,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那我下次还去参加?”
“去呗。”
“不过……你还得给我准备几首新歌。”
大哥搓了搓手,满脸期待。倒不是他自己不会写歌,而是他写出来的跟弟弟的一比,简直不是一个level。他现在对弟弟的创作能力是真心服气,每首都火爆出圈。
从《老男孩》到《一路向北》,再到《拯救》《没离开过》,每一首发布后都能长期霸榜。
陈家乐还不知道大哥心里的想法,要是他知道大哥这么想,肯定会在心里吐槽:
废话,我都是照着爆款抄的,能不火吗?
“可以,刚好我最近有空,就勉为其难帮你抄...咳咳...写几首。”
陈家乐爽快的答应了,抄歌不比抄剧本,一首歌最多也就几百个歌词,抄歌可比写剧本轻松多了。
而且,刚好《调音师》也差不多在这期间就要下映了,说不定还能给电影带来最后一波热度。
“行,那我先去参加选角了。”
“去吧,陈老师。”
陈家乐挥手跟大哥告别,不知道娱乐圈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都是叫同志的,现在都变成喊老师了。
等大哥走了之后,陈家乐拿出纸笔。
要抄什么歌好呢?
陈家乐开始纠结了,好的歌实在太多了,让他一时间无从下手。
“既然大哥参加的是音综,那就在音综里抄吗。”
原时空国内最知名的音综那就非《我是歌手》莫属了,从这里面抄着,用来pK掉对手,准没错。
想到就做。
陈家乐开始在纸上列出《我是歌手》里的那些神级现场歌曲。
《九儿》,《天路》,《天堂》,《没离开过》,《泡沫》,《最长的电影》,《离不开你》,《阿刁》,《煎熬》,《向天再借五百年》,《信仰》,《不必在乎我是谁》,《忽忽那年》,《假如爱有天意》,《乌兰巴托的夜》......
嘿,一般。
一般人唱不起来。
陈家乐把歌单列了出来,然后又纠结了,这些歌太难唱了。
不禁让他对大哥的实力产生了怀疑,大哥现在的唱功实力是否能比肩那些实力唱将。答案是否定的,大哥目前还没成长到那个高度。
他开始用笔将歌单上一个个名字划去。
《九儿》太高音了,划掉。
《天路》太高音了,划掉。
《天堂》不是腾阁尔唱的,划掉。
......
最后,陈家乐划掉大部分大哥陈家齐唱不了的歌曲,比如《向天‘硬’借五百年》......
只留下《信仰》《不必在乎我是谁》以及《匆匆那年》。
《蒙面歌王》总决赛,九期歌王聚集在一起,进行两轮比赛,分三组,三人一组,三进一。
然后进行总决赛。
再三进一,决出最强歌王。
那就是只需要准备两首歌就行。
陈家乐以防万一,万一冠军还需要唱一首呢?到时候大哥尴尬的站在台上,啥也没准备,那不就糟糕了。
所以他贴心的准备了这三首歌。
当然,最后一首《匆匆那年》不一定能用上。
古具基唱的《匆匆那年》是真的好听,可惜被早早淘汰了。
就在陈家乐正沉浸在抄歌的快乐之时,手机突然响了。拿起手机一看,原来是小米发给‘天乐公司’的邮件信息,里面的信息是今年公司的手机预售已经超400万台。
陈家乐看着上面的信息一点也不意外。
小米的青春一代绝对是一款优秀的产品,以1999元远低于当时市面上同类配置的智能手机,迅速吸引了大批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倒逼国产手机厂商提升性价比,推动智能手机普及,加速山寨机市场衰退。
只不过也有很多嘈点。
如饥饿营销策略,只能通过限时抢购和预约的方式购买。
当然,这也不是他们故意搞饥饿营销,实在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款手机会突然爆火。
当时他们的生产线根本跟不上,很多用户下了单还得苦等好几个月才能拿到手机。
陈家乐看着邮件上的信息,其内容无非就是想告诉他这个投资者,公司现在发展良好,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潜在意思是:公司有我,你别来指手画脚,躺着数钱就行。
也难怪小米特意发邮件来“报喜”。他们是真怕这个叫“天乐”的股东看着形势一片大好,突然跑进来瞎指挥。
国内商界这种被投资人乱插手、最后把有潜力的公司活活搞垮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投资圈里最典型的就是“阿狸系”和“腾讯系”两种风格。腾讯投资一般是只打钱,不干涉业务和发展方向;但阿狸系正好相反,不仅投钱,还喜欢空降高管团队过来“协助管理”。
乱搞一通。
直接把旗下原本势头不错的公司折腾得半死不活。
所以,但凡是真心想做点事的创始人,没有不害怕阿狸这种投资方的。
“他这什么意思?难道我看起来像是那种喜欢瞎指挥的投资人吗?”陈家乐忍不住嘀咕。
他对自己的商业能力还是心里有数的。目前他唯一会的“商战”方式,大概就是约人去朝阳公园打一架。
而且这方面他胜算还挺大,毕竟年轻力壮。
但这招放在别的商业场合就不好使了。
总不能每次竞争都跟对手说:“不服来打一架啊,谁赢这业务归谁!”
这不成笑话了嘛。
再说了,别看现在手机预售数据挺漂亮,可毕竟还没正式发货呢。等真开始大规模出货,麻烦事儿多着呢。
售后体系总得完善吧?
总不能把手机卖出去就当甩手掌柜。
现在的小米,哪有什么成熟的售后?手机坏了,基本只能返厂维修,用户体验根本谈不上。